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厲王并不知道這些情況,他的改革隻是爲了挽救面臨破産形勢的王室經濟,出于公心。厲王認爲有财貨收上,改革的形勢一片大好,但實際上這項改革将威脅他的王位。
重視農業是周厲王改革的又一項重大措施。周厲王主抓農業,以“稼穑”爲國寶。這項改革由于沒有觸及貴族的利益,從而順利地執行下去,使農業得以發展。
周夷王時代,楚國已經是不聽周王的命令,其國君擅自稱王,并進攻庸國。周厲王即位後,楚國國君熊延觀望風色,不希望自己成爲周首先打擊的目标,選擇自動取消王号,遣使獻上龜貝,以取悅厲王。
西周自周懿王以後,國力日漸衰弱,四周方國部落交相發動對周朝的進攻和侵擾。
周厲王時期,遷居南陽的鄂國在經過六十多年的休養生息後開始強大,不服周王朝的統治,反叛周朝并企圖侵占周朝的疆土。
曾爲西周南方屏障的鄂國國君鄂侯馭方聯絡淮夷和東夷部落,出兵進攻周朝的東部疆域和南部國土,聲勢浩大,氣勢兇猛,深入周朝腹地,一直打到成周(今河南洛陽)附近,嚴重影響京畿安危。
周厲王爲保衛京都和周朝的社稷,從宗周調來西六師的部隊,還從北部調來各路諸侯的大軍,由虢公長父指揮,從西、北兩個方向向河洛地區聚集,企圖形成夾擊之勢,一舉殲滅鄂國的軍隊,但遲遲未能取勝。
多虧大臣武公派屬下禹調動兵車百乘、厮禦二百人、徒兵千人參與作戰,最終擊退聯軍,俘獲鄂侯,保住了成周的安全。
但鄂侯馭方被擊敗之後,周厲王并沒有将鄂國覆滅,根據考古資料,鄂國直到春秋時期,仍然在南陽存續。
河南省南陽市發現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鄂國貴族墓群出土100多件青銅禮器,其中有38件刻有銘文,最長的銘文20多字,爲解讀西周晚期鄂國曆史提供了重要實物和文字資料。在第一階段發掘的20座墓葬中,至少有四代鄂侯埋葬在這裏。一樁曆史懸案由此解開:可以确定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鄂國并未消亡,而是存在于南陽,還具有一定的實力和影響;鄂國地望(指名門貴族所特有的标志其身份的籍貫)就在南陽。
年,即周厲王三年,周厲王攻鄂(噩)之戰後,居住在今安徽北部淮河流域的淮夷,再次發兵向周朝進攻。
淮夷是淮河、漢江一帶的東夷部族,又稱南淮夷、淮南夷或南夷,多次入侵伊水、洛水流域。西周初期,淮夷以徐國(戎)爲首,入侵過洛水一帶,後徐爲楚所破,淮夷衰落。此時淮夷再次成爲周朝的威脅。
周厲王命虢公長父帥六師出征,但由于改革時間不久,國力不強,故虢公長父不能取勝。這使得貴族們更加不滿,指責周厲王所選非人。
淮夷氣勢更爲嚣張,又一次發動更加兇猛的進攻,一路浩浩蕩蕩,深入到周朝的中心地帶,打到伊水、洛河之間,并掠殺無辜平民,搶奪财物,這是曆史上淮夷第二次侵入到洛水。
周厲王親臨成周指揮反擊戰,親自指揮各路周軍反擊。
周軍自洛水上遊連續發動多次反攻,使淮夷無法招架,隻得敗退,紛紛逃竄。周軍乘勝追擊,至角(江蘇淮安淮陰區)、津(江蘇揚州寶應縣)、桐(安徽安慶桐城市)、遹(今安徽六安霍邱縣),最後徹底擊敗淮夷,斬俘一百四十餘人,奪回被淮夷擄去的周民四百人。
戰後淮夷震懾于周朝的武力,稍加臣服。
由于周厲王攻噩和平定淮夷的勝利,大振軍威,周朝的軍力有所增強,周朝國威也有所振作。
同年,齊獻公山去世。
年,周厲王六年,楚國國君熊延去世。
年,周厲王八年,召公勸谏說:“百姓不能忍受暴虐的政令!”周厲王也聽說了民間對于自己“專利”改革的指責,甚至對自己的漫罵之聲,大怒,找到一個衛國的巫師,讓他來監視那些議論的人,巫師告誰議論,周厲王就殺掉誰。
在法律上,周厲王采取加強法制的措施。這在先秦以來的儒家觀念中就是行“****”。周厲王在宗法觀念(族長裁判族人的生死)極強的時候,爲了保證經濟、政治上的改革,竟不惜使用高壓手段:“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
應注意的是:“以告則殺之”的标準是什麽?是無故濫殺嗎?顯然不是。早在周穆王時已制訂“五刑之屬”,據說有三千種之多,周厲王行法,不必草創:刑罰三千,量一“诽謗”之罪必有所本。周厲王用法制來維護“革典”的進行,不會僅用衛巫一個人,很可能是以衛巫爲首的一個執行法律的特别機構。因爲明顯不過的是:衛巫一人能監視多少“謗者”?可以推斷:衛巫手下的人散在京城中監視在公衆場合發表議論的“國人”,而衛巫本人及其親信則可能留在宮廷周圍監視官吏中敢對新政提出不同意見的人。
芮(國)伯(爵)良夫在朝堂上訓誡百官,不要說不該說的話。實際上是因爲已經有人在監視百官的言行,良夫實際上是好意提醒百官,不要被抓到把柄。
由此可見,周厲王爲了确保改革的進行,采用簡單、幼稚粗暴的手段,被反對派(不妨說是保守派)用來指責其行“****”,上下唾罵幾千年。然而,周厲王的“暴”不過是人們抽象出來的“以告則殺之”而已。
這樣一來,議論的人逐漸減少,但是周厲王的權威不及諸侯,所以諸侯不想受約束,但也不想得罪厲王,所以都不來朝拜,周中央的權威蕩然無存。
年,周厲王九年,當時周厲王更加嚴苛,百姓沒有誰再敢開口說話,路上相見也隻能互遞眼色示意而已,成語“道路以目”由此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