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加爾:恩利勒的兒子之一。
吉彼勒():又名努斯庫,是火神,爲主神恩利勒的重要助手。
阿塔德(adad):恩利勒的忠實部下。
伊希穆德():恩基的助手。
恩基穆圖():農業之神,埃安娜的初戀情人。
沙爾拉():烏魯克主神,埃安娜的兒子之一。
盧拉爾():巴德提比拉主神,埃安娜的兒子之一。
甯舒布爾():埃安娜的侍女。
伊什烏姆():涅伽爾的助手。
拉哈爾():家畜之神。
阿什南():五谷之神。
恩彼魯魯():冥河之神。
蘇穆幹():平原之神。
“大洪水來臨。”
基什第一王朝
基什城kish,位于蘇美爾地區中部,烏魯克遺址東北,遠離河岸的地方。有些文獻中将基什城記作拉伽什城或者拉格什城。且讀音相近,第二位幾乎相同,兩者在曆史上的各王朝代也完全相同。應爲翻譯誤解。
早在洪水之前的bc3800年左右已經建立。初爲蘇美爾人的定居點,爲宗教聖地。
bc3500年,現存最早的泥闆文書出土于基什城址附近的奧海米爾崗。這裏發現一小塊石闆,其兩面以直線刻畫出表示各種事物的圖畫符号,其中可以辨識的有人的頭、手、腳和線形符号等。目前已發現這種屬于烏魯克文化時期的象形文字共有2000多個,大多書寫在泥闆上。這些泥闆文書是用文字的早期階段圖畫文字書寫的,主要是經濟和管理文獻,但在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單詞表,以供學生學習和練習之用。
由于大洪水幾乎毀滅了發達的兩河沿岸各城市。所以基什地處兩河之間遠離河岸的地帶,沒有受到洪水的直接影響,才乘時崛起,是蘇美爾文明在洪水之後最重要的城市。
城内建有軍神尼努*爾塔()、基什保護神紮帕帕()等神廟。
吉舒爾,統治時間:20年,bc3474--3454年。
bc3474年,吉舒爾建立基什第一王朝。
從前面的神話中也可以看出洪水之後的情況:
洪水之後隻有四個大國得以幸存,就是尼普爾、蘇魯帕克、阿達蔔和基什。
尼普爾既是宗教聖地,又是傳統強國,在洪水之前就一直是與埃利都并列的強國之一,洪水之後實力更加鶴立雞群。而蘇魯帕克在洪水之後卻呈現衰落之勢,在政治上再沒有任何作爲。
尼普爾國王蘇,爲祭司出身,倚仗其國力準備一統蘇美爾,對唯一有實力向自己挑戰的基什發起進攻。
當時的基什國王吉舒爾,自稱得到尼努*爾塔的庇佑,以尼努*爾塔自居,積極領導民衆展開對尼普爾的防禦之戰。最終擊敗了尼普爾,基什成爲一時之雄。
這時阿達蔔國王阿紮格(azag)也來攻擊基什。其國信奉大地女神啓,或稱甯胡爾薩格。阿紮格自稱爲安和啓之子,傳說爲一個巨石怪獸。說明阿紮格的力量十分巨大,可是最終也被基什王吉舒爾擊敗,吉舒爾于是統一了蘇美爾地區,建立了邦聯式的基什第一王朝。
bc3474年,吉舒爾聲稱之前的各城邦不尊重神授予的埃利都君主的統治,而發生了各邦國之間的大混戰,所以神降下大洪水懲罰不尊重神的人類。這與《聖經》的記載基本重合。
但其聲稱發動大洪水的是恩裏勒,而恩裏勒一直爲洪水之前人們信奉的最重要的神明,所以吉舒爾的聲明是對其威信的重大打擊。遭受洪水之害的廣大民衆都将之視爲仇人。尼普爾城再也不能在政治上有所作爲,僅作爲一個宗教聖地而存在。但也因此城市得以保存,沒有再經曆兵禍的洗禮。後來尼普爾的宗教聖地不變,但是蘇美爾人名字中加上恩利勒的開始變少,反倒是後來的閃米特人喜歡在名字中加上他的名字。
而領導各邦國的基什在宗教地位上迅速上升,吉舒爾通過重拾“君權神授”的旗幟,建立了蘇美爾曆史上最爲久遠的基于神權統治的名義上号令蘇美爾各邦的基什第一王朝。蘇美爾各邦也輕易不敢再造反。
庫拉希納·彼勒-b口l,統治時間:25年,bc3454--3429年。
bc3454年,庫拉希納·彼勒繼承了基什王位,是基什第一王朝的第二任國王。
南·基什·利什瑪-,統治時間:20年,bc3429--3409年。中間詞:基什城名作爲姓氏,這是首創。
bc3429年,南·基什·利什瑪繼承了基什王位,是基什第一王朝的第三任國王。
恩·塔拉·安娜en-,統治時間:10年3個月零3天。bc3409--3399年。前綴:恩基,或者偉大的王的稱呼;後綴:埃安娜。
安娜不代表其爲女性。此王本名之外有前綴恩en,是埃利都保護神恩基的名字,初期代表神,後來演變爲蘇美爾早期國王的頭銜。通常在後面會加上一後綴si,合起來就是恩·西,是蘇美爾城邦國王的通稱。在恩和西之間才是國王的本名(名字)以及神名(姓氏)。
到後來,出現了城邦霸主,地位比普通國王高出許多,通常尼普爾的神廟會給受到尊敬的城邦霸主加冕爲盧伽爾,這樣的盧伽爾具備盟主的職權。如恩西一樣,通常會再加上一個後綴si,合起來就是盧伽爾·西,表示偉大的國王。ana是埃安娜神的簡稱,可能代表其出身烏魯克,但更主要的是表明其的王權是埃安娜賜予的。這樣符合蘇美爾人君權神授的觀念,下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