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烈焰包裹住他的身軀,仿佛将他與天地融爲一體。然而,令人驚奇的是,在這熾熱的火焰中,陳餘并沒有痛苦地掙紮或呼喊,而是顯得異常平靜和安詳。
虛空之上,原本穿着布衣的陳餘此刻展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
他面對着韓信,恭敬地拱手抱拳,誠懇地說道:“大将軍救命之恩,陳餘感激涕零,永生永世都不會忘記。倘若日後将軍或者将軍的後代需要幫助,隻需派人持此信物前來找我,陳餘及其子孫必定全力以赴,絕不推辭。這便是信物,請大将軍收好,我們後會有期!”
說完,陳餘将一枚古樸的青銅戒指抛給韓信,随後身形化爲一道耀眼的流光,迅速鑽入了茫茫大山之中。
就在陳餘離去之前,他留下了最後一道诏書:“奉天承運,趙王诏曰:冊封陳通爲趙國上将軍,統領全國二十五萬大軍。望卿等忠君報國,奮勇殺敵,保家衛國!”
随着話音落下,趙王的身影徹底消失不見。
趙王已逝,秦子玉目光冷冽地看向陳通,語氣平靜地問道:“上将軍,如今趙王已遭不測,你還要繼續頑固抵抗嗎?”
陳通雙眼布滿血絲,滿臉悲憤,毫不猶豫地高聲喊道:“衆将士聽令!漢國大将韓信殘殺我國君主,此乃血海深仇,不共戴天!吾等身爲趙國軍人,身負保家衛國之重任,豈能坐視不理?今日之戰,唯有以死相拼,方可告慰趙王在天之靈!報仇雪恨,雖死猶榮!”
他的聲音如同驚雷般在戰場上空回蕩,激起了趙軍将士們心中無盡的憤怒和鬥志。他們紛紛舉起武器,發出激昂的怒吼聲,表示願意追随陳通,與漢軍決一死戰。
趙軍将士們個個義憤填膺、怒不可遏,體内仿佛爆發出無窮無盡的力量,展現出超乎尋常的極限戰鬥力!
隻見陳通氣勢如虹地朝着秦子玉猛沖過去,但令人意外的是,他看似來勢洶洶,實則隻是虛張聲勢罷了。
當陳通快要接近秦子玉時,突然壓低聲音向其傳音道:“上将軍,請您行個方便,讓開通路,好讓我與大将軍一決高下。”
秦子玉聞言勃然大怒,斥責道:“你這樣做無異于讓趙軍的衆多将士白白送死啊!”
陳通無奈地歎息一聲,解釋道:“上将軍有所不知,此乃趙軍将士對趙國百姓的一種交代方式。若他們不拼死一戰,漢軍那些有功之臣又怎能得到土地和财物等豐厚賞賜呢?而如果漢軍衆将毫無傷亡,那麽大将軍該依據何種标準賜予獎賞呢?要知道,想要加官進爵、飛黃騰達,除了建立卓越功勳外,還必須有空缺的職位才行啊。”
秦子玉面對眼前的局勢竟然一時語塞,無話可說,但爲了整體利益着想,他别無選擇,隻能咬牙切齒地配合對方繼續表演下去。
刹那間,隻見秦子玉也使出渾身解數,傾盡全力釋放出自己的極限戰鬥力,毫不畏懼地朝着陳通徑直沖去,準備與其展開一場正面對決。
而此時的陳通因爲得到了整整二十五萬趙軍強大士氣和鬥志的加持,如虎添翼,實力大增。
沒想到僅僅隻用了區區三招,便輕而易舉地将秦子玉擊敗并擊落鳥下,就連他的坐騎朱雀,也受到了重創,不得不返回獸園休養。
緊接着,陳通氣勢洶洶地一路沖殺到韓信面前,眼疾手快地一把抓起懸停于半空中的趙王戈。當他緊握着趙王戈時,一股無形的力量瞬間湧入體内,使得自身戰鬥力驟然飙升。
韓信見狀,立即揮舞起手中那把威震天下的王劍赤霄,與陳通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激戰。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一時間難分勝負。
陳通用以命相搏、玉石俱焚這種不要命的戰鬥方式,讓所有在場的趙軍士兵都親眼目睹。
這些英勇無畏的趙軍們受到極大鼓舞,紛紛義無反顧地放下原有的防禦姿态,轉而采取同樣殘酷無情的以命換命戰術,奮不顧身地向着漢軍發起猛攻。
其實憑韓信的真正實力,完全有能力一舉擊敗甚至打落陳通,但不知爲何,他卻并未使出全力,隻是有意控制住局面,與陳通保持僵持不下的狀态。
韓信默默注視着那些正在戰場上舍生忘死、奮力拼殺的漢軍将士們,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深深的歎息。
他心裏很清楚,這場戰鬥早已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兩國交鋒,更确切地說,它已然演變成了一場徹頭徹尾的政治博弈。
對于漢軍而言,他們迫切需要通過立下赫赫戰功來獲取功名富貴、加官晉爵;而趙國這邊,則必須名正言順地拿出大量土地财物作爲貢品獻給強大的漢國。
而那些英勇無畏、壯烈犧牲的趙軍戰士們,則成爲了供應物資和貢獻品的中堅力量。畢竟普通百姓本無過錯,但擁有珍貴寶物卻可能招來災禍。失去強大武力作爲後盾的趙國貴族世家,自然也就喪失了守護家産産業的實力。
秦子玉凝視着混亂不堪的戰場,心中瞬間思緒萬千、煩躁不安。
然而,他并未陷入長時間的糾葛猶豫之中,而是迅速果斷地施展法術,召喚出一匹威猛雄壯的戰馬,毫不猶豫地疾馳沖向李左兵所處之地。
“傳達我的指令:銅面軍立即向傅雲集結靠攏!”秦子玉語氣堅定地下達命令。
李左兵立刻遵命行事,甚至親自負責墊後掩護。
秦子玉同樣忙碌不停歇,以雷霆萬鈞之勢擊潰了趙軍兇猛淩厲的沖鋒陣勢。
成功護送李左兵與傅雲會師後,秦子玉再次率領銅面校尉部隊前去支援李左車。
經過一場驚心動魄的激烈厮殺搏鬥,李左車最終也安全無恙地與銅面軍主力軍彙合。
銅面軍緊密團結協作,組成堅固防禦陣型,使得趙軍無論如何沖撞都隻能碰得頭破血流、傷亡慘重。
趙軍左翼面對銅面軍堅韌不拔地抵抗顯得束手無策,原本淩厲的攻擊節奏逐漸放緩下來。
趙軍大将眼見銅面軍已經成功構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當機立斷改變策略,僅留下一小部分兵力繼續與秦子玉糾纏,而将大部分主力調遣至中軍戰場。
中軍戰場的夏侯嬰寡不敵衆,難以抵擋對方強大的攻勢,迫不得已隻能向後方請求增援。
曹參觀察到戰局變化後,果斷決定留守一萬名将士鎮守營地,自己則親率四萬大軍火速奔赴中軍主戰場。
此時,漢軍左翼的銅面軍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對趙軍施加巨大壓力。
得到寶貴喘息機會的秦子玉毫不遲疑地下令給李左兵,要求他迅速組織人員全力營救受傷士兵。
傅雲焦急地詢問:“上将軍,中軍戰場厮殺正酣,我們是否應當調撥一部分軍力前去支援呢?”
秦子玉面露難色,但也别無選擇,隻好回答道:“你立刻召集一萬名銅面軍精英,随我一同趕往中軍主戰場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