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北之鄉”指北方寒冷不毛之地,見于《詩·小雅·巷伯》,孔穎達疏:“北方太陰之氣寒涼而無土毛,不生草木,寒凍不可居處”。說明曾經有一部分蚩尤遺裔被遷到北方。蒙古族學者陶克濤著《氈鄉春秋——匈奴篇》,論蚩尤是匈奴在傳說時代的稱号,被黃帝北逐的葷粥當是蚩尤部落遺裔。司馬貞《史記索隐》釋葷粥:“匈奴之别名也,唐虞(堯舜)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維,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漢曰匈奴”。
黃帝時期,蚩尤失敗後的炎帝後裔(九黎後裔)一部分被黃帝驅逐到北方不毛之地,名之葷粥,又名山戎,或無終;爲北狄(北戎)的文明主體。
上面的說法将不同曆史時期的幾個重要的部族合并爲一個民族。隻是不斷地換名字,失之于草率。實際上廣闊大地上到處分布着無數的部落,每一個都是民族的備選者。
實際上華夏周邊的民族其實最開始基本都爲中原王朝臣民,隻是因爲戰事牽連,以緻不得不流浪到蠻荒,然後由于資源短缺,諸部落互不相下,在混戰中産生某一領導部族,統一一定地區,形成大型部落,然後引起中原王朝的警覺甚至開始侵略中原王朝,以緻在史書中才留下名字,而這個族名實際上開始隻是某一小部落的名字,但由于他們成爲草原或平原的統治者,才成爲冠之以整個地區部族的名字,似乎他們都是這一民族的人。
而由于蠻荒地區經常發生自然災害,今天強盛的部族,明天不一定強盛,一旦作爲統治部落的部族實力下降,就會引來内部部落的反叛乃至外來勢力如中原王朝的讨伐。一旦失勢,随之而來的就是地區的長期混戰,直到再次出現新的領導部族。
這一特點體現在秦漢以來的各個曆史時期,比如匈奴統一了大草原,等到漢武帝擊敗了他們;鮮卑統一了大草原;等到鮮卑離開草原入主中原,北方又出現新的領導民族并不因爲鮮卑是他們的故主,就有絲毫的容讓;之後又有蒙古族等。所以被統治的草原民衆始終是那些人,隻不過統治部落換了,這些人也就換了一個族名。而當地人也習以爲常,爲了适應這一特點,草原民族的戰争方式也有所不同:每次戰争,最激烈的情況就是将敵人的成年男丁高于車輪的殺死,而小孩和女人則作爲部落的财富帶回來,爲部落的繁衍壯大提供了有利條件。
但是因此就說他們是一個民族,也不正确,因爲他們的風俗都完全不同。但基層牧民生活變化不大。其人種雖然大都是與中原王朝差不多,但是由于來自西方大草原的雅利安人勢力也滲透進來,所以人種出現混雜的情況。後世的白匈奴就是指的如羯人一樣的白種人。所以其與中原王朝的人的關系也日漸疏遠。這種滲透的情況以西域最多。
風伯雨師是農耕蚩尤部落專司氣象的巫師,後爲農業氣象神,立有廟,歲時奉伺。《韓非子·十過》說:“昔者黃帝俣鬼神于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反映了風伯雨師與蚩尤部落之密切關系,因爲農業部落生産的豐收是與風調雨順分不開的。《管子·五行》亦有黃帝重用蚩尤的記載:“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蚩尤明天道,故使爲當時”。“當時”是中原黃帝部落聯盟的一種公職名稱,其地位與職能約與《周禮》中的“天官”相類,亦近似于後世各朝之宰相,是輔佐部落聯盟首領(帝)管理各部落公共事務的部宰。此處所言之“天道”,是指天文曆法歲時月令的經驗知識。熟悉這些知識,是安排農業部落生産生活,管理好農業部落社會的關鍵。
說明在蚩尤戰敗身亡後,繼任首領仍稱蚩尤并臣服于黃帝,成爲六相最重要的天官。主管曆法、刑法、青銅制造。
②一部分族人遷徙到荊楚之地,形成了三苗族。夏朝時三苗敗亡于大禹之手後,三苗被迫解散,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族人向西遷徙,形成夏商時期姜姓的羌族,成爲夏商周時期西戎的文明主體;大部分三苗族人留在了荊楚之地,發展爲苗瑤族,成爲夏商周時期南蠻的文明主體。所以蚩尤是羌族和苗瑤族的祖先。
原來蚩尤威震長江流域及黃河流域。但是被黃帝擊敗後,被迫臣服于其威勢的東夷各族紛紛獨立,黃帝見此情況,開始宣傳蚩尤沒有死,已經被自己收服爲自己的軍隊統帥,黃帝尊蚩尤爲“兵主”,即戰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讓人畏懼,黃帝把他的形象畫在軍旗上,用來鼓勵自己的軍隊勇敢作戰,威懾還沒有獨立的東夷各族。《龍魚河圖》說:“靈尤沒後,天下複擾亂不甯。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鹹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爲殄狀。”
由此可見,蚩尤在九黎部落聯盟戰略被擒殺而死以後,黃帝及其族人們就将蚩尤的形象用來威吓天下八方,從而将蚩尤變成了自己的保護神,并對蚩尤加以崇敬和緬懷。諸侯見蚩尤像不戰而降。
黃帝又親率兵馬征伐各方不肯臣服的諸侯。前後共經52戰,天下始歸一統。東夷各族臣服黃帝。
蚩尤爲中國古代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偉大締造者之一。
第一、蚩尤爲物質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當時,蚩尤統率的九黎部落聯盟,生活在黃河中下遊和長江中下遊一帶,是一個面對海河而生長起來的部落,是當時三大部落聯盟中最強大的部落聯盟,物質文明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以當時最發達的良渚文化爲标志。
第二、蚩尤在華夏較早發揚了金屬冶煉和金屬兵器的制造。《世木·作篇》說蚩尤“以金作兵器”。《管子·地數》說:蚩尤能以金爲兵,制作“劍铠矛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