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見微子逃離也就不再追究其是否爲主謀,也根本不在意其攜帶禮器之事。但微子卻懼怕帝辛可能的捉拿,而帶着國民由山西遷到了山東梁山,也稱爲微。這裏與朝歌更遠,微子得以心安。
微子雖然離開朝堂,但因爲箕子與比幹的舊部的關系,其在朝廷的潛勢力極爲強大,對商朝的情況了如指掌。
微子在了解了周武王孟津會盟的情況之後,認爲可以借助諸侯的力量推翻帝辛的統治而自己稱王,所以其派了兩個人求見周武王。
周武王自從孟津會盟之後,一直擔心帝辛發動大兵襲擊自己。但不久之後聞聽箕子被軟禁、比幹被殺,而微子出逃以後派代表求見周武王。微子的代表将朝歌兵力空虛,主力在東夷鎮守的情況,透露給周國君臣。姜太公:“大喜,天助周國,當得天下。”
而後來微子的代表答應爲周師引路,甚至直接幫助說降心向微子的守軍。實際上微子等王室宗親普遍對周的印象很好,且是商的外戚,向他借兵,并不成問題。沒有想到周的目标是颠覆商湯基業。
太祖對微子的評價:“……微子最壞,是個漢奸。他派兩個人作代表到周朝請兵。武王頭一次到孟津觀兵回去了。然後又搞了兩年(由《竹書紀年》知第二年就打敗了帝辛),他說可以打了,因爲有内應了。纣王把比幹殺了,把箕子關起來了,但是對微子沒有防備,隻曉得他是個反對派,不曉得他裏通外國。”
周王朝建立,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周武王追封父親爲文王,并分封諸侯。
帝辛窮兵黩武,持續發動征讨東南夷的戰争,已把商朝弄得國困民乏。
帝辛五十二年(周武王十一年,b1050)秋天,姬發探知帝辛更加暴虐,良臣比幹、箕子忠言進谏,一個被殺,一個被囚;太師疵、少師強見纣王已不可救藥,抱着商朝宗廟祭器出逃;百姓皆側目而視,緘口不言。
姜子牙見時機成熟,就向姬發提出伐建纣議。
十二月,姬發同姜尚研究,認爲滅商條件已完全成熟,果斷決定發兵伐商,通告各諸侯國向朝歌進軍。在先秦時代,戰争之前一定會蔔算吉兇,所以太史蔔了一卦,得兆象大兇,見此不吉之兆,百官大驚失色。但是按照文王對《易經》的研究心得,雖然文王傳說中什麽都能算到,但是文王創作的《易經》确不是簡單的占蔔書,而文王對占蔔的作用看得不是很大,一伯事情如果決定去做,就要去做,而不要因爲占蔔而懷疑不去做,隻有在怎麽做的選擇上,可以占蔔爲參照,即文王說的“時至而勿疑”。
姬發很明白文王《易經》的道理,所以并不理會占蔔的結果,通告諸侯共同征伐。姜子牙在鮮原集結大軍,精選戰車300輛,虎贲3000,甲士45000人,組成伐纣大軍。
諸侯群起響應,在刑丘(故邘國之地,河南焦作沁陽市)與周師會師的最大的八個諸侯是庸、蜀、羌、髳、微、盧、彭、濮,後人稱之爲牧野八師。周武王改刑丘之名爲懷慶。
庸國,牧野八師之首,爲荊楚大國,建都上庸(湖北十堰竹山縣)。
庸國在商朝時期,是群蠻之首,湖南北部、湖北西南部的“百濮”都歸集在庸國的麾下,這與庸國在當時的政治軍事實力和威望是分不開的。
商湯至周早期的庸國疆土包括現今的荊州市及荊門市的南部到今鍾祥一帶。庸國的南部包括今天重慶的東北地區,含萬洲、開縣、梁平以北各縣。庸國的西部包含陝西省漢中市大部分屬地。《華陽國志·漢中志》說:“(漢中)本附庸國,屬蜀。”也就是說,漢中原本是庸國屬地。庸國的北部包含今天的湖北鄖西縣、陝西旬陽縣及商洛東部。
庸國在春秋之前經曆了漫長的曆史歲月,其建國曆史具有連續性、穩定性。庸國在夏時,或最遲在商時就已經成了較爲統一、相對穩定、中間無間斷的國家。如果從夏時算起,就有1700多年的曆史,如果從商算起,也有1100多年的曆史。
庸國喪葬文化的獨特之處是岩葬,即“懸棺文化”。懸棺一直是史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有些迷底長期無人揭開。古庸國人有岩葬文化的傳統,有岩屋的地方直接把棺木放進岩屋内,沒岩屋的地方将懸崖鑿個洞穴放進去。在竹溪河流域,兩岸懸崖上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洞穴,當地人稱之爲“老人洞”。最近在水坪鎮洛家河一洞穴中還發現了完整的人骨。這些洞穴即古人喪葬之用。當地還流傳着一種傳說:古人見人老了便死,而蛇在洞中蛻一層皮就變年輕了,覺得不公平。請求上天變“人死蛇蛻殼”爲“蛇死人蛻殼”。上天答應了請求。于是人老了睡進洞中蛻一層皮又重返年輕。不料這樣下去人滿爲患,古人隻好又請求上天恢複原樣。以上的民間傳說與竹溪岩葬風俗有緊密聯系,老人洞事實上就是老人死後的喪葬之地。古庸人最初風行岩葬,後來變爲人造洞穴,再後來逐漸演化爲土葬。而岩葬的棺木、屍體大多年長月久風化煙滅。岩葬文化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甚至到現代其風俗仍未完全破滅。庸人有岩葬的風俗,就不難解,庸國立國千年,爲何未發現古庸人王室墓穴的疑團。
庸國喪葬文化的另一個獨特之處是“打夜鑼鼓”,又叫“唱孝歌”。打夜鑼鼓一般有兩人或三人,一人系鼓,一人提鑼,圍着棂柩邁着慢慢舞步,邊走邊唱,一應一對,或後随一人跟唱。發現于神農架林區的《黑暗傳》,現被稱之爲漢民族第一部叙事史詩,實際上是流行于江漢中西部地區民間的打夜鑼鼓歌詞唱本。《黑暗傳》不是出在某人某時某地,而是古庸國人世代文化延續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