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古樂》載:“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畜積,萬物散解,果實不成,故士達作五弦瑟,以來陰氣,以定群生。”朱襄氏被衆氏族擁立之實在“朱”地施政時常刮怪風,大風起時天昏地暗,飛砂走石,天幹地裂,草木枯黃,五谷不收。自然災害危及人類,使人無法生息,甚至面臨滅頂之災。朱襄氏憂心如焚,決定爲民除害,降服惡魔,拯救萬民。
飛龍(禮樂官名)士達認爲:惡魔乃邪惡之氣,斜必畏直。最直莫過于琴瑟之弦,于是就決定造一把瑟來降魔。士達忙着準備柘絲、良桐。朱襄氏命能工巧匠,精心制作了五弦之瑟,以調節陰陽,使生命得以繁衍,命名爲“來陰”。
一日,黃沙蔽日,惡魔又來作怪,當黃風攪天,拔禾折樹之時。朱襄氏便攜瑟登場,憑高端坐,撥動瑟弦,瑟聲激越聲振高空,怪風漸息,頃刻間天空彤雲密布,下起大雨,百草萌發。從此風調雨順,年年豐收,倉廪俱滿。群民安居樂業,繁衍生息。
說明朱襄氏統治時期,大地幹旱的情況非常嚴重,采集和半農業都遭到毀滅性打擊。同時也說明伏羲首創的陰陽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朱襄氏爲朱地百姓做了許多好事,以高壽109歲而終。其後朱襄氏部落又傳了兩代,加上朱襄氏共三世,大約共150年左右。即朱襄氏部落統治時間:BC5550~5400年。共150年時間。
“樂”,用以調節陰陽。聖人,發明樂器用以調節陰陽,其中琴與瑟爲樂器之本,琴屬陽,瑟屬陰,二者相合實屬不易。所以在古時的歌樂之時,隻有王才享有琴瑟,諸侯有瑟而無琴。朱襄氏發明了五弦之瑟,以調和陰陽,虞氏以五弦之琴亦爲調和陰陽,二者的側重點不同而已。楊泉說:“琴爲高漲之音,瑟爲低落之聲,以表達感情,調節陰陽,以合寒暑四時。”
“禮樂”是古時十分看重的國之大事,爲華夏文明之特征,有則爲諸夏,無則爲夷狄。朱襄氏作瑟,與太昊作琴、女娲作笙簧、伶侖以竹子作樂器,在人類史上有重要意義。依照古人的理解,朱襄氏發明了“五弦之瑟”,才使群生定、寒暑适、百物生、萬民安。
朱襄氏部落主要以河南淮陽爲中心活動,而淮陽(古陳地)爲伏羲故地,朱襄氏在這一帶活動有一定的道理。《古迹.陵墓》中有,“朱襄陵,在柘城縣城東10裏有朱堌,上有寺以守焉。”據說朱襄氏死後,朱邑全境人人添土,墓大如丘,民心所寄。此墓雖多次遭洪水淹浸、沖刷,卻依然如故。
無懷氏,漢族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管子·封禅》:“昔無懷氏封泰山。”晉陶潛《五柳先生傳》:“銜觞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無懷氏與葛天氏齊名,都是上古時代較爲推崇的朝代。無懷氏曾經封禅泰山。
其事迹不詳。統治時間:BC5400~5000年,共400年。
這一時期(BC7000~5000年)的華夏主要遺址如下:
興隆窪文化:内蒙古、遼甯以及河北北部。時間:BC6200~5400年。典型遺址爲内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
遺址周圍有人工圍溝,屬于防禦設施。住房爲半地穴式,屋内有圓形竈坑。房子沒有門道,需要從房子頂部開孔以梯出入,是較原始的遠古建築類型。
居民以從事農業生産爲主。出土的炭化粟(小米)和稷(黍,又稱高粱,至今仍爲主要的釀酒原料,現主産于東北和内蒙古,其糧食稱爲高粱米),證實興隆溝出土粟和黍的年代距今BC5700年,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小米和高粱實物遺存。歐洲的小米應該是從東南亞通過歐亞草原通道傳播過去的。
石器器型有石鏟、石斧、石锛和圓餅形石器等等,其中最先進的是用于掘土的打制的有肩石鋤。由石片嵌入骨柄凹槽的刮刀也很有特色,是北方細石器工藝傳統的産品。其它加工獸皮用的石刀和漁獵工具也比較多。在房址的居住面上,常常發現琢制的石磨盤和磨棒,有的房間裏還出土了石杵。這些谷物加工工具,既可以加工農作物去殼脫粒,也可以用于加工采集的植物籽實。
陶器較厚重,主要爲夾砂陶。燒制火候較低,且外表多呈灰褐色和黃褐色,内壁多呈黑灰色。陶器外表紋飾以壓印爲主,主體紋飾主要有橫人字紋、之子紋、席狀紋、網格紋等。所有陶器均爲手制。器型有深筒直腹罐和缽。
骨器有錐、镖、針等,磨制都比較精良,同時出土了中國最早的蚌裙服飾。
出土了玉玦、玉斧、玉锛等玉器。興隆窪玉器是迄今所知的中國年代最早的真玉器,它标志着社會大分工的形成。興隆窪文化是中國年代最早的玉器文化。
墓主與雌雄兩頭豬同穴并列埋葬,從而可以看出,墓主因生前的地位和死因特殊而被埋入室内,生者爲了獲得某種超自然力量或祈求保佑,便将死者作爲崇拜和祭祀的對象。人豬并穴埋葬表明,當時的祭祖活動與祭祀獵物的活動已經結合在一起,而且興隆窪先民們對豬靈的祭祀具有圖騰崇拜的意義。
後李文化:山東大部(除膠東半島外)。時間:BC6500~5500年。以臨淄後李村遺址得名。
遺迹主要有房址、壕溝、灰坑和墓葬等。房址均爲半地穴式。壕溝是中國大陸發現最早的防禦設施,用于抵禦野獸或者敵人。墓葬流行長方形土坑豎穴,葬式多單人仰身直肢葬,且多無随葬品。,少數放置蚌殼,個别見有陶支腳。
陶器以紅褐陶爲主,紅、灰褐、黑褐、青灰褐陶次之。制作工藝爲泥條盤築,器表多素面,器形以圜底器爲主,僅發現少量平底器和圈足器。說明其繼承了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南北方文化,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陶器類型。器型主要有釜、罐、壺、盂、盆、缽、碗、形器、杯、盤、器蓋和支腳等。
發現了類似粟的植物。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馴化粟,并且将其作爲主要的糧食來源。同時輔以狩獵和捕魚。在章丘小荊山遺址中發掘出羊、牛、馬、家豬、家犬的骨骼,說明當時家畜飼養已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