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皇帝大婚。
皇太後早已頒下懿旨:配德元良,必俟邦媛,作俪儲貳,允歸冠族,皇家銀行大總管韓仲良之女,門襲軒冕,家傳義方,柔順表質,幽閑成性,訓彰圖史,譽流邦國,正位儲闱,寔惟朝典。可爲皇後,母儀天下,所司備禮冊命,主者施行。
今日,皇帝再頒冊封诏書:惟爾皇家銀行大總管韓仲良之女,族茂冠冕,慶成禮訓,貞順自然,言容有則。作合春宮,實協三善,曰嫔守器,式昌萬葉。備茲令典,抑惟國章。是用命爾爲皇後。往,欽哉!其光膺徽命,可不慎欤!
同時,大赦天下,凡不在十惡之罪者,皆大赦。
就在舉國同歡之際,西南一道戰報送入京城。
由官驿至兵部,再至軍機、内閣,呈報皇帝。
消息迅速傳開,唐軍攻破吐蕃都城邏些城,生擒吐蕃贊布和輔政大相祿東贊等一應衆臣。
三喜臨門,街頭的歡慶之意愈發高昂。
無數的百姓自發地入朱雀大街,向朱雀門湧去。
在朱雀門前橫街,逾數萬人跪拜稱頌“偉哉大唐!”
連續三天三夜,長安城中的爆竹、煙花就沒有停過。
人們陷入了狂歡。
然而,在甘露殿中,身穿喜服的李沐卻臉色不虞。
對面,内閣、軍機十三大臣也是皺眉不展。
勝利固然可喜,代價未免太大,關鍵是如何善後。
李師率部從松州出兵,到攻下邏些城,前後用了共計一百十一天。
這個戰績,就算是李靖、李積,也張口結舌,無法相信。
太過離奇和不真實。
無人敢信。
可當軍機處展示了狼牙衛在吐蕃各地傳來的消息,印證了戰報的真實性。
群臣終于信了。
太極殿之上,群臣一片歡呼。
可問題随之而來,由魏征爲首的言官,首先提出,李師該當何罪?
大臣們原本就對李師已經非常不滿。
張揚跋扈。
違抗聖旨。
屠殺平民和戰俘、不經朝廷同意擅自出兵。
不經朝廷同意擅自拒絕吐蕃議和。
不遵奉旨意,擅自進攻吐蕃都城,緻使唐軍傷亡六萬人。
……哪一條都足夠李師喝一壺的。
内閣七人、軍機處五人,除了蘇定方不在,李靖回避沉默不言之外,十二名重臣一緻谏言,必要給予李師以重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這道理說到哪都是真理。
李沐是個講道理的人,不過他從來隻講自己的道理。
自己的道理,顧名思義,就是與自己有利的道理。
但這次,李沐也怒了,他可以赦免李師任何罪責,但有一點無法赦免,因爲李師違背了他的囑咐,自己再三囑咐李師不可造成太大傷亡,結果僅邏些城一戰,傷亡了六萬人。
戰争總有傷亡。
但需要問,值不值得。
李沐的戰略根本沒有想要滅了吐蕃,因爲吐蕃以西,如泥婆羅、象雄、迦莫路等西域小國,那等着吐蕃去占領。
明明可能假手于人的事,如今卻要親曆親爲,這不符合大唐的利益,也不符合李沐的戰略構想。
不僅如此,吐蕃這次被唐軍迅速攻破都城,并不代表着吐蕃整個勢力的覆沒,大片的疆土都控制在吐蕃各個部落手中。
沒有三五年時間,唐軍很難真正控制吐蕃。
而這,更需要朝廷投入大量的兵力和精力。
很顯然,李師把這一切都攪亂了。
這就象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原本不去想的,如今放在了面前,想拿怕燙手,丢掉太可惜。
這讓李沐,乃至内閣、軍機諸臣都陷入了爲難中。
面對諸臣一緻要求懲誡李師的陳請,李沐看向李靖。
“衛國公意下如何?”
李靖臉色波瀾不驚,甚至沒有起身,他安坐錦凳,答道:“削爵去職,勒令其限期回京自辯。”
李沐聞聽,微微一笑,“重了,重了。削爵倒不至于。”
雖是笑言,但已一語定性。
所有大臣都已經清楚,皇帝還不想懲誡李師。
沒有人敢反對。
就算魏征也一樣。
李沐靠自己奪取天下,手中掌控大唐最精銳兩衛,不需要去讨好任何一個勢力。
這就是實力。
無欲則剛。
言出法随。
“諸公都知道,臨陣換将,是爲大忌,朕可不能因一些小節,去懲罰剛剛爲大唐立下赫赫戰功的一方主将。這不等于打自己臉嗎?”李沐悠然說道。
“但功過要分清,李師并無擅專抗旨之罪,是朕回京之前,授于他臨機決斷之權。至于拒絕吐蕃求和之事,也在這臨機決斷權力之内,李師畢竟沒有阻攔吐蕃派往長安的議和使團。李師的枉殺罪名,朕覺得也可分開來說,畢竟此戰是吐蕃先入侵大唐西南,緻西南十數州生靈塗炭,王師讨伐不義,如佛家當頭棒喝,有慈悲,也須有雷霆之罰。”
“但,李師攻邏些城,緻使六萬唐軍傷亡,打亂朝廷整體布局之罪,不可饒恕。”
李沐掃視了一圈,“故朕以爲,派使前往邏些城,訓斥李師,令其收斂心性,積極進行善後。待局勢穩定,再召回論罪處置也不遲。諸卿以爲如何?”
如何?還能如何?
皇帝都已經将大半罪責攬到了自己身上,不能如何?
僅憑一個傷亡巨大的過錯,要将剛剛立下滅國之功的一方主将,削爵去職,這不符合常理,更不合李沐的脾性。
于是,諸臣互視一眼,起身應道:“陛下聖明!”
……最後經過幾輪商談,與吐蕃來長安議和的使團商議之後,朝廷決定,赦免芒松芒贊、大相祿東贊及所有吐蕃官員,芒松芒贊生母蒙潔墀嘎入唐,賜宅留居長安。
冊封芒松芒贊爲西海王,文成公主爲王太後攝政,大相祿東贊輔政。
内政一應皆由吐蕃自治。
大唐在邏些城駐兵五萬,隻爲衛戍邏些城,保護文成公主和吐蕃唐人的安全。
駐軍不幹涉内政,但駐守唐軍的耗費、軍饷皆由吐蕃提供。
吐蕃使團随即奉旨返回邏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