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個部落統治時期,以姜氏後裔姜克爲部落聯盟首領。其部落(部落名不詳)統治時間:BC3200~2900年。
BC3000年,炎帝神農氏達到全盛時期控制整個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包括河姆渡文化和仰韶文化),并且擴展到黃河上遊的青海以及下遊的山東半島。此時母系氏族社會開始解體,進入父系氏族社會時期。炎帝神農氏開始進入青銅時代。
此時期的主要遺址包括馬家窯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馬家窯文化:黃河上遊地區及甘肅,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帶。時間:BC3700~2000年前。典型遺址:甘肅臨洮縣馬家窯遺址。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一種地方類型,又名仰韶文化馬家窯期。
居民以經營旱地農業爲主,主要種植粟和黍。發現了大量農業生産工具,用于翻地的石鏟;收割用的爪鐮。谷物加工工具有石磨盤、石磨棒、石杵和石臼等。飼養豬、狗、羊等家畜。雖然農業經濟比較進步,采集和狩獵活動仍是經濟生活的重要方面。各遺址中大多發現了石镞、骨镞、石球等。
陶器大多以泥條盤築法成型,陶質呈橙黃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細膩。發現有窯場和陶窯、顔料以及研磨顔料的石闆、調色陶碟等。
馬家窯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純黑彩繪花紋爲主;中期使用純黑彩和黑、紅二彩相間繪制花紋;晚期多以黑、紅二彩并用繪制花紋。馬家窯文化的制陶工藝已開始使用慢輪修坯。并利用轉輪繪制同心圓紋、弦紋和平行線等紋飾,表現出了娴熟的繪畫技巧。發現成組人物舞蹈繪畫以及用墨筆書寫的上百種符号等等。
出現了專門的制陶工匠師。彩陶的發達是馬家窯文化顯著的特點,在我國所發現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馬家窯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發達,圖案的時代特點十分鮮明。創造了陶祖(男性生殖器)、人形、動物形陶塑、陶制房屋模型。
中原地區仰韶文化的彩陶衰落以後,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又延續發展數百年,将彩陶文化推向前未有的高度。馬家窯文化制陶業非常發達,其彩陶繼承了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爽朗的風格,但表現更爲精細,形成了絢麗而又典雅的藝術風格,比仰韶文化有進一步的發展,藝術成就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
墓地的随葬品,男性多石斧、石锛和石鑿等工具,女性多紡輪和日用陶器,反映出男女間的分工。随葬品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存在着差别,而且越到晚期差别越大,有的随葬品達90多件,而有的一無所有。這種貧富差别的增大,标志着原始社會逐步走向解體和階級社會的到來。
在社會生産中有了相當明确的專業技術分工,原始手工業主要是制陶業、石器制造業、木工作業、紡織業幾種。在甘肅東鄉林家馬家窯文化遺址(BC3000年)出土一件青銅刀,這是目前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器,是中國進入青銅時代的證明。
大汶口文化:山東大部(膠東半島除外)BC4300~2500年。典型遺址:山東泰安市大汶口遺址。
大汶口文化從事着以種植粟爲主的原始農業生産,盛行枕骨人工變形以及拔牙風俗。家畜飼養比較發達,各遺址出土有豬、狗、牛、雞等家畜家禽的骨骼,墓地中常發現用狗和豬随葬的。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後,以豬随葬的風氣漸盛,墓葬中不斷發現整豬、半隻豬、豬頭或豬下颚骨,在大汶口墓地,用豬随葬的墓占1/3以上,膠縣三裏河一座墓中随葬豬下颚骨多達32個,表明各氏族部落在中晚期養豬業已十分興旺。
農業生産工具主要是磨制石器。早期除使用一些磨制粗糙保留打制疤痕的石鏟、石斧外,已大量使用磨砺精良的穿孔斧、刀、鏟等,收割工具還有骨鐮和蚌鐮,加工谷物的工具則是石杵和石磨盤、石磨棒。在這一文化的中晚期,出現了有肩石鏟、石鎬和一些鹿角鋤。
陶器以夾砂陶和泥質紅陶爲主。泥質陶器上常飾镂孔、劃紋,有彩陶和簡單的朱繪陶。沙質陶器上少數飾附加有堆紋和籃紋。三足器、圓足器發達,也有平底器、圜底器和袋足器。典型器物爲觚形器、釜形器、缽形器、罐形器、镂孔圈足豆、雙鼻壺、背壺、寬肩壺、實足鬹、袋足鬹、高柄杯、瓶和大口尊等。
大汶口文化發現有仿動物造型的陶制工藝美術品,中期所生産的獸形提梁器堪稱工藝美術史上的珍品;晚期這類發現增多,反映出工藝技術的純熟和制陶業的興旺發達。
大汶口文化的社會經濟在中期以後有了全面、迅速的發展。白陶器、玉器、象牙器的出現和快輪制陶技術的應用,說明一部分手工制作已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成爲相對獨立的經濟部門。
晚期使用快輪生産大件陶器,如大汶口墓中就随葬有輪制的大陶盆;制陶原料有了新的來源,發現了坩子土,用以燒制一種質地堅硬、胎壁薄勻、色澤明麗的白色、黃色、粉紅色細砂陶器,統稱爲白陶,這類細砂陶器有袋足鬹、三足盉、寬肩壺和筒形豆等。這時所燒制的薄胎磨光黑陶高柄杯,代表了當時制陶工藝的最高水平,爲以後山東龍山文化蛋殼陶的問世準備了條件。大汶口文化白陶和黑陶的出現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
在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發現了可能是文字刻文,可以認爲是已發現的較早的漢字,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刻符,是表達有明确意義的刻符,形、義一目了然,所以它又非普通的刻符。
制玉業較發達,出現了精緻的玉鏟,并有更多的玉裝飾品,包括以不同形狀的單件組成的串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