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新查海遺址中出土的瑪瑙制品中,有一些是瑪瑙镞,如此利器必定運用于上古時代的重大戰争中,包括颛顼與共工兩位大首領之間發生的殊死搏殺。還有一些瑪瑙刮削器,是制作木類弓箭的工具。
當時部落聯盟議事決定颛顼爲帝,引起了共工氏的不滿。
共工氏爲炎帝後裔。《山海經海内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并,節并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于江水,生共工。”
據說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後代,祝融的兒子。炎帝的後裔共工,已成爲炎帝族分支共工氏部落聯盟的首領,以蟾蜍爲圖騰,居黃河中遊河西地區(約在今河南輝縣境)。他對農耕很重視,尤其對水利工作更是抓緊,在華夏第一個使用了築堤蓄水的辦法。人類主要從事農業生産,水的利用是至關重要的。共工氏是神農氏以後,又一個爲發展農業生産做出過貢獻的人。
共工有個兒子叫後土,對農業也很精通。他們爲了發展農業生産,把水利的事辦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況,發現有的地方地勢太高,田地澆水很費力;有的地方地勢太低,容易被淹。由于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農業生産。因此共工氏制訂了一個計劃,把土地的高處的土運去墊高低地,認爲窪地墊高可以擴大耕種面積,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對發展農業生産大有好處。
共工是炎帝的後裔,與軒轅氏家族本來就矛盾重重。帝颛顼踐帝位後,共工約集心懷不滿的各諸侯,共同反對颛顼。反叛的諸部落推選共工爲盟主,組建成一支軍隊。趁颛顼初即帝位不穩,出動全軍向黃帝系發起挑戰。颛顼水戰不利,撤退到遼河流域,共工通過海路登陸遼東半島,雙方因而進行了一決生死的海陸大戰。決戰地點在錦州渤海灣。
西漢《淮南子》載:“昔者共工與颛顼争爲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淮南子》記載的這段故事,就是中國非常有名的“怒觸不周山”神話,其背景是共工與颛顼帝之間的戰争。
共工船隊進*之際,受海風影響,颛顼用竹木類弓箭,已經無法抵抗敵人大軍壓境,而颛顼之前利用瑪瑙制作箭頭。瑪瑙镞此刻開始大顯神威,共工被這種s程遠、殺傷力強的武器打得一敗塗地,才會“怒觸不周山”。
唐偉認爲,“不周”是一個“東夷語”,屬于阿爾泰語系,這個古老的詞彙翻譯成漢語有“全部”的意思。
“怒觸不周山”表現了共工被瑪瑙镞打壞了進攻的戰船後,被迫在渤海灣内緊急尋求島地登陸,進行修整和躲藏,因爲要防止颛顼大帝的追捕,所以開始東遊西靠,四下逃亡,附近海域内有數的幾座島嶼都有登陸,而颛顼大帝也必然派人全面搜索各島,所以會有“baidag”意思“全部”的東夷語彙出現,寫到《山海經》中就成了“不周”。
古籍記載共工還是被俘獲并流放共工最後躲到了筆架山被俘,筆架山雖然被人說成是因形似筆架而得名。“筆架”發音接近“不周”,應該最初也來自“baidag”的音,後來受國内其它“筆架山”影響,才起了如今的名字,而且錦州這座筆架山落潮時,會出現海中“天橋”奇觀,共工率領殘兵退守于此時,正趕上落潮,颛顼大帝引兵直接就能抵達島上,可以順利将其抓獲。
并且這座筆架山“兩長一短”的山峰外形,也如同被撞倒了一段,與某些學者将“不周”解釋爲“不周全”的觀點也無矛盾,且與神話故事的情節也極度吻合。
瑪瑙镞讓共工大敗虧輸,保全了自己的家邦和子民,颛顼因此對瑪瑙極有感情,所以才會居帝位時頭戴瑪瑙飾品,以至後人大都不稱他“高陽大帝”,而按外表形象親切地稱爲“颛顼”——意即“圓頭胖臉、頭戴瑪瑙的英年領袖”。
傳說,不周山(天柱)既經折斷,整個天地便随之發生了大變動:西北的天穹失去撐持而向下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頂的太陽、月亮和星星不能再保持在原來位置上,身不由己地掙脫束縛,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看見的日月星辰的運行線路,解除了當時人們所遭受的白晝永是白晝,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另一方面,懸吊大地東南角的巨繩被劇烈的震動崩斷了,東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們今天所看見的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和江河東流、百川歸海的情景。
這個神話說明從此以後華北開始進入洪水期前的最後階段,這場洪水由太陽黑子爆發引發炎熱氣候,至堯帝時期達到最高峰的炎熱期,以至産生後羿s日的傳說。終于在堯帝晚年洪水到來。是爲史前第二次大洪水。後人附會成共工撞斷了天柱,引緻後來的洪水。将其間的間隔時間忽略掉了。
其實看《史記》等史前資料時,我們可以發現,都是沒有具體時間的,甚至連個數字都很難出現,所以對當時的人來說,無論相隔多久,他們都會記錄在一起,似乎每個人都能長生不老,猶如神仙下凡。這方面唯一的有相對時間記錄的就是《竹書紀年》了,可惜也被宋代的理學家們通過朝廷的力量給銷毀了,現在隻有記錄在其它資料的些許痕迹。
洪水引緻人們對共工氏的極度恐懼,以至共工氏首領死後,反而受到人們的祭祀,人們奉他爲水師(司水利之神),希望保佑他們免受洪水的威脅。他的兒子後土也被人們奉爲社神(即土地神),後來人們發誓時說“蒼天後土在上”,就指的是他。
颛顼戰勝共工氏之後,爲方便對中原的統治,遷都于河南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