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周視商代先王爲上帝,而自己的祖先不再列位于神靈的行列。而自己也不是現世神。祭司階層隻負責專門祭祀神靈,而不再與王權相接,這樣既斬斷了政權與宗教的聯系,又給宗教祭司留下了存活的空間。
《禮記·文王官人篇》提出了“六征觀人法”――這是一套記載最完備、最系統、最成熟的鑒别人才的方法,既是“觀人術”、相人術,又是“官人術”、用人術。周文王教導太師(姜太公)用來考察人品之高下、評定才能之優劣的“六征觀人法”,對于後世識别人才、考察人才産生了很深遠的影響。
後世的周公、孔子、莊子、呂不韋、曾國藩、劉劭、諸葛亮等識人、相人大家,無不深受文王“六征觀人法”的影響。孔子非常推崇周王朝的開拓者文王、武王,判斷是非曲直往往以文武之道爲标準。他曾說過“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爲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孔子評判人、鑒别人的觀點,集中反映在《論語》、《孔子家語》中。
中國古人普遍有崇古心理,效法上古聖賢之君、效法“三代”之法,是古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周文王就是人們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曆代以複周禮爲己任的人數不勝數。由于年代久遠,文獻殘缺,人們對周文王的了解未必很多,周禮也未必很完美,但是作爲人們對清明之君、清明之制的一種向往,它的意義還是積極的,所以說抽象意義的周文王影響了中國曆史兩千多年,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後世的儒家,爲了把道德與政治聯系起來,把文王當成一個“内聖外王”的典型加以推行,文王的影響就越來越大了。
孔子因爲生活在禮崩樂壞、道德淪喪的春秋時期,所以就特别推崇文王,他做夢都想恢複“郁郁乎文哉”的周禮。
周文王陵位于鹹陽城北6公裏處渭城區周陵鎮周陵中學内。周文王陵底部周長310米,高118米,墓前有清代畢沅所立的碑石。陵丘保存基本完好,獻殿、木牌樓經過修葺和彩繪。
姬發,統治時間:年。
姬發,姬姓,名發。出生于年。
帝辛四十二年(周武王元年,),姬昌的兒子姬發繼承了周國的西伯爵位,被後人稱爲周武王。此時姬發78歲,姜子牙(呂尚)91歲。
周武王将都城從豐邑(陝西西安長安區沣河西岸)遷至鎬邑(陝西西安長安區沣河東岸)。豐邑與鎬邑合稱豐鎬(陝西西安長安區)。
周武王之後,豐京是宗廟和園囿的所在地,鎬京爲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鎬京又稱宗周。
爲了赢得姜子牙的支持,周武王迎娶姜子牙之女邑姜爲王後。實際上此時周武王已經78歲,驚人的是5年之後,邑姜生下了後來的周成王,之後又生下了唐叔虞。可見當時無論周文王還是周武王都是老當益壯,這或許是開國君主多子多福,而往往亡國之君,子嗣艱難。
很明顯,周武王在即位之前,肯定已經有妻和子了,但是爲了與姜子牙的關系,周武王還是将邑姜立爲後。
周武王将姜子牙尊爲“師尚父”,也就是說亦師亦父,并且賜予丹書(鐵券)。可能姜子牙是曆史上第一個被授予丹書鐵券的大臣。其作用類似于後世的免死金牌。往往由明君授予立下大功的臣子,多爲開國時候出現。
武王以兄弟周公旦、召公奭爲助手,進一步整頓内政,增強軍力,國力日益強盛。
帝辛四十三年(周武王二年,)春,帝辛大規模檢閱軍隊。
峣山因地震而崩塌,似乎預示着帝辛執政,沒有得到上天的庇佑,在古代,如果君王執政期間發生地震等災害,是君王失德的表現,有時候君王要下罪己诏,反躬自省。
帝辛四十四年(周武王三年,),周武王姬發伐黎(故旨方地,又名耆qi,山西長治潞城市)。
前面介紹過,耆原本爲商的諸侯國,在周文王在位期間被周軍征服,但周文王死後,忠于商的勢力又重新擡頭,再次獨立,改國号爲黎,重新宣布忠于商。
周武王在經過短時間穩定朝政之後,就發兵二次征讨并徹底消滅黎國。
其地與民衆于周武王滅商、分封諸侯時,被封給堯帝的後裔,賜爵爲侯,仍然沿用黎國的名稱。春秋時黎國遷都于山西黎城縣東北的黎侯城,後爲晉國所滅。黎國滅亡後,國民星散,其後裔以國爲姓,是黎姓的由來。
帝辛四十七年(周武王六年,),内史向摯出走投奔周國。
帝辛自從與東夷的大規模會戰開始之後,耗費将近20年時間,東征、南伐,傾全國之力以期滅掉百年來的大患。到了周武王六年的時候,才基本告一段落。
相傳商軍曾組織象隊參戰,經多次激烈戰鬥,終将東夷平定,俘虜衆多夷人,以補充奴隸和兵員。特别是讨伐徐夷的勝利,把商朝的國土擴大到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對東南夷方各部的用兵,保衛了商朝的安全。
帝辛統一東南以後,把中原先進的生産技術和文化向東南傳播,推動了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促進了民族融合,郭沫若在一首詩裏說:“但緣東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慚開化,國焉有宋荊與舒。”******在評價帝辛時說:“其實纣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統一東南,把東夷和平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曆史上是有功的。”
從帝乙到帝辛,商與東夷包括之前與夷方之戰是一場漫長的、消耗極大的苦戰,也使武乙之後已走下坡路的商朝國力大損。加速了商朝的滅亡,爲居心叵測的周國取代商朝留下了可乘之機,故有“纣克東夷而隕其身”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