如果說,第一次聽聞廢太子兵變的消息,讓他們感到惶恐、不安和痛心疾首;
那麽,第二次得知七皇子宮變上位,景元帝生死不知,就讓他們茫然了;
至于現在,第三次宮變,朝野内外震蕩混亂,他們更多的則是麻木。
早朝還是老規矩。
隻是坐在龍椅側的,不再是那位面慈心黑的太子,而是孟太後。
……孟太後!
無數大臣震驚地看着多年不出的孟太後身影,不敢想象昨晚事情竟然還有孟太後的手筆!
他們心裏的感覺驟然變了,畢竟孟太後曾經做了十幾年的攝政太後,她兒子親政後的不靠譜,更是襯得這位太後殿下有多麽英明神武。
況且,太後攝政時,朝政清明,百官和睦,幾乎要有了盛世的景象,當時制定的許多朝政到現在都還影響着大雲。
所以不管是老官員,還是新官員,都對這位孟太後的威望有着不同的感受。
更别提這裏面站着的人還有孟太後的老班底……
此時,有很多人知道,今天這場早朝,極有可能決定着大雲的未來。
他們不由得正色,闆直身子,準備迎接這次沖擊。
随後孟太後的話,果不其然震撼住他們——
太子,哦不,現在也是廢太子葉許,修煉魔功,手下無辜性命累累成山,更是通過藥物控制親父,進而玩弄權術把持朝政,将大雲上上下下鬧得烏煙瘴氣。
無極真人倒台時,沒能完全落到葉許身上的罪名,現在也一條不落地列了出來,隻有解開那層遮遮掩掩的面紗,才會知道他們這位看似心善的太子,究竟造下了怎樣罄竹難書的惡業。
雖然已經做了心理準備,但是朝野内外還是被葉許的惡行所驚。
就連葉許的親兄親妹,也死在他手下,簡直是當世惡鬼!
對了,還有陛下,如果是藥物的話……
孟太後緊接着就痛心疾首地宣布了這個消息。
景元帝因爲被葉許長期灌服藥物,已經完全失去意識,根本奉禦判斷,基本沒有好轉可能。
這消息一出,衆人臉色各異。
如此身體情況,必然要退位,那接下來會是哪個皇子上位?四皇子魏王?還是六皇子晉王?
有的人心思湧動,恨不得能在這場變動裏,助某位皇子上位,搏得從龍之功。在他們看來,自然是六皇子出身高貴更值得追随。
但他們看到孟太後鎮定自若的臉色,很快就什麽心思都沒了。
有太後在,哪位皇子上位恐已成定局,又怎麽會給本就動亂的大雲火上澆油?
對此,孟太後沒有當天宣布消息,而是在短暫的早朝結束後,帶着一群位高權重的大臣去後宮看了景元帝的情況。
奉禦就在一側,沉聲道景元帝病情,正是因爲藥毒經年累月侵入五髒六腑所緻。
奉禦将脈案拿給幾位老臣一一看過,這些老臣也有識得醫理的,自然能判斷出這份脈案沒有任何問題。
他們心裏關于孟太後的最後一點懷疑打消,開始爲景元帝痛哭起來,也逐漸認可了孟太後之舉是撥亂反正,而不是利欲熏心多年後重新殺回來。
兩日後。
孟太後冊立四皇子葉诤爲太子,并宣布了景元帝的退位诏書,新帝的登基大典将與不日後與冊封太子大典一起進行。
帝位塵埃落定,大家意外也不意外,畢竟現下皇子就那兩個,盡管六皇子名聲更好,四皇子過去根本不起眼,奈何四皇子更年長,爲防主少國疑,選四皇子也不無道理。
這反而更能表達太後殿下無意參政的意思,聽宮裏隐隐流傳的消息,現在的太後,未來的太皇太後,打算在登基大典後,帶着即将成爲太上皇的兒子住到宮外修養。
到時候,可就真的是新君的天下了。
*
一切塵埃落定後,兩路大軍終于班師回朝。
某些大臣還憂心忡忡攜功歸來的蕭家和霍家會故意拿捏新帝,哪知道在慶功宴上,年齡相仿的幾人相處得其樂融融,根本沒有他們想象的劍拔弩張。
咦?楚世子也在裏面?
哦,對了,楚世子跟新帝自弱冠便是至交好友,當初長安城多少人嘲笑這倆是廢物廢一窩,哪曉得轉眼會是這樣的際遇?人生果然是充滿未知。
——正在感慨兩人身份天翻地覆變化的那些人,恐怕更想不到,未知的人生還在更遠的地方等着他們,這場風雲變幻還遠遠沒到落幕的時候。
也是很久以後他們才明白,不管是甯氏,還是蕭家,亦或是霍家,他們在新帝登位之際選擇平淡度過而不是趁機掌權,不是因爲他們對新帝宣誓效忠,而是因爲讓他們放下鋒芒的,另有其人。
而那個人,就站在四皇子葉诤的身後。
*
登基大典當日,一切事宜按新帝所言從簡。
新帝全程面色心不在焉,看起來也沒有什麽大權在握的激動。
不對啊,一個人登上天下至高無上的位置,怎麽說也該宣告一下作爲天下之主的野心,爲什麽新帝看起來卻這麽不耐煩呢?
是了,是了,現在大雲外患雖定,内憂卻層出不窮,整個王朝早已經千瘡百孔病入膏肓,新帝上位就要面臨一大堆爛攤子,誰在這個時候還能高興得起來?可不得不耐煩嘛!
這不正是說明新帝心系天下黎明蒼生,極可能是個明君嗎?
先前的景元帝……盡管議論不好,但他們也不得不說,景元帝并不是個好皇帝,反而喜好把弄權術,時常爲了平衡他的朝堂搞出各種事情,于是朝堂内外傾軋不斷,做好事的比不上會做人的,久而久之官員們也就無心做實事了。
後來的太子好不容易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結果兵變失敗墜入泥濘。
再後來的太子也許就更離譜了。
沒想到平庸的四皇子反而成爲他們的明君希望!
大雲臣子内心激動,好似已經看到光明盛世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