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纣)>帝辛,統治時間:年。
帝辛,子姓,名受,谥号纣,别稱受德、纣王、商纣王、殷纣王,商朝第三十位君主。
帝乙有三子,長子叫微子啓,次子叫微仲衍,都是庶出,三子叫受辛,是正宮所生。帝乙曾經想立微子啓爲太子,大臣都谏言,應該立正宮之子。于是,立受辛爲太子。帝乙逝世後,辛繼位,這就是辛帝,周武王代商後稱天下稱他爲“纣”,因爲谥法上“纣”表示殘義損善。
帝辛天資聰穎,有口才,行動迅速,接受能力很強,而且氣力過人,能徒手與猛獸格鬥。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絕臣下的谏勸,他的話語足可以掩飾自己的過錯。他憑着才能在大臣面前誇耀,憑着聲威到處擡高自己,認爲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英明神武,剛愎自用。
很多曆史上的著名君王都有這樣的性格特點,比如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隋炀帝,隻是成者爲王,稱爲英明神武,敗者爲寇,稱爲剛愎自用。所以君王甯願選一個平凡的接班人,也不願選一個各方面都傑出的接班人,因爲他們不懂得謙虛,總是在成功,接受不了别人的建議,甚至存在逆反心理,故意反着來。所以一旦受挫,便容易産生自暴自棄的心理,任由情況繼續變壞。
年,帝乙的兒子帝辛繼承了商朝君主之位,以殷(河南安陽)爲都。
按《封神演義》:第一回中提及帝乙,稱其有三子,“壽王”(即帝辛,商纣王)爲幼子。帝乙臨終前将壽王托孤給太師聞仲。而按照曆史記載,帝乙的托孤大臣有王伯太師箕子、王叔少師比幹,而聞仲沒有記載于史書中。
商朝曆來實行的是兄終弟及的制度,也就是說隻要國王死後,兄弟還在,雖有兒子,也要由兄弟繼承,這是早期商朝九世之亂的原因。
所以到了武乙之後,爲了根本解決這一問題,商朝開始摒棄這種制度,實行父子繼承制。
這實際上剝奪了兄弟們的繼承權,從武乙開始,内鬥不斷。所以帝辛的即位,實際上與箕子和比幹的利益相背。
筆者認爲帝乙由于擔心哥哥箕子和弟弟比幹奪去自己兒子的帝位,所以出于場面話,不得不安排箕子和比幹輔助帝辛處理朝政,而最重要的軍權也一定會安排自己真正的心腹将領來輔助帝辛,以排隊兄弟們對軍隊的影響。而這員将領極有可能就是在史書中沒有留下名字的聞仲。
所以,實際上帝乙爲帝辛留下了至少三位顧命大臣,王伯太師箕子,王叔少師比幹,箕子和比幹主要是朝政,而最重要的軍事方面是聞仲。
雖然武乙已經改革了繼承制度,但是如果商王無道,箕子和比幹的确也有資格成爲新的商王。
《孟子·萬章下》述孟子向齊宣王解釋貴戚之卿與異姓之卿的區别說:
王曰:“請問貴戚之卿”曰:“君有大過則谏,反複之而不聽,則易位。”王勃然變乎色,曰:“王勿異也。王問臣,臣不敢不以正對。”王色定,然後請問異姓之卿,曰:“君有過則谏,反複之而不聽,則去。”
對于君王犯錯誤後,貴戚之卿與異姓之卿開始對待的方式同,都是進谏。君王不聽的話,最後處理的方式就不同了:異姓之卿隻好失望地離去,而貴戚之卿則可取而代之。
孟子所言正好反映了早期國家階段氏族貴族****時期的特點,稱爲“上帝改厥子、貴戚易其位”。
在那時人們看來,王位君權的更替是同姓王族(王室宗親)、貴戚(異性外戚)之間的事務,外人不得插手染指。這也是曆史諸多王朝更替的傳統,比如周武王代商---外戚,從母系角度來說,商朝的先祖也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先祖,所以有資格取得王位;隋文帝代北周---外戚。
由這一傳統可以看出曆史上的權臣們将自己的女兒嫁給皇帝,其實是在爲改朝換代作準備,因爲身爲異性權臣,隻有成爲外戚才有資格,成爲新的天子。不遵循這一傳統,急于将皇帝拉下馬,就成爲史書上遺臭萬年的亂臣賊子。
帝辛繼位後,因周族崛起,威脅商朝西面,原本,帝乙在位時就打算在擊敗夷方後,就移兵攻周,但由于帝乙在位時間太短,所以臨終囑托帝辛一定要鏟除周這個隐患。因爲帝辛初即位,帝位不穩,所以不得不虛與委蛇,大大封賞各路諸侯,尤其是任用九侯、邘侯(鄂侯)、周侯爲三公的虛銜。
邘侯(鄂侯),爲帝辛的嶽父,封地在河南焦作沁陽市。
姬昌,統治時間:年。
姬昌,姬姓,名昌。出生于年。
年,季曆的兒子姬昌繼承了周國的西伯爵位,被時人稱爲西伯侯,被武王追封爲周文王。以岐(陝西寶雞岐山縣與扶風縣)爲都。此時姬昌40歲。
在治岐期間,姬昌對内奉行德治。《史記·周本紀》記載姬昌遵後稷、公劉之業,效先祖古公、父親季曆之法,倡導“笃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的社會風氣,使周國的社會經濟得以發展。
姬昌時期已經處于封建制度的萌芽時期,實行裕民政治,就是征收租稅有節制,讓農民有所積蓄,以刺激勞動興趣。
姬昌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劃分田地,讓農民助耕公田,納九分之一的稅。就是将一塊土地按照井字劃分成九份,中間的一份是公田,而周圍的八塊田是私田,隻要農民在耕種八塊私田的時候,集體幫助耕種中間的公田,用這塊公田的收獲來上交官府,其它的八塊田的收獲完全歸自己所有。這是井田制首次施行。
商人往來不收關稅,有人犯罪妻子不連坐等,刑罰被大量減輕,畫地爲牢的故事就發生在姬昌在位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