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出現鐵器應用的是蘇美爾人與古埃及人,在公元前4000年已出現極少量的使用,但大多是在隕石中得到鐵,而非由鐵礦中提取。
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在小亞細亞,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越來越多地由隕石礦中提練鐵,但大多用在禮儀上。而且當時鐵是極昂貴的金屬,比金還要昂貴。有些考古證據指出鐵在當時是在提練銅時生成的副産品,稱爲海綿鐵,在當時的冶練技術來說是不可進行大量生産的。
全國的工匠們被集中起來,研究如何從海綿鐵中提取鐵,并進行鑄造的技術。
在國王的重視下,隻用了幾年的時間,鐵的批量生産技術被研究出來。蘇皮魯利烏瑪一世大喜過望,赫梯徹底擺脫了周邊大國的貿易封鎖。
蘇皮魯利烏瑪一世下令将掌握技術的鐵匠扣留住,嚴密管制這項技術。
赫梯與米坦尼都掌握了雙輪戰車技術,但是由于青銅造價最貴,米坦尼的雙輪戰車數量有限,而赫梯由于鐵器技術成熟,無需最貴的輔料錫,所以鐵制雙輪戰車數量更多,米坦尼的軍事優勢首次被赫梯反超。
埃及法老埃赫阿吞執政晚期,當時埃及人可能已經感受到米坦尼的好日子即将過去。爲了保護埃及的叙利亞邊境地帶,埃赫阿吞背棄了米坦尼,違反幾代以來埃及的執政思路,反而接受了赫梯和亞述的使節。
此前埃及與米坦尼的聯姻關系已經持續幾代,關系非常親密,可是當時埃赫阿吞忙于宗教改革,根本無心處理複雜的外交關系,當時米坦尼漸漸顯示出虛弱,而赫梯和亞述越來越強盛,所以埃赫阿吞選擇了更強大的赫梯和亞述,如果不這樣選擇,則埃及就必須出兵幫助米坦尼,而這不符合埃及宗教改革之後動蕩的國内局勢。
圖什拉塔認識到這次的外交危機,失去埃及的支持,米坦尼動蕩的國内局勢将無力應付赫梯和亞述的挑戰。圖什拉塔親自寫信給埃赫阿吞,要求埃及提供一尊黃金雕像,以解決這次的外交危機,實際是逼迫埃及表明态度,但顯然埃及拒絕了這一要求。
圖什拉塔在寫給埃赫阿吞的信中寫到:“當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父親圖特摩斯四世向我的祖父寫信時,他請求将我祖母的女兒,我父親的姐姐嫁給他。他寫了5,6次,但是我的祖父沒有答應。當他寫到第7次的時候,我的祖父同意了。”信中主要叙述了兩國間的姻親和外交關系,希望埃及能夠出兵相助,但當時埃及正處于宗教改革的動蕩之中,根本無力也不想插手。
年,赫梯軍隊以伊舒瓦窩藏赫梯的逃犯爲借口,越過與米坦尼的邊界,進入伊舒瓦,将這些城邦的流亡者遣返并釋放回赫梯統治之下的各城邦原籍。将所有的流亡者重新與他們曾經的臣民放在一起,赫提将保護他們的國土。
這樣,赫梯得到了這些城邦的擁護,再無後顧之憂,繼續向瓦舒卡尼進軍。
米坦尼軍隊戰敗,國王圖什拉塔見勢不妙,逃離了瓦舒卡尼,僅帶部分軍隊逃走,連王室成員也顧不上帶走。留守的将軍隻能保住城池不失,眼看着赫梯在首都周邊進行掠奪。
蘇皮魯利烏瑪一世宣稱已經掠奪了這一地區,并帶回了戰利品、俘虜、牛、羊和馬帶回赫梯。他還聲稱,米坦尼國王圖什拉塔逃離了瓦舒卡尼,但顯然他未能攻占首都。但這場戰争明顯削弱了米坦尼的國力,但并沒有使得米坦尼發生生存危機。
米坦尼爲當時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最強大的國家,所以不可能被赫梯一次攻占,擁護國王圖什拉塔的勢力還很多,赫梯在抵抗勢力的影響下,不得不退出瓦舒卡尼地區,但是爲了削弱米坦尼,赫梯扶持瓦舒卡尼城内的圖什拉塔的弟弟阿爾塔塔瑪二世爲新國王,以使米坦尼分裂,米坦尼從此開始國勢衰落。
留守瓦舒卡尼的圖什拉塔的弟弟阿爾塔塔瑪二世與蘇皮魯利烏瑪一世簽署了承認赫梯合法擁有已經占領的幼發拉底河西岸的叙利亞北部,兩國結成同盟的條約,以換取赫梯從瓦舒卡尼退兵,并支持阿爾塔塔瑪二世成爲新的米坦尼國王。
圖什拉塔回不到瓦舒卡尼,開始在塔伊圖建立政權,并且爲了挽回人心,其威脅赫梯絕不能越過幼發拉底河,損害米坦尼的一草一木。
實際上赫梯并沒有在幼發拉底河東岸建立永久的統治的想法。所以沒有與圖什拉塔産生直接沖突。但其繼續支持阿爾塔塔瑪二世與圖什拉塔交戰。
由此留守瓦舒卡尼的阿爾塔塔瑪二世與逃離瓦舒卡尼的圖什拉塔開始了内戰,以争奪米坦尼王國的統治權。
米坦尼的威脅解除後,蘇皮魯利烏瑪一世又開始叙利亞方向的征戰。
埃赫阿吞改革使得埃及未曾關注對外戰争,因而一些西亞附屬地叙利亞和迦南(巴勒斯坦)開始獨立,倒向赫梯。赫梯在國王蘇皮魯利烏瑪一世的率領下,積極向叙利亞南部推進,逐步控制了南至大馬士革的叙利亞大部分地區,甚至赫梯的勢力進入過迦南。沉重打擊了埃及在這一地區的既得利益。
蘇皮魯利烏瑪一世宣稱已經征服了從黎巴嫩山到幼發拉底河岸的廣大領土。
而巴比倫仍然掌握在赫梯人傳統的盟友加喜特人手中,這使用蘇皮魯烏瑪一世成爲已知世界權利最大的仲裁者(除了埃及和亞述)。
到這時,蘇皮魯利烏瑪一世進入鼎盛時期,其後,赫梯逐漸陷入南線(埃及)和東線(亞述)兩線作戰的窘境。
随着赫梯與埃及在叙利亞地區的争奪,米坦尼開始被赫梯忽視,亞述的影響力漸漸增大。
随着米坦尼内戰的持續,米坦尼在亞述的影響逐漸減弱。
米坦尼國王圖什拉坦在與阿爾塔塔瑪二世的鬥争中漸漸居于劣勢,其向傳統的盟友埃及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