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甲十年(bc1650),伊尹的靈位被以太牢之禮迎入太廟隆重祭祀。
古代帝王祭祀時,牛、羊、豬三牲全備爲太牢;諸侯祭祀隻備羊、豬,稱少牢。所以有時太牢專指牛。天子除祭祀天地、社稷外,一些小的祭祀也可用少牢。
剛開始祭祀的時候,天地一片明亮,說明祭祀伊尹的行爲得到神人同賀,也說明公道自在人心。
雖然伊尹被處死了,但是太甲的流放生涯并沒有白廢,體會了貧民百姓的生活,并沒有改動之前行之有效地由伊尹建立的制度,并且還積極完善。其的做法類似于處死商鞅的新上位的秦王,其處死商鞅不是因爲反對他的做法,而是不能處于君弱臣強的局面,這是國家禍亂的根源。這開啓了曆史上誅殺權臣的序幕,主弱臣強,不管臣是否有奪位的野心,臣都有取死之道。
太甲以前事爲師,按商湯時傳下來的章法循規蹈距地做事,聽從身邊大臣的良言良策,把上至國家大事下到百姓生活都治理得井然有序,商朝進入了一個穩定發展的時期。孟子尊太甲爲商朝的“聖賢之君”之一。
太甲共在位12年,病死。死後谥号商太宗。
在風景如畫的濟南仲宮卧虎山水庫東南,有一座太甲山屹立。它雄踞在錦繡、錦陽、錦雲三川彙流的咽喉之處,環山皆泉。太甲山名稱的來曆,衍自古曆山。《後漢書·郡國志》注《皇覽》雲:“太甲有冢在曆山上”,并附于“濟南國曆城”之下。《通典》亦謂:“曆山有太甲冢。”後來古曆山消失,民間又轉移傳說,将陵墓安在了“曆城南四十餘裏”的太甲山。
民間傳說,太甲的兒子沃甲非常不孝,從來不肯聽父親的話。太甲讓他往東他就偏往西,讓他打狗他就偏攆雞。太甲爲了教育好這個兒子,和他生了一輩子的氣,無奈最終還是沒有成效。
直到太甲臨死,找風水先生(屬于後來的陰陽家)給他挑了塊好墓地,就在山下南泉邊上。太甲看中了這個三川彙流之地,想葬于山下。考慮到兒子總是和他對着幹,他便告訴兒子說,一定要把自己的墳墓建在山頂上,言外之意是期待着兒子将他葬在山下的南泉邊上。交待完畢,太甲放心地閉上了眼。
可沒想到,兒子沃甲在父親死後幡然悔悟,覺得大半輩子愧對父親,心想:“父親活着的時候從沒聽過他一次,死了就聽他這一回吧!”于是,他就按照太甲的“囑托”把太甲埋在了最高的山峰上。這就是爲什麽太甲陵建在最高的山峰上,後來這座山也就成了太甲山。
到底太甲山上有沒有太甲陵,村民們對此深信不疑。而專家則持另一種看法。濟南市考古研究所的研究館員房道國說,太甲山上太甲陵之說雖然被村民們傳得沸沸揚揚,但是否真有其事,還有待考古部門的考證。其後據記者考察,在山頂隻有兩個大洞,根據情況判斷這兩個坑洞很有可能是人爲盜墓所挖,至于他們到底挖到過什麽,就不得而知了。附近村民說前幾年有人上山盜墓,在山頂上挖洞,結果越往深裏挖,土就塌陷得越多,後來人們就不敢再挖了。但也有人說太甲陵早就被人盜光了。
而除了這兩個坑洞,整個山頭再也沒有發現其他的能顯示這裏有太甲陵的有關證據。
沃丁,統治時間:bc1647--1629年。
bc1647年,太甲的兒子沃丁繼承了商朝君主之位,是商朝第五任君主,以西亳(河南洛陽偃師市)爲都。
沃丁,亦稱羌丁,子姓,名絢。
沃丁繼位時,以咎單爲卿士,即宰相。咎單也是商湯時老臣,他輔佐朝政,仍然采取伊尹節用寬民的政策,笃行湯法,并且寫作《沃丁》,用以警醒沃丁,發揚祖制,以德治商。
沃丁死後葬于狄泉(有洛氏故地,河南洛陽)。死後谥号商昭王。
太庚,統治時間:bc1628--1624年。
太庚,又作大庚、天庚,也稱小庚。姓子名辯,又名辨,商朝甲骨文中作大庚、天庚,《史記》作“太庚”。
bc1628年,太甲的兒子、沃丁的弟弟太庚繼承了商朝君主之位,是商朝第六任君主,以西亳(河南洛陽偃師市)爲都。
他在位期間,履行湯法,成爲商朝的一代名君。
死後谥号宣王,葬于狄泉(有洛氏故地,河南洛陽)。
小甲,統治時間:bc1623--1607年。
小甲,姓子名高。
bc1623年,太庚的兒子小甲繼承了商朝君主之位,是商朝第七任君主,以西亳(河南洛陽偃師市)爲都。
小甲死後,葬于狄泉(有洛氏故地,河南洛陽)。谥号商敬王。
雍己,統治時間:bc1606--1595年。
雍己,子姓,名伷,或胄。
bc1606年,小甲的弟弟雍己繼承了商朝君主之位,是商朝第八任君主,以西亳(河南洛陽偃師市)爲都。
《史記》說,至雍己即位時,“殷道衰,諸侯或不至”。
雍己在位時商朝逐漸衰落,各諸侯的勢力日趨膨脹,商王室的權利有所削弱。諸侯不來朝。
雍己死後,谥号商太宗。
太戊,統治時間:bc1594--1520年。
太戊,甲骨文作大戊、天戊,子姓,名密。
bc1594年,太庚的兒子、雍己的弟弟太戊繼承了商朝君主之位,是商朝第九任君主,以西毫(河南洛陽偃師市)爲都。
周公旦:“昔在殷王中宗,嚴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懼,不敢荒甯。肆中宗之享國七十有五年。”
司馬遷:“殷複興,諸侯歸之,故稱中宗。”
祖父:商王太甲
父親:商王太庚
哥哥:商王小甲、商王雍己
兒子:商王仲丁、商王外壬、商王河亶甲
太戊在位時期,勤政修德,治國撫民,太戊繼位後,啓用伊陟、臣扈爲卿士,其中伊陟爲伊尹的兒子。各諸侯紛紛歸順,使商朝再度興盛。
太戊曾在祖廟稱贊伊陟,不把他當臣子看待。伊陟寫作《原命》,希望太戊能發揚夏禹、商湯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