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是這樣,那自己還真不應該向伊州進攻了。
想到此,李沂斟酌着道:“隻是大軍駐紮于此,三一過,我軍糧草又會缺乏。”
“大将軍放心,每隔三,的還會另送三的糧草過來。”
李沂這才釋然,“那就謝謝貴使了。”
“的告退。”
使者離開後,李沂總覺得有哪裏不對勁。
可一時想不出來何處不對。
轉眼三過去。
朝廷對李沂大軍雖然無法全額補給,但翻越金山傳訊還是能做到的。
李沂得到中原十七州再次以李沐的名義,相繼叛『亂』的消息。
剛開始時也以爲是李沐使得計謀,也更确定了突厥南下,同樣出于李沐與朱邪克勒的共謀。
李沂雖然因父親之死與李沐有了些間隙,可兄弟之情豈會滅就滅?
既然大哥要舉大事,李沂就算心中有些不贊同以這種方式奪取下,可也沒有抄大哥後路的打算。
也正是這麽一想,李沂突然醒悟三前,自己爲何覺得有些不地勁了。
大哥要造反奪取下,怎會不告訴自己呢?
都道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就算是兄弟兩因爲父親的死有了些生疏,可相比于朱邪克勒而言,大哥豈會信他而不信自己呢?
再了,李沂也不相信,李沐會以這種方式奪取下。
引外族入侵,屠戮本國百姓,這是會被史書記載,受萬年唾罵的啊。
李沂是知道大哥平定李承乾叛『亂』,拿下長安又拱手讓出的。
真要造反,那時豈不比現在到時候合适?
況且,叛『亂』的十七州中,沒有一州在江南,這更不合乎情理啊。
李沂驟然醒悟到這其中有詐。
可想不通,詐在何處。
表面上來,一切都似乎順理成章。
可細細口味,又覺得哪都有破綻。
李沂覺得自己的腦子不夠用了。
随即召集麾下将領商議。
可這批将領打仗在行,朝堂政治之事,卻一籌莫展。
李沂随即将心中疑問寫晾奏折送回朝廷。
一面對麾下将士做了些布置。
李沂的想法很簡單,既然想不通,那就“問”呗。
朱邪克勒的使者果然又送了三的糧草過來。
而此時,李沂一聲令下,将這數十人全部捉拿。
幾輪鞭子抽打下來。
就有人招供了。
可這些人中,包括頭領知道得并不多。
他們招供,朱邪克勒率聯軍南下确實是爲了幫助吳王奪取下。
至于朱邪克勒每隔三才送些糧草過來,一是爲了将神策衛拖在金山,二是如果李沂太早進攻伊州,會引起欲谷設、薄布恃勤的警覺,背後出現了唐軍,爲使得聯軍分裂。三是爲寥聯軍攻下甘州之後,讓神策衛『插』入伊州、焉耆、高昌一線。
阻止欲谷設、薄布恃勤兩部北返。
到時,朱邪克勒會與神策衛南北合擊,将欲谷設、薄布恃勤殲滅。
由挫定朱邪克勒在西域的絕對統治地位。
這樣一來,南有李沐,北有朱邪克勒,中原與西域兩相呼應,下盡在囊鄭
李沂有此信了。
這方案确實能服人心。
如果真按照這些人招供的,李沐與朱邪克勒确實是這個陰謀最大的獲利者。
可李沂心中最大的疑問依舊沒有被解開。
李沐爲什麽要瞞着自己,難道僅僅是因爲這陰謀太缺德,而不想讓自己知道?
難道李沐認爲朱邪克勒的實力比自己的神策衛更能依靠?
還是因爲李沐已經完全不信任自己了?
李沂猶豫不決,也正是因爲這些疑點,李沂沒有直接做出決斷。
他決定再等等,等局勢明朗一些。
李沂再次派心腹回長安,找京城狼牙衛确認,李沐究竟是何打算。
另一面,李沂好言寬慰,釋放了這數十人。
并且答應一如既往,按朱邪克勒的計劃繼續滞留在金山。
以此換得三一次的糧草補給。
可私底下,李沂削減将士每日一半口糧,存儲起來。
。
就在李沂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
中原的叛『亂』又增加了八州。
正如長孫無忌在朝堂所,各地與李沐有染的世家開始自發地動起來了。
這個時代的通訊太差,傳訊基本都是靠人力送信。
可這一來一回之間,消息往往滞後,形勢就會大變。
各地世家聽聞十七州叛『亂』,覺得這種規模自然不是普通人能營造得出來的。
或許是爲了家族的利益,也或許是因爲真的擁戴吳王沐,更或許還是垂涎從龍之功。
他們自發地以吳王沐的名義舉旗造反,聲援和響應前十七州的叛『亂』。
一時間中原大地風聲鶴唳,叛『亂』形成燎原之勢。
各州府兵捉襟見肘,根本無法首尾相顧。
轉眼間,其中十三州州府被占領,大唐社稷出現崩潰的苗頭。
短短半個月,局勢糜爛到這種程度。
是李世民乃至所有朝臣無法預料到的。
雪上加霜的是,朝廷剛剛得報。
被李世民派往江南的欽差張玄素,在徐州地界被一夥不知名的盜賊劫殺。
張玄素連同随行欽差依仗數十人,還有三百禁軍全部被殺,無一人生還。
京城朝野上下一片同仇敵忾,誓言與胡族、江南決一死戰。
這種形勢下,李沐是不是真的造反已經不重要的了。
李世民随即下旨,判定吳王李沐爲反賊,以江夏郡王李道宗爲帥,淮南道行軍大總管張士貴、河南道行軍大總管李襲譽輔之,左領軍将軍契苾何力爲左先鋒,右武候将軍丘行恭爲右先鋒,率六萬禁軍與張士貴、李襲譽麾下四萬禁軍會合,再征發河南道、淮南道各州府兵十二萬,共計二十二萬大軍囤于揚州至和州一線。
此旨意一下,三後,楚州河南道行軍大總管李襲譽率二萬禁軍與揚州淮南道行軍大總管張士貴的二萬禁軍合兵,向潤州而去。
潤州刺史常何宣布奉旨平叛,将府兵調至南線,對蘇州形成防禦态勢。
頓時,大量的兵馬調動起來,官道和直道上無數的軍隊穿梭如織。
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