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就在同一時間,冒頓帶着金刀沖進了南城。鎮守南城的匈奴四大侯并沒有任何猶豫,果斷地下令讓主力部隊朝西北方向撤退。
松巴仔細閱讀完冒頓下達的退兵命令後,内心陷入了掙紮之中。正在這時,伊林率領着殘餘部隊狼狽不堪地逃到這裏。松巴連忙詢問:“你認爲我們是否應該撤退呢?”
伊林苦笑着回答:“侯爺啊,以您目前的實力,有信心抵擋住韓信和秦子玉的兩面夾擊嗎?”
聽到這句話,松巴頓時明白過來,不再猶豫不決,毅然決然地朝着左賢王伊稚斜的牙帳撤退而去。
韓信成功進入内城後,馬上下達命令,讓夏侯嬰和章丘率軍攻打北城,自己則親自帶領軍隊猛攻西城。此外,他還将征東軍調撥給秦子玉指揮,讓他們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攻東城。
伊稚斜得知秦子玉指揮六十萬大軍圍攻東城時,心中一驚,他深知自己的二十萬狼騎兵根本無法與之抗衡。于是,他毫不猶豫地決定帶領部隊撤退。
當他與頭曼成功合兵一處後,冒泡便鄭重地宣讀了冒頓單于下達的撤退旨意。然而,頭曼對于撤退的方向産生了疑問,并表示出對這一決策的擔憂。
伊稚斜聽到頭曼的質疑,憤怒地吼道:“你難道想分裂匈奴嗎?”
他瞪大眼睛,怒視着頭曼,仿佛要将對方吞噬一般。
頭曼卻隻是冷笑一聲,回應道:“大草原上的生存法則就是弱肉強食,我可不想成爲一個懦夫的附庸!”
他挺直身子,散發出一種堅定而自信的氣息。
兩人意見不合,氣氛變得異常緊張。他們彼此對視,眼中閃爍着怒火和不甘。最終,由于無法達成一緻,他們隻能選擇分道揚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離去。
伊稚斜率領他的部隊迅速消失在草原的盡頭,頭曼則帶着他的人馬漸行漸遠。這場分歧使得匈奴内部出現了裂痕,也爲未來的局勢增添了更多的變數。
經過數日激烈的龍城攻堅戰,這場戰役終于迎來了尾聲。戰火紛飛的龍城,如今已是一片廢墟,但勝利的喜悅卻彌漫在每個人的心頭。
韓信深知戰争并未完全結束,他緊急召集軍中高層将領們彙聚一堂,共同商讨龍城的重建計劃以及對匈奴人的追擊戰略。
夏侯嬰率先發言:“大将軍,匈奴人的主力尚未被消滅,此刻他們仍在頑強抵抗。尤其是鎮守狼居胥山的張耳将軍,處境十分危險。屬下願親率大軍追擊,與趙軍協同作戰,竭盡全力消耗冒頓和伊稚斜的有生力量。”
韓信注視着夏侯嬰,眼中閃過一絲贊賞之色。他微微點頭,表示同意,并囑咐夏侯嬰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決定出征的時機。
緊接着,秦子玉挺身而出,高聲說道:“大将軍,頭曼已向北逃竄至大青山。屬下請願率軍進山圍剿,定要将其徹底鏟除!”
韓信對秦子玉的勇氣和決心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回應道:“甚好!你與李左兵本就是同袍戰友,此次配合作戰必定默契十足。相信你們定能取得勝利!”
得到韓信的支持後,秦子玉迅速行動起來。他集結了十萬精銳之師,馬不停蹄地星夜兼程,一路北上直奔大青山。
頭曼率領着十萬殘兵敗将,躲進了大青山深處,企圖憑借地形優勢負隅頑抗。然而,他們面對的是士氣高昂、訓練有素的漢軍。
在長達一個月的艱苦戰鬥中,漢軍展現出了頑強的鬥志和卓越的戰術素養。最終,頭曼的軍隊無法抵擋漢軍的強大攻勢,隻得落荒而逃。
漢軍成功掌控了大青山,并在此修建了大量的烽火台,以加強對邊境地區的監控和防禦。這一舉措不僅鞏固了漢朝的疆土,更爲百姓帶來了安甯與和平的希望。
秦子玉帶領着軍隊,一路高歌猛進,打敗敵軍,勝利歸來。然而,當他回到龍城時,卻驚訝地發現大将軍府已經不在這裏了。經過打聽才得知,大将軍府已經離開了龍城,現在主持日常工作的是剛剛康複的曹參。
曹參見秦子玉回來,立刻取出了一份聖旨,并要求他接旨。秦子玉恭敬地接過聖旨,仔細閱讀起來。這份聖旨給他帶來了巨大的驚喜和榮譽:他被冊封爲落日郡王,可以建立自己的王府并擁有五萬大軍;同時,他還可以從征北将軍府的舊部中挑選一支人馬作爲自己的班底。
接着,聖旨中又提到了剩下的大軍的安排。這些大軍将被改編爲龍城衛戍軍,負責鎮守大青山後的祁連山地區,确保這片土地的安甯與穩定。
面對這樣的恩賜和使命,秦子玉毫不猶豫地接受了旨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謝。随着龍城會戰的結束,秦子玉的征北将軍府也自然而然地被取消了。原來的五位中郎将,則成爲了龍城的鎮守使,各自肩負起守護一方的重任。
曹參則以雁門郡王的身份坐鎮龍城,統一指揮五方鎮守使,成爲了漢國北方堅實的第一道防線。他的存在讓人們感到安心,相信在他的領導下,漢國北方将會保持和平與繁榮。
秦子玉僅僅隻留下了張羽以及風字營,接着便在龍城渡口停歇整頓。
荊安與楊英聽聞此消息後,連夜兼程趕回,表示願意誓死追随着秦子玉。
面對二人如此堅定的态度,秦子玉實在不忍心拒絕他們,隻好答應讓他們加入自己的隊伍。
不僅如此,董仲仁和吳志也來到了龍城渡口請求拜見秦子玉,并表示自願放棄自己的軍職,甘願以平民身份進入落日郡王府。
秦子玉實在想不出任何拒絕他們的理由,隻能點頭同意了。
于是乎,秦子玉決定在龍城渡口豎起旗幟開始招募士兵,沒過多久,他便成功召集到了五萬名士兵。
随後,他按照王府的編制規定,任命張羽爲安東将軍,率領一萬名風字營士兵;荊安被任命爲安西将軍,統領三千名醫護營士兵;董仲仁則成爲安南将軍,帶領一萬名林字營士兵;吳志擔任安北将軍,掌管一萬名山字營士兵;楊英獲封鷹揚将軍,并負責組建三千人規模的熱氣球部隊;而張濤則被冊封爲飛騎将軍,統率三千名飛騎。
最後,秦子玉還親自選拔并訓練出了一千名精英士兵,将其命名爲山字營。
山字營以百人戰爲入選門檻,是當之無愧的王府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