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叙述韓侯歸國,成爲北方諸侯方伯,建韓城,施行政,統治百國,作王朝屏障,并貢獻朝廷,與首章冊命遙相呼應。
全詩的主題是頌揚韓侯,頌揚他接受王國重要政治使命,肩負作爲王國屏障安定北方的重任,表現周王的優寵和倚重,公卿對他的尊慕和禮敬,詩中渲染的他的富貴榮華以及他的權威,都與他的政治地位密切聯系。沒有他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一切都無從談起。所以,這是一篇歌頌接受國家重任的大臣的頌歌。其中,餞宴、迎親的場景描寫,是詩中的插部,用以烘托主人公的高貴榮顯,并使全詩波瀾疊興,有張有弛,有明有暗,有莊有雅。相映成趣。
此詩頌美一個榮顯的諸侯,卻沒有溢美之辭,而隻是叙述事實,鋪陳事物,或正面描述,或側面烘托,落筆莊重大方,不涉谄谀,也不作空泛議論,這在頌詩中是特出的。
全詩六章,各章重點突出,但前後鈎連,結成一體;内容相對集中,而前後照應,首尾呼應,無割裂枝蔓之累,其結構亦可資借鑒。
此詩的語言風格也變化多姿。首章叙述周王冊命,其語言如《尚書》用語般典重古奧;第二章叙述周王賞賜,鋪陳華麗,以見恩寵之隆;第三章以下間用疊詞、口語,描寫有聲有色,寫得生動活潑。一詩之中,語言風格三易。
宋代朱熹《詩集傳》:“賦也。此又戒之以修其職業之辭也。韓侯初立來朝,始受王命而歸,詩人作此以送之。序亦以爲尹吉甫作,今未有據,下篇雲召穆公凡伯者仿此。”
近代吳闿生《詩義會通》:“雄峻奇偉,高華典麗,兼而有之,在三百篇中,亦爲傑出之作。”
周宣王認爲時機成熟,決定征讨犬戎,命尹吉甫帥師伐犬戎一部皞狁。
皞狁曾經在共伯和二年入侵過宗周境内,劫掠鎬京周圍的财物及人口,甚至逼近鎬京西城牆,被大臣武公派多友擊退。,劫掠鎬京周圍的财物及人口,被大臣武公派多友擊退。
年,周宣王五年夏六月,皞狁再次進攻西周,主力部隊集中于焦獲(陝西鹹陽泾陽縣西北),前鋒部隊抵達泾陽(陝西鹹陽泾陽縣),直接威脅到鎬京的安全,周宣王命尹吉甫率軍反攻。
尹吉甫以元戎十乘爲先頭部隊,日行三十裏在彭衙(陝西渭南白水縣)擊敗皞狁,皞狁潰散,倉惶逃往太原的犬戎本部。
尹佚,又名尹逸、史佚,周朝初年太史。輔佐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漢書·藝文志》墨家有《尹逸》二篇。
周武王滅商朝,即位策由其宣讀“殷未孫受德,迷先成湯之明,侮滅神祇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彰顯聞于昊天上帝”,周成王少年時對他的弟弟叔虞有過封國的承諾,日後太史尹佚和周公都要求成王履行承諾,遂封唐叔于唐國,爲“桐葉封弟”的典故。“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也是出自尹佚之口。
尹吉甫是尹佚的後代,生卒年不詳,即兮伯吉父,兮氏,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本姓兮,封國爲尹。
尹吉甫,身份顯赫,曾輔助周宣王中興周朝,爲宣王的重臣,最高官至内史,被宣王将尹地(河南洛陽新安縣)賜給他,使之成爲尹國開國之君。
尹國,國君爲公爵爵位,國君爲兮姓,建國者是尹吉甫,屬于周朝畿内國。
尹吉甫,軍事家、詩人、哲學家,被尊稱爲中華詩祖,和《詩經》有着頗深的淵源,是《詩經》的主要采集者,并做過傑出的貢獻。《詩經》中已考知有《崧高》《烝民》《六月》《韓奕》《江漢》《都人士》等篇是尹吉甫所作。
輔助過三代帝王的尹吉甫,晚年在周幽王執政時,由于幽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至房陵(房縣古稱,今湖北省十堰市房縣青峰鎮),房陵有大量尹吉甫文化遺存,最終被幽王砍了頭,後來知道錯殺,幽王做了一個金頭進行了厚葬,葬于房縣青峰山。爲了防備盜墓,幽王在房縣東面做了十二座疑冢。
周宣王又派南仲率兵至朔方(北方邊境地區)築城設防,緩解了犬戎(猃狁)的威脅。
秋八月,宣王命虢方叔(虢季子白)帥兵車三千進攻荊蠻(楚蠻殘部,并非楚國)。
虢季子白在洛水北岸大敗荊蠻,斬首500人,俘獲50人。虢季子白在班師回朝舉行獻俘禮時,又命屬下不其率兵追擊敗退至洛水的荊蠻,取得勝利。此戰過後西周解除了荊蠻之患,荊蠻在史冊上基本消失,周宣王在太廟爲虢季子白舉行了隆重的慶典來表彰他的功績,賞賜他馬匹、弓箭、彤矢和斧钺并賜予其征讨蠻夷的權力。
之所以如此隆重,是因爲荊蠻在西周腹地,威脅更大,雖然犬戎更強,但遠在邊疆。
周宣王命尹吉甫向淮夷征收布帛、财寶、糧食及力役,并且頒布法令,規定淮夷在經商時,不得擾亂當地的治安和市場秩序。
淮夷認爲周朝已經無力制約他們,所以拒絕納貢,不服從周王室的命令。
年,周宣王六年,宣王命召穆公統帥各路諸侯之師伐淮夷。
據《師寰簋銘文》記載,此戰師寰作爲随軍将領統帥齊、杞、萊等**隊,擊敗了淮夷主力,并且俘獲了冉、翼、鈴、達四部的首領,獲得俘虜、牲畜及财物,取得戰功。此戰過後,淮夷大部平定。
宣王以此戰之功,錫召穆公命。
徐國原是淮夷的盟主,曾被楚擊滅,後臣服于周王朝,被穆王遷往徐州,此時再次強大起來,随同淮夷一同反叛。徐國如果沒有平定,則淮夷其它各部仍有觀望情緒,有可能再次反叛。
周宣王親率南國之師,與太師皇父、司馬程伯休父前往征讨徐國。
大軍沿淮水東行,經過激烈戰鬥,周軍擊敗徐國。徐國臣服後,淮夷各部徹底平定。南仲派駒父、高父前往淮夷各部,各方國、部族都奉命迎接來使,進獻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