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了這兩個坑洞,整個山頭再也沒有發現其他的能顯示這裏有太甲陵的有關證據。
前人也早對上述傳說有所懷疑。孫星衍在《太甲陵考》中認爲此說“誤也”,他指出太甲的陵墓當在菏澤東北的曆山。清乾隆《曆城縣志》和詩人董芸也對太甲陵很不認同,稱“今山上實無冢”,實在是“非也”。董芸曾作《太甲陵辯》,并作《太甲陵》詩說:“石徑何人拄瘦藤,亂松殘雪夕陽僧。空山終古無行迹,誰吊當年太甲陵。”即此山自古以來就沒有什麽陵墓,怎麽就把太甲牽扯上了呢?後來濟南詩人喬嶽又考察未果,稱“無路堪尋太甲陵”。
梳理上述這些說法,之所以會産生太甲陵的傳說,還是因爲前人誤将太甲陵墓附會在了“濟南國曆城”之下所導緻的。并且濟南的古曆山,名氣太大,使得“南山通得‘曆’之名”,太甲山和商王陵墓隻是較遠的附會而已。
沃丁,統治時間:BC1707--1689年。
BC1707年,太甲的兒子沃丁繼承了商朝君主之位,以西毫(河南偃師)爲都。
沃丁,亦稱羌丁,子姓,名絢,商朝太甲之子,商朝第五任君主。死後谥号商昭王。
沃丁繼位時,以咎單爲卿士,即宰相。咎單也是商湯時老臣,他輔佐朝政,仍然采取伊尹節用寬民的政策,笃行湯法,并且寫作《沃丁》,用以警醒沃丁,發揚祖制,以德治商。
沃丁死後葬于狄泉(今河南洛陽東北),死後由弟太庚即位。
太庚,統治時間:BC1688--1684年。
BC1688年,沃丁的弟弟太庚繼承了商朝君主之位,以西毫(河南偃師)爲都。
太庚,又作大庚、天庚,也稱小庚。姓子名辯,又名辨,商朝甲骨文中作大庚、天庚,《史記》作“太庚”,是中國商朝的第六任君主。他是沃丁之弟,太甲之子。繼沃丁而即位,在位5年,死後由其子小甲繼位。谥号宣王,葬于狄泉(今洛陽東北)。
他在位期間,履行湯法,成爲商朝的一代名君。
小甲,統治時間:BC1683--1667年。
BC1683年,太庚的兒子小甲繼承了商朝君主之位,以西毫(河南偃師)爲都。
小甲,姓子名高,是中國商朝的第七位君王,谥号商敬王。
小甲死後,葬于狄泉(今洛陽東北),由弟弟雍己即位。
雍己,統治時間:BC1666--1655年。
BC1666年,小甲的弟弟雍己繼承了商朝君主之位,以西毫(河南偃師)爲都。
雍己,子姓,名伷,或胄,是中國商朝的第八位君王。
《史記》說,至雍己即位時,“殷道衰,諸侯或不至”。
雍己在位時商朝逐漸衰落,各諸侯的勢力日趨膨脹,商王室的權利有所削弱。諸侯不來朝。
雍己死後,由弟弟太戊即位。
太戊,統治時間:BC1654--1580年。
BC1654年,雍己的弟弟太戊繼承了商朝君主之位,以西毫(河南偃師)爲都。
太戊,甲骨文作大戊、天戊,子姓,名密,商王太甲之孫,太庚之子,小甲和雍己的弟弟,商朝第九任君主。稱爲商中宗或商太宗(或有一個爲訛傳)。
周公旦:“昔在殷王中宗,嚴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懼,不敢荒甯。肆中宗之享國七十有五年。”
司馬遷:“殷複興,諸侯歸之,故稱中宗。”
祖父:商王太甲
父親:商王太庚
哥哥:商王小甲、商王雍己
兒子:商王仲丁、商王外壬、商王河亶甲
太戊在位時期,勤政修德,治國撫民,太戊繼位後,啓用伊陟、臣扈爲卿士,其中伊陟爲伊尹的兒子。各諸侯紛紛歸順,使商朝再度興盛。
太戊曾在祖廟稱贊伊陟,不把他當臣子看待。伊陟寫作《原命》,希望太戊能發揚夏禹、商湯的王道。
太戊七年(BC1648),亳地有怪異的桑樹和楮樹合生在朝堂上,一夜之間長得有二手合抱那麽大。太戊害怕,于是詢問國相伊陟。伊陟說:“臣聽說過,妖魔鬼怪不能戰勝有德行的人。大概是大王在治理朝政上有什麽過失之處,所以才會出現妖魔鬼怪。大王如果善政修道,以德治民,自會免除禍害。”太戊聽從他的話,怪桑樹果然枯死。
太戊十一年(BC1644),大臣巫鹹受命祭祀山川。
太戊在伊陟死後,在執政中後期啓用巫鹹擔任宰相輔佐朝政,巫鹹治理王家政事很有成績,于是寫作《鹹艾》和《太戊》。《鹹艾》是總結巫鹹輔佐政事的經驗,《太戊》是記述太戊時期的曆史,二書現今均已失傳。
太戊在伊陟和巫鹹的前後輔佐之下,本來開始衰落的商朝再度得以興盛,各諸侯紛紛歸順商朝,因此後世君主尊稱太戊爲中宗。
太戊二十六年(BC1629),西戎前來進貢,表示臣服。
西戎是古代中國對西方少數民族的泛指。這種稱謂最早見于商代。《說文解字》說:“戎,兵也”,兵即武器。應劭《風俗通義》說“:“戎者,兇也。”
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區的漢民族自稱華夏,把華夏周圍四方較爲落後的小國或部族的族人,分别稱爲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别華夏。西戎則是古代華夏人對西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即以戎作爲對西方所有非華夏各族的泛稱。西戎也可以指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西戎人建立的國家。
夏朝時稱西戎爲昆侖、析支、渠搜等。後三支部落的稱謂皆見于《竹書紀年》,但是到了商朝的時候首見西戎的稱呼,但從相關曆史記載來看,商代太戊時期來進貢的是昆侖這一支。
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生食)。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披散頭發,穿戴動物皮衣),有不粒食者(不吃糧食)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穿戴動物皮毛,洞穴居住,未開化),有不粒食者矣。
據古書記載,戎多爲“披發左衽”。《左傳》說姜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贽币不通,言語不達。”生活習慣、禮俗、語言的差異,把戎和華夏區分開來。但戎人中有姜姓、姬姓之戎,其爲華夏族後裔,但是由于政治等原因而流落到當地,給當地帶去了較先進的文明。如周本紀記載:後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後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間。戎狄之間即陝、甘一代。
西戎最早的文化足迹主要爲分布在黃河中上遊,隴山以西,甘青及今甯夏南部,四川西北部,繼仰韶文化發展的馬家窯文化,其與黃河中下遊的龍山文化基本爲同一時期。這時中原地區已進入炎黃與兩昊兩大系統各部落集團的鬥争與融合時期,形成以黃帝、堯、舜、禹爲代表的王朝前古國共主“禅讓”的時代。
在黃河中上遊,繼馬家窯文化發展的是齊家文化。這是早期青銅文化,與馬家窯文化的分布範圍基本上重合。齊家文化的來源,可能不單純來源于馬家窯文化,也受了隴山以東乃至關中文化的影響,已進入夏代編年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