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1653年,即太甲七年,其已經在桐宮呆了滿兩年。伊尹時刻關注着太甲在桐宮的所作所爲,他的行動早己有人報告給伊尹了。太甲的悔過自新,讓伊尹十分高興,于是在這年的農曆十二月初一,親自帶着文武大臣把太甲接回首都西亳城,嚴肅而鄭重地把政權交還給他。
伊尹戴着禮帽穿着禮服迎接嗣王太甲回到都城西亳(河南洛陽偃師市),作書告王說:“人民沒有君主,不能互相匡正而生活;君主沒有人民,無法治理四方。上天顧念幫助商家,使嗣王能成就君德,實在是商家萬代無疆之美啊!”
嗣王拜跪叩頭說:“我小子不明于德行,自己招緻不善。多欲就敗壞法度,放縱就敗壞禮制,因此給自身召來了罪過。上天造成的災禍,還可回避;自己造成的災禍,不可逃脫。以前我違背師保的教訓,當初不會對自己嚴格要求;還是依靠您的匡扶和挽救,才成就了現在的我。”注意:此處爲王向臣叩頭,說明君弱臣強的事實。
伊尹連忙跪拜叩頭,說:“講究自身的修養,又用誠信的美德教導臣下,就是明君。先王成湯憐憫窮困的人民,所以人民服從他的教導,沒有不喜愛他的。連友邦和鄰國的民衆,也說:等待我們的君主吧,我們的君主來了,就沒有禍患了。大王要增進你的德行,效法你的列位祖先,不可有頃刻的安樂懈怠。事奉先人,當思孝順;接待臣下,當思恭敬。觀察遠方要眼明,順從有德要耳聰。能夠這樣,我等臣民就能夠永遠幸福地生活在大王的統治之下。”
伊尹向王反複告戒:“呀!上天沒有經常的親人,能敬天,天才能親近你;人民沒有經常歸附的君主,他們歸附仁愛的君主;鬼神沒有經常的享食,享食于能誠信的人。處在天子的位置很不容易呀!”
“用有德的人就治,不用有德的人就亂。與治者辦法相同,沒有不興盛的;與亂者辦法相同,沒有不滅亡的。自始至終,慎重選擇自己的臣下,就是英明的君主。”
“先王因此勉力敬修自己的德行,所以能夠匹配上帝。我王繼續享有好的基業,希望看到這一點呀!
如果升高,一定要從下面開始;如果行遠,一定要從近處開始。不要輕視百姓的事務,要想到它的難處;不要苟安君位,要想到它的危險。慎終要從開頭做起啊!”
“有些話不順你的心意,一定要從道義來考求;有些話順從你的心意,一定要從不道義來考求。”
“啊呀!不思考,怎麽收獲?不做事,怎麽成功?天子大善,天下因此清正。君主不要使用巧辯擾亂舊政,臣下不要憑仗驕寵和利祿而安居成功。這樣,國家将永久保持在美好之中。”
西晉時期出土的《竹書紀年》(戰國時魏國史官記載)對于伊尹和太甲有另一番論斷。由于古本《竹書紀年》在宋朝就已經散佚,現代能看到的都是清人和今人的輯本。方詩銘、王修齡的《古本竹書紀年輯證》,從《太平禦覽》《晉書》《史通》《文選》《通鑒外紀》等等書目中載《竹書紀年》文:
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約按:伊尹自立,蓋誤以攝政爲真爾。
七年,王潛出自桐,殺伊尹,天大霧三日,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複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十年,大飨于太廟。
初祀方明。
就是說,前期基本與前面的儒家《尚書》的記載相符,但是後面《竹書紀年》與《尚書》不同,按照《竹書紀年》的說法:太甲偷偷跑出了流放地桐宮(可能被軟禁),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攻殺了伊尹,但因爲伊尹的賢名,又立了他的兒子繼承他的爵位和财産。
若說不可信,爲何如此多人都載有《竹書紀年》的記事,且《竹書紀年》是第一手文字資料,并無捏造的動機。另,古本《竹書紀年》因爲不符合儒家經義,所以在宋朝的時候散佚了,恰恰在宋朝又是相當提倡儒家理學的時期,讓人心存懷疑。真假難辨,望後世學子鑒驗。
這兩種說法,前者的邏輯符合儒家,後者的邏輯符合法家,而當時魏國爲法家當權。當時諸子百家紛紛用上古的故事來佐證自己的學說是正确的,所以大量編造上古曆史。所以當時的資料真假摻半。
筆者由這兩種說法得出幾個結論:
第一,伊尹沒有殺死太甲,而放之于湯的墓地,不像是意圖篡位,而攝政是真實的,但是其的權利**也一定很大,隻是沒有篡位的野心;
第二,伊尹大權在握、且治國井井有條的情況下,即使太甲離開流放地,也不大可能得到臣民的支持,因爲沒有足夠的威望抗衡治國三十年的宰相伊尹,所以說他攻殺伊尹似乎實力不夠,貿然出擊,并不是明智的選擇;
第三,《尚書》中明确提到了其複位的時間太甲三年(bc1657)十二月朔(初一),提到了明确的日期,比《竹書紀年》清楚,所以其也有一定的根據。而《竹書紀年》中記載的時間爲太甲七年(bc1653),沒有說明具體的日期,或許是亡秩了。複位的時間,筆者将兩者結合得出太甲七年十二月朔。
由第三點再結合《竹書紀年》,則可以推斷:
太甲殺死伊尹的時間應爲複位之後,其表面上感激伊尹的匡扶之功,其實早已懷恨在心,且君弱臣強的局面是不可能持續太久的。其隻是在等待時機,直到複位成功一段時間之後,其處死了伊尹,收回了大權。但是由于伊尹的功勞太大了,無過被誅,出現天象大霧三日,說明百姓和臣民對其的緬懷,所以太甲不得不将伊尹的田地分封給他的兩個兒子,以安撫朝臣和百姓。
伊尹死後葬于虞(河南商丘虞城縣)。
伊尹生前寫過許多文章,《漢書》錄有《伊尹》五十一篇,《伊尹說》二十七篇,早佚。《玉函山房輯佚書書》有《伊尹》一卷。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号漢墓出土帛書有《伊尹》零篇六十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