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乙三十四年(),作爲周族部落首領的季曆,前往商都朝拜。因他屢立戰功,武乙賜給季曆土地30裏、玉10車、馬10匹。
武乙三十五年(),季曆征伐鬼方的一支西落鬼戎(在今山西洛城一帶),俘虜了十二個翟王(部落首領),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保衛了周國的安全,确保了商朝西部的安甯。
商王武乙非常滿意,認爲已經沒有什麽能夠危及自己的統治了,于是到黃河、渭河交界一帶打獵,不想站立在一陣雷雨中,因爲地處平原,而遭雷擊而震死。武乙的死因非常特别,受雷擊震死,所以被認爲是他的報應,是他的殘暴引來了天神的懲罰,當然這是祭司階層的言論。
武乙死後,由其子文丁(《史記》作太丁)繼位。
文丁,統治時間:年。
文丁,子姓,名杞,商朝第二十八位君主。
年,武乙的兒子文丁繼承了商朝君主之位,以殷(河南安陽)爲都。
文丁二年(),周公季曆伐燕京之戎(今山西汾陽),失敗,這是季曆少有的失敗戰役。
文丁三年(),洹水一日三絕。此說明當時商朝面臨大旱威脅。
文丁時代連連遭受自然災害,商朝經濟與國力日漸衰弱。曾經有人做過統計,每次改朝換代,總伴随着氣候的大波動,不是酷熱有了旱災,就是氣溫驟低導緻北方遊牧部落南下侵襲,以尋找糧食。
文丁四年(),周公季曆在兵敗兩年之後,再次進軍山西,讨伐并擊敗餘無之戎(今山西長治)。文丁任命季曆爲牧師,牧師有地方伯長的意思,專征伐權。太丁希望季牧師幫他安定邊陲。
文丁五年(),周國在程國的故地建立地方政權,稱爲程邑。
文丁七年(),周公季曆讨伐并擊敗始呼之戎(山西南部)。
文丁十一年(),周公季曆讨伐翳徒之戎(山西南部),俘獲其三大夫,聲威大振。
季曆率衆擊退周圍的遊牧部落,繳獲了大量的财物,俘虜了許多俘虜,成爲了顯赫的大家族,鞏固和發展了周部族在渭水中遊(關中)的統治,許多諸侯前往歸順,使周成爲商西部的一個強大的方國,勢力發展到今天的河南西部。
文丁爲此而感到恐懼,懼西方諸侯成爲季曆的羽翼,構成對殷商的威脅,決心抑止周的發展。
文丁命令季曆到殷都獻俘報捷,季曆不疑有它,帶着(姬)昌來到了殷向文丁報捷。
文丁賜以圭瓒、積匕,作爲犒賞,加封季曆爲“方伯”,号稱“周西伯”,使季曆志得意滿,季曆誤以爲文丁仍然象他的父親武乙一樣信任他。
當季曆準備返周時,文丁突然下令将季曆囚禁在塞庫,将(姬)昌囚禁在玉門。季曆本來沒有叛商的想法,被軟禁的季曆一氣之下就絕食抗争,不久餓死。
昌爲了發洩郁悶之情,辭以作歌,流傳很廣。早在古公亶父時期就已經有了滅商的念頭,但是季曆因爲與商的聯姻,實際上已經有了效忠商王武乙的打算,而昌更是武乙的外孫輩,與商朝有親緣關系,更沒有理由推翻商。可是文丁的所作所爲又堅定了姬昌滅商的決心,以後昌的種種作爲都是在爲父報仇和滅商作準備。如果季曆沒有被殺,則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季曆反商,提前推翻商的統治,但從季曆的忠心來看,這個可能性不大;而另一個可能是周不會再有反商的決心,而成爲商王朝的忠心擁護者,這個可能性更大,畢竟姬昌的母親是商朝王族。
屢曆戰功的季曆無故被誅,各國諸侯都感到憤憤不平,在周朝臣民的強烈呼籲下,各國諸侯聯名請求釋放昌。
家庭關系
父親:古公亶父(周太王)
兄:吳泰伯、仲雍
兒子:周文王姬昌、虢仲、虢叔
孫子:伯邑考、周武王姬發、管叔鮮、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郕叔武、霍叔處、康叔封、冉季載等
文丁十二年(周文王元年,),此時昌已經四十歲,文丁頂不住壓力,加上能征善戰的季曆已經被殺,諒一個從未上過戰場的昌不可能再對商的基業産生威脅,于是昌被釋放回周國,在昌被釋放回國後,不久即被擁戴爲周國的國君,因爲季曆死前被封爲西伯,姬昌也襲爵爲西伯,後人所指的西伯侯即爲姬昌。這一年有鳳鳴于岐山,似乎預示着昌的時代即将到來。
文丁十三年(),文丁在暫時解決了周國對商朝的威脅後,含笑而逝。
文丁有兩個兒子,長子箕子,次子帝乙,三子比幹。
文丁去世後,其次子帝乙繼位。
帝乙,統治時間:年。
帝乙,子姓,名羨,商朝第二十九位君主。
商人之所以将自己的君主稱爲帝,而不是像夏王朝一樣稱爲後,這是和商王朝的祖宗一元神教有關。在商湯滅夏,建立商朝之後,集王權、神權于一身,既是君主,又是祭司,在滅夏之時,按《尚書》的說法,是打着天命的大旗的。天命爲什麽在商湯一邊,解釋起來有些費力。因而自商湯起,經不懈努力,終将原始的多神教改造成祖宗一元神宗教。商人尊自己的祖先帝喾,在《史記·五帝本紀》列黃帝、颛顼、帝喾、唐堯、虞舜爲五帝。由于祖先是天帝,主管一切神靈,因而護佑商人便順理成章。而且,曆代商王死後,都要回到祖先身旁,“在帝左右”,成爲溝通人間和上帝的橋梁和紐帶。因此,後代會象尊敬祖先一樣,将逝去的先王亦稱爲帝。既然死後爲神爲帝,因此在人間的稱爲便是帝xx。(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商王稱号》)
年,文丁的兒子帝乙繼承了商朝君主之位,以殷(河南安陽)爲都。
箕子,子姓,名胥餘,在帝乙和其子帝辛時期官任太師(宰相)。
比幹,子姓,帝乙的弟弟,幼年聰慧,勤奮好學,年少時就以少師(亞相)高位輔佐商王帝乙。
比幹主張減輕賦稅徭役,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産,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