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碼頭被鋪設了新的青石闆,損壞的地方也被補足,新碼頭還在緊鑼密鼓的修建,力夫們搬運着磚石砂礫,一趟趟運往新碼頭的方向。
同舊有的碼頭相比,新碼頭被規劃的更爲龐大,碼頭更多,也更爲寬闊平整。
船主們在海上遙望,都不由贊歎這人造的偉迹。
“聽說新碼頭要兩年才能建好。”船工給船主送去茶盞。
船主輕抿了一口茶,嫌棄道:“哪兒取的茶?全是碎沫子。”
船工:“好茶不都賣了嗎?”
船主:“……也是……”
茶是好賣的,有時候比絲綢瓷器還要好賣,尤其絲綢瓷器一年四季都能出産,茶可不能,許多産茶的地方,百姓就靠着種茶掙點錢,種的糧食還不夠自家吃。
“我看明年說不準就能用了。”船工,“這麽大的碼頭,建的比咱想得快。”
船主:“人手多嘛,要我說,這個碼頭解決了多少麻煩?男女老少都能做,就是沒手藝,還能搬磚搬土,進賬是少些,但總是個穩定的生計。”
他這種做船主的人,最清楚一件事,想船上不出事,最重要的就是叫船工們有活幹,沒活幹的時候人心就散,就慌,一點風吹草動就得出事。
兩人正說着,前方搖來一艘小船,初始他們還以爲是海女,但等小船靠近,就連船主都站起來整理衣冠。
小船上的人拿着銅制的喇叭喊:“空船還是有貨?”
船主忙探出腦袋喊:“有貨!”
船工們忙放下爬梯,叫小船上的爬上去。
卸貨之前就要清點貨物,核算稅收,這是新近的規矩,否則卸貨的時候動點手腳,能逃的稅可不少。
“都是些粗布。”船主走到檢員身旁,他一臉谄媚,“您也知道,倭國那邊連糧食都不多,别的更是沒什麽能帶回來賣的,也就些玩意。”
檢員一共三人,其中一人與船主說話,另外兩人去核算貨物。
“這倒也是好事。”檢員低着頭寫單子,“總比空船回來的強。”
船主樂道:“誰說不是?粗布是賣不上價,不過薄利多收嘛。”
核算的時間不長,因爲貨物單一,查驗起來也容易,檢員問:“你是要運走還是就在青州轉手?”
船主:“得運走,這邊也沒人收。”
聚集在青州等着收貨或出貨的幾乎都是“奢侈品”商人,他們隻看中貴價物,如粗布這樣的東西,一概不收,看也不看,隻能運送到内陸去賣。
檢員又跟同僚核對後,才将單子遞給船主,叫對方簽字:“倘若無誤就簽了吧,卸貨之前去繳稅點按單子繳稅。”
船主認字的速度極慢,有時還要停下來拼讀,磕磕絆絆地念完後才鄭重地簽上自己的大名,照樣是兩張單子,一張他自己保存,另一張檢員拿回去歸檔。
“規矩都懂吧?”檢員臨走前問,“卸貨的時候隻給看單子就成,你們自己人夠不夠用?”
船主忙說:“懂、都懂。”
檢員擺擺手,帶着人下船,去往後方的樓船繼續清點貨物。
等到日近正午,才總算能歇一歇。
“這一開春,來往的商船又多了。”檢員們坐在小船上,趁難得的空隙随便吃點東西,她們手裏拿着飯團,三兩口能吞下肚,咀嚼的時間都有限。
“恐怕要不了多久又要補充人手了。”
“這飯團我都吃多久了,還是吃不慣。”
“也就頂一頂,真要填飽肚子,還得是熱飯。”
“我現在就想喝口熱湯,湯裏放點蝦皮就成。”
“附近村子裏的那些佃戶,如今出來讨生活的也多了。”檢員灌了口水,“可惜咱們人手不夠,否則哪用他們過來,我們就先過去了。”
“這才多久,得把本地人練出來才行。”
“起碼要到明年。”
“又要春耕了……”
檢員們收拾好東西,又搖着小船前行。
城門處擠擠攘攘,附近的農人們背着背簍進城,算青州轄下的村鎮百姓不必登記,隻檢查身份憑證便能進出,沒有身份憑證的,隻能排隊等着拿臨時通行證。
在他們身後,一輛輛牛車排成長隊,隻等着進城卸貨。
“是糧種嗎?”農人們小聲嘀咕,而後聲音漸漸大起來,“去年叫俺們種了南邊的糧種,收成還不如咱自己的。”
“小點聲,就算是糧種,那也不會給咱,都是叫他們自己人種。”
換糧種是件大事,曆朝曆代皇家都重農事,也培育有新種,或是人爲培育,或是哪一地的百姓種出了突發異變的糧食後進貢上去,再着專人培養。
但推行卻一直是個大問題,糧種不一定适應所有土地,并且農人也不知道它生不生蟲,生蟲得多少,喜水還是喜旱,倘若朝廷強行推廣,老農們也有的是辦法陽奉陰違。
朝廷有試錯空間,一兩個縣城糧食絕收可以承擔。
但農戶們沒有,一旦絕收就要餓死街頭。
“想啥呢,這些種子都不是給俺們的,俺們要種,還得自己拿錢去買。”前頭排隊的癞頭撇嘴說,“就在俺們村旁邊,他們開了好大一塊地,還花錢請人種,這種子啊,都得種進那地裏去。”
“如今正修水渠水車呢。”癞頭,“也叫俺們村沾了光,引了條水渠進村。”
癞頭身形佝偻瘦小,不知是什麽緣故沒了頭發,滿腦袋的痂,他背着幾乎要比他整個人都高的背簍,探着頭去看什麽時候輪到自己。
農人們瞧他奇怪——這樣的人生得醜陋,尋常是絕不敢出門的,鄉下人怕進城,多數一輩子去的最遠的地方也就是鎮子上。
哪怕如今到青州來,那也得同鄉湊在一起,有個十幾二十人,才敢進城。
尋常人都如此,更何況這個癞頭了。
“兄弟如今歸大王管?”有膽大的去搭話,“俺們如今還不歸大王管呢,聽說青州這邊活多,來找個活幹。”
癞頭并不回頭:“你們不種地?”
如今正是農戶們要忙的時候。
“家裏那點地,哪裏養得活這幾張嘴?”
“都是賣力氣,有口飯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