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照往常一般看過各縣近日來的公文——實在太多了!
等她回過神來,時間已然過了未時,她揉了揉有些酸澀的眼睛,悠長的歎了口氣。
原本隻有錢陽縣的時候,阮姐和她還能抽空去礦上,廠裏看一看,仔細問一問,如今地盤大了,時間卻越來越少。
馬二心中急切,她知道自己需要學的東西仍舊很多,阮姐并不是個愛長篇大論的人,常常是她問了,阮姐才做解答。
多數時候,阮姐都是讓她自己多看多聽,兼聽則明。
所以之前她才總是鬧些笑話。
以前還說過想讓阮姐的孩子繼承大統的話。
現在想起來,馬二便忍不住掩面。
要是能讓阮姐把這事忘了多好!
當時她腦子裏的是水吧?
馬二又一次掩面。
“馬主任。”門外傳來了敲門聲。
馬二連忙坐直身子:“進來。”
馮舒窈抱着一疊公文進來,她如今已經很習慣衙門裏的公務了,衙門外的人還保有行禮的習慣,但在衙門裏已經看不見行禮的人,最多就是拱一拱手。
她将公文放到一邊:“都是近日的大案要案,送來複查。”
說完馮舒窈也不走,而是一臉焦急地催促道:“刑罰還好說,以前的刑罰改一改,勉強能用,可民法還是籠統了!案子不好判。”
“法典的編撰,這是非得提上日程的不可。”
“阮姐不知何時才能回來,咱們應當早做準備,等阮姐回來了便能實行。”
馬二頗有些頭疼,也不知道阮姐一天到晚是怎麽忙過來的,果然還是上面的班子不夠,能爲阮姐梳理公文的人太少,很多東西都是可以精簡的。
而如今衙門裏的人,多數都分不清輕重,一股腦全往上送。
“你是法官。”馬二頓了頓,法官是個新官名,“原本就該你來組織。”
以前判案是縣令的活,這麽一看,倘若縣令是個凡事親力親爲的好官,那他要幹的事就太多了,不累死算運氣好。
畢竟他得一人身兼數職,要管民生,包括修路,興修水利,與商人互通有無。
還要管刑罰,調查案件,派人搜集證據,判定刑期。
商人要管,城防要管,人口要管……
馬二這麽一想,覺得朝廷裏出庸才也不奇怪,科舉考經義治國,讀書人即便有才能,卻沒法在某一個領域深耕,他們着眼的是天下,是國事。
即便是耕讀之家出來的,知道種地的難處和百姓的需求,那也很局限。
不過在馬二看來,耕讀之家出來的學子,下限還是比權貴子弟的下限高一點的,權貴子弟荒唐起來,那真能荒唐的看都看不懂,不過上限就說不準了。
而在阮響這裏,縣長們隻需要統籌指揮,民生水利有專人調查後提交文書,刑罰則獨立于衙門,乃至于衙役,如今都分成了役吏。
役吏也要被分成了單獨的衙門,役吏們專管辦案,抓住犯人後提給法院。
如此一來,人人深耕于一個領域,比以前縣令什麽都管,什麽都不精來得強上許多,縣長們則是制定大範圍,大方向。
就是縣長們出了錯,也不會錯得太離譜。
不過如今這一套還沒有真正運轉,役吏們還在衙門裏,法官?法院都還沒有,真正是一團糊塗。
馬二想在阮姐回來之前,将這些事一一處理好。
但她也知道其中困難,将法院和役署建起來,那就等于是另立衙門,和原本的衙門争權。
倘若出了問題,那估計阮姐回來見到的就不是驚喜,而是驚吓了。
恐怕阮姐還得殺一批人。
馬二倒是不怕人造反,實在是阮姐即便在千裏之外,威勢也絕不會消失,百姓們多數并不知道自己縣的縣長叫什麽,但一定知道自己歸阮姐管。
沒有阮姐,他們面對新的統治力,就會爆發出巨量的恐懼。
這種恐懼除了阮姐外,沒人能夠壓制。
“你不要着急。”馬二放下手裏的文書,“先坐着吧。”
“編撰法典,這是長久的事,你挑些人,先将總綱寫出來。”
“總綱是有。”馮舒窈,“行政刑罰這些倒還好說,但民商經濟——這得請專人來,這錢上的事,彎彎繞繞過多,别的說到底不過是人的事,我手下的人還能應對。”
馬二沉默片刻:“這樣,商人們也該來了。”
“我記得有個姓周的商人之子,頭腦似乎比别的商人好用一些,到時候我将他請來,看能不能談一談。”
馮舒窈松了口氣,但還是說:“一個恐怕不夠。”
馬二:“不急,那麽多商人,讓他們舍出幾個兒子女兒,應當不會拒絕。”
“更何況又不是什麽壞事。”馬二笑道,“将來阮姐用不上他們了,他們也好有個退路。”
商人們也不蠢,自秦漢以來,皇帝家卸磨殺驢的事幹得還少嗎?文臣武将都能說殺就殺,難道還會顧惜他們這些商人的命?
刻薄寡恩才是統治者們的脾性,否則自己施恩施出一個和自己打擂台的怪物嗎?
有用的時候自然是心肝寶貝,沒用了,那還不快點去死?
不過道理都懂,但放在眼前的錢不能不掙。
大不了等阮姐真要對他們下手了,他們就把大半身家都捐出來嘛!再合力推出一個替罪羊,說不定還能順手撈點好處。
反正這事也是做慣了的。
既然如此,舍幾個孩子出來,既不要他們的命,也不關押他們,隻讓他們作爲“顧問”,對商人們來說還是好買賣。
“商人和佞臣一樣。”馮舒窈說,“是真好用啊。”
民間或許還會抵觸讓自家女兒當兵,出門做事,但商人們完全沒這種抵觸,自從和阮響做生意後,不知道多少商人讓女兒跟着隊伍陪自己出行,就是爲了讓生意更好做。
女大王喜歡用女人,隻這一個原因,就夠他們把自家女兒培養出來了。
這放在朝廷官吏,書香門第裏,都是不可能的。
隻有商人,看到一點好處就能立刻去經營鑽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