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說彭祖爲避戰亂隐居平模山(後改名彭亡山,今改爲彭祖山)至仙逝。四川彭山人認爲“彭亡”的意思是“周末彭祖家于此而亡”,實際上這種說法是不可信的,第一:彭祖是堯舜時期的人,而非周末(周朝末年)之人,彭山人所謂的“周末彭祖”,和“彭祖籛铿”顯然不是一個人;第二:彭祖之所以叫彭祖是因爲「封于彭城,其道可祖」,籛铿受封于彭城之後才得到了“彭”這個姓氏,這都與彭山縣沒有幹系,彭山縣是唐代才出現的名稱;第三:彭山縣原名隆山縣,因犯李隆基諱改名彭山縣,彭山縣的“彭”字源于彭亡山,彭亡山的“彭”則源于岑彭;第四,彭亡的意思是岑彭死亡,和彭祖毫無關聯。《十道記》曰:彭亡山,後漢将軍岑彭征公孫述,於此山戰死,故号曰彭亡山。至于彭山的彭祖墓,早就被學者所質疑——重印清嘉慶版《四川通志》,記有蘇轼兄弟的詩文。蘇轼認爲“此地後人葬衣冠處”。蘇轍詩句:“厭世乘雲人不見,空墳聊複葬衣冠。”蘇轼、蘇轍均爲文史大家,他們一緻認爲彭山彭祖墓僅是後人埋葬衣冠的一座空墳。楊守敬在給《水經注》做注時也說:“《續漢按》武陽,《注》引《益州記》有彭祖冢。然彭城爲古彭祖國,《獲水注》彭城下曰彭祖冢是也,何以此地又有冢?觀《注》雲雲,蓋以爲流俗相傳之說,聊書存之耳。”楊守敬認爲彭山的彭祖墓隻是流俗相傳而已,郦道元也認爲“彭祖,彭祖城是也。”彭祖就是彭城,兩者密不可分。近代史學家顧颉剛直截了當地指出:“老彭爲蜀人,僅是常璩的話。他把老彭與彭祖混爲一談。且彭祖的古迹在江蘇徐州的遠較蜀中的多,實在是搶不去的。”顧颉剛的話可謂一語中的,四川彭山的彭冢其實是“商賢大夫老彭之墓”,那麽”老彭“究竟是誰呢?嚴可均《仙道》:“老彭,未知何人……或是彭祖國之支族。”可見彭山縣的老彭墓最可能是彭祖後裔老彭的墓,而如今彭山縣搶奪”彭祖故裏“的行爲已經成了一場鬧劇。
他被封在彭城(今徐州),建立了大彭國,其後代子孫以封地彭城爲姓,尊稱其爲彭祖,而不提他的本名。彭祖是先秦道家先驅之一,被尊爲烹饪鼻祖、氣功祖師(中華武術文化的鼻祖)、房中術的始創者(中國最早的性學大師)、長壽始祖(第一位養生學家)。代表作品:中國第一部養生學著作《彭祖經》。
《列子·力命篇》“彭祖之智不出堯舜之上而壽八百”之句時說:“彭祖者,彭姓之祖也。彭姓諸國:大彭、豕韋、諸稽。大彭曆事虞夏,于商爲伯,武丁之世滅之,故曰彭祖八百歲,謂彭國八百年而亡,非實篯不死也。”就明确說明了這種情況。所謂彭祖年長八百,實際上是大彭氏國存在的年限。彭祖的後代在夏朝時建立了三個諸侯國:大彭(彭氏祖業)、豕韋、諸稽。
彭祖死後,其後代彭(國)伯(爵)壽(姓彭名壽)在帝啓晚年發兵幫助帝啓平定了武觀之亂,雖然彭壽立下了大功,但是并沒有得到應得的賞賜,此後的夏朝曆史上也沒有他們的記載。
到了商朝的時候,大彭國開始活躍在商朝前期的曆史中,從兩國的親密關系來看,彭系諸侯國在商朝推翻夏朝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商朝的彭伯考,進入商朝任職的賢大夫老彭和巫鹹都是彭祖的後代。
由于彭祖這個氏族精于養生,族中長壽之人輩出,并以此而名聞于世,于是逐漸産出彭祖享壽八百這類的傳說并流布于後世。故彭祖這個氏族可以說是上古時代一個有代表性的著名長壽家族。
彭祖在曆史上影響很大。孔子對他推崇備至;莊子、荀子、呂不韋等先秦思想家都有關于彭祖的言論。《莊子·刻意》曾把他作爲導引養形之人的代表人物。屈原的《楚辭·天問》中還記載“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壽永多夫何求長?”,意思是他善于食療,所以壽元悠長。
《史記》等史書也有關于他的記載;道家更把彭祖奉爲先驅和奠基人之一,許多道家典籍保存着彭祖養生遺論。晉代醫學家葛洪撰寫的《神仙傳》中還特别爲彭祖立傳,當時的君王派人向他求道,他隻說:“吾遺腹而生,三歲而失母,遭犬戎之亂,流離西域,百有餘年。加以少枯,失四十九妻,喪五十四子,數遭憂患,和氣折傷,榮衛焦枯,恐不度世。所聞淺薄,不足宣傳。”
先秦時期,彭祖在人們心中是一位仙人。到了西漢,劉向《列仙傳》把彭祖列入仙界,并稱爲列仙,逐漸成爲神話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