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一方給帝辛設立的六大罪狀裏,排前的便是“任用賤民爲官”以及“以賤民辱貴族”。說白了就是帝辛作用下層民衆爲大臣,侵犯了貴族的世襲利益。故而在商帝強勢力可以壓服,一旦商帝稍弱便各自爲政,烏煙瘴氣。因此,自帝武丁以後,商王朝“聖賢之君六七作”,大部分時代商帝是強勢力的。然而,帝辛繼位時,由于王族的分裂和微子一派的瘋狂,這些貴族亦蠢蠢欲動。
而整個商族,由于數百年的興盛,疲态盡顯。奢侈享受、貪生怕死,自私短視,“朋家作仇,脅權相滅”,一派衰落腐朽的八旗模樣。而且,商族好酒之風甚盛,自商帝、王公大臣以至庶民,無不酗酒成風,以至于“一國失日”。周人攻擊帝辛“沉湎冒色”,孰不知這是商族整體的嗜好與行爲,而“纣爲長夜之欽”,在當時的環境下不僅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帝辛再英明,亦未能脫“俗”。
在如此情況下,商王朝中央已對周邊的諸侯方面失去控禦能力。諸侯方伯時附時叛,時時騷擾、襲擊,尤其是東夷,竟多次塗入王畿擄掠。東夷原本商王朝盟友,後雖有龃龉,但不爲大害。但自武功赫赫的帝武丁懲滅坐大的方伯大彭。豕韋後,東夷再無人可制。雖武丁一朝服貼,但給後世商帝留下隐患。帝武丁可謂爲一時之忿而自毀長城。因此,六七帝而東南不甯。自帝武丁迄帝辛,對東夷用兵就未停過。而在西邊,周人自帝武乙時已漸孳大。《竹書紀年》中的帝武乙“狩于河、渭,大雷震死”的記載相當奇特。現代人多數懷疑帝武乙的真正死因,但絕對與周人脫不了幹系。至帝文丁,周季曆繼續驕橫征伐,被帝文丁所殺、至帝辛時,周侯昌變本加厲,已成西方大患。
這就是帝辛繼位後的局面,一個内部四分五裂、外部群強環伺的老大帝國。帝辛繼位後的措施,因史料缺乏已以全面描述。但根據現有的簡略記述,綜合起來可勾勒出一個大緻輪廓:一是對内部的駕馭。帝辛一方面對四分五裂的内部龐大的反對陣營進行分化、打壓,不惜采取高壓手段,或殺比幹,囚箕子,逐微子,另一方面,提拔外來逃臣中的飛廉、惡來爲将,牢牢掌握軍隊。此二人亦不負帝辛重望,飛廉爲伐東夷統帥,商亡後仍堅持戰鬥,直至戰死。而惡來更是戰死于牧野。至于内政,用費仲以對抗諸方勢力。二是以戰功穩局勢,樹威望,凝人心。帝辛即位元年即命九侯、虞侯,邗侯——這與周人曆史命周侯昌爲西伯要早五十年,而且原因、目的均不一樣。四年,大搜于黎——即《左傳》所謂“帝辛爲黎之菟而東夷叛”者,在西邊舉行軍事演習以震懾西部諸侯,尤其是周人。九年,伐有蘇,獲妲己。二十二年,大搜于渭,囚西伯昌——現代人認爲,帝辛爲解除西邊威脅,于此時殺掉了西伯昌,而不是象周人說的那樣因諸侯聲援而懼而釋之。
在解決西部威脅後,帝辛掉頭東征、南伐,對時常侵襲至王畿的東夷進行讨伐,傾全國之力以期滅掉百年來的肘腋之大患。商與東夷之戰是一場漫長的、消耗極大的苦戰,經數十年方決出勝負。而此時商王朝所有的精華已消耗殆盡,雖然是戰勝者,俘虜、财貨無數,但帝國已成空架子。故而,以帝辛之英明強勢,隻能将周人在西部征伐視若不見,而是極力地消化戰果,争取在最短的時間内撫平戰争的創傷。而這時,一直被帝辛強勢壓制的反對派在關鍵時刻給虛弱的商帝國緻命一擊——大夫甲、内史向摯、微子先後逃到周,向周人出賣帝辛極力隐蓋的帝國真相,引導周人乘虛而入,煌煌大商頃刻間轟然倒塌,帝辛山河夢斷,壯烈殉國。
回頭來看看******的評語,便能理解爲什麽“受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能夠理解“帝辛那時很有名聲。商朝老百姓很擁護他。”因此,微子啓從周人手中乞求而建的宋國的商人後裔,才會寫出《玄鳥》那樣的詩來紀念帝辛、贊美帝辛,稱帝辛爲無微不勝的“武王或武帝”。
因爲帝辛在帝辛五十三年()的正月初五就死了,周武王正式代商,所以史書上将帝辛的執政年代隻記錄到五十二年()。
自商湯()至帝辛(),共經曆30位君主,628年。
>周武王,統治時間:年。代商後的統治時間:年。
周武王,姬姓,名發。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爲珷,周文王姬昌與太姒的嫡次子,其正妻爲邑姜。
家族成員
父親:周文王姬昌
母親:太姒
王後:邑姜,姜姓,齊太公呂尚之女。
兒子:周成王姬誦、唐叔虞、邘叔、應侯、韓侯
長女:大姬,陳國君主陳胡公之妻
長兄:伯邑考(姬考),母爲太姒。早卒
三弟:管叔鮮(姬鮮),母爲太姒。與蔡叔度、霍叔處并稱周初三監,監護殷商的頑軍遺民,後發動三監之亂,聲讨周公。兵敗被殺。封國被廢
四弟:周文公旦(姬旦),母爲太姒,也稱周公旦
五弟:蔡叔度(姬度),母爲太姒。與管叔鮮、霍叔處、武庚發動了著名的三監之亂,聲讨周公。兵敗後被流放于郭鄰,卒于遷所。周公命蔡叔度子仲繼位于蔡
六弟:郕叔武(姬武),母爲太姒
七弟:霍叔處(姬處),母爲太姒。與管叔鮮、蔡叔度、武庚發動了著名的三監之亂,聲讨周公。兵敗後被貶爲庶人,周公旦命霍叔處的兒子繼任霍國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