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營地後,陳殇立刻向韓信彙報了章丘留人之事以及目前的局勢。韓信聽聞消息,深知形勢緊迫,毫不猶豫地開始調動兵力、部署戰略。此時,樊哙挺身而出,主動請求擔任先鋒部隊,率先進入城中。與此同時,灌嬰和夏侯嬰則積極籌備新的營地,以便妥善安置即将到來的扶風駐軍。
要知道,章丘身爲雍王章邯麾下的兩位上将軍之一,手握整整十萬雄兵。如此規模龐大的軍隊換防交接,絕對算得上是一項重大任務。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極有可能導緻雙方産生誤解,甚至破壞原本計劃好的和平換防局面。
考慮到事情的嚴重性和複雜性,韓信毅然決然地決定親自出馬,主持這十萬大軍的受降儀式。不僅如此,他還下令讓負責押送糧草的曹參暗自做好充分準備。倘若這些投降的士兵有任何異動或者企圖謀反的迹象,那麽曹參必須在第一時間果斷出手,迅速予以鎮壓,确保整個換防過程萬無一失。
章丘果然言而有信,并沒有出爾反爾。他在将扶風城放心地交予樊哙後,便與秦子玉一同率領着十萬大軍朝着新的營地進發。
站在高處的韓信,目光如炬,直直地落在那十萬因未知命運而顯得有些忐忑不安的士兵身上。
他深知要想真正收服這十萬降兵,必須先建立起他們對漢軍的信任和忠誠。
于是,他毫不猶豫地高聲喊道:“我需要從你們中間挑選出兩千名英勇無畏之人,加入我的親兵校尉。現在,便是選拔之時!聽我号令:全體都有,跑步,走!”
話音剛落,仿佛一種無形的力量瞬間傳遍全場。
那是一種深深烙印在每一個軍人靈魂深處的紀律性和服從性。無需過多言語,十萬将士們立刻行動起來,邁着堅定的步伐,如同一股洪流般向前奔去。就連章丘本人,也毫不例外地緊跟其後。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二十分鍾後,隻見章丘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地沖在最前方。而在他身後,則是一群同樣奮勇争先、不甘落後的戰士們。
眼見時機已到,韓信當機立斷,命令最前面的兩千人單獨列成一隊。
緊接着,其他士兵則在軍官的引領下有序地進入了嶄新的營地。
這場别具一格的選拔,不僅展示了漢軍強大的組織能力和高效的執行力,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減輕了十萬降兵對于漢軍的抵觸情緒。
原本心中充滿疑慮和恐懼的他們,開始逐漸認識到漢軍并非傳言中的那般可怕,或許還有更多值得期待的未來等待着他們去拼搏、去奮鬥。
經過一番忙碌後,終于成功地安置好了那十萬投降的士兵。韓信稍作休整便開始着手安排下一步計劃:他首先命令秦子玉負責訓練并磨合銅面親衛這支精銳部隊;接着又召集了數位經驗豐富的軍司馬,分别給他們分配了一萬名降兵,并要求将這些降兵打散後編入各個隊伍以增強整體實力。甚至連剛剛上任的陳倉守将彭越也得到了一萬名士兵作爲補充。
當其他人都滿心歡喜地離去時,韓信注意到俘虜營裏還剩下兩萬名士兵。于是他毫不猶豫地從銅面親衛中挑選出一千名身經百戰的老兵,并以此爲核心精心組建起一支兩萬人規模的扶風軍,準備交由陳殇統領指揮。
與此同時,章丘等人則被編入銅面親衛序列,佩戴上象征着榮耀和責任的青銅面具。章丘依靠自己過人的勇武和果敢表現迅速在隊中立穩腳跟,并在一次重要的比試較量中脫穎而出取得優異成績,因此順利晉升爲都尉軍銜。
漢軍幾乎未費吹灰之力便攻克占領了扶風城這座戰略要地,而章氏家族的嫡系一脈也順勢改變立場歸順漢王,但這一切卻給章氏旁系分支帶來可乘之機——他們企圖借機取代章氏嫡脈成爲家族新領袖。
駐守廢丘的章山宣布七房取長房而代之,自動接手章氏嫡脈的位置,自号廢丘王,拒不承認漢國的正統地位,堅定不移的支持西楚霸王。
廢丘王章山積極籌備軍事力量,決心與漢軍展開一場生死決戰。
韓信則持續調動軍隊部署,命令新任軍司馬陳殇率領軍隊前往陳倉接替防守任務,并派遣彭越帶領其所屬部衆趕往扶風城集合待命。
十日之後,韓信集齊各路将領和兵力:樊哙、周勃、灌嬰、夏侯嬰、彭越、曹參、呂澤等諸位大将統率着三十萬雄師,矛頭直接指向廢丘。
年輕氣盛的廢丘王章山毫不畏懼,親自率領五萬精銳大軍進駐位于廢丘西南部的銅山地區。
章山選擇在道路中央安營紮寨,并依靠地形優勢堅守陣地。
韓信考慮到需要讓新舊部隊相互配合默契,于是決定讓各支部隊輪流上陣作戰,通過攻打銅山上的守軍來鍛煉隊伍。
經過連續十天激烈交戰,漢軍折損了八千士兵,但廢丘王章山一方僅有一萬人傷亡。這使得章山逐漸産生了驕傲自負的心态。
韓信端坐在營帳中央,眼神犀利地掃視着在座的将領們。他直截了當地開口問道:“諸位将軍,曆經這十日鏖戰,爾等麾下士卒訓練成果如何?”
帳内諸将齊聲回應道:“回大将軍,我等所部已能如臂指使,軍令如山!”
衆人聲音洪亮,氣勢如虹。
其中,以秦子玉率領之銅面親衛表現尤爲突出,他們不僅軍紀嚴明、攻守兼備,更在實戰中展現出驚人的默契與戰鬥力。
韓信滿意地點點頭,但表情依舊嚴肅認真,他沉聲道:“眼下戰局關鍵,若能一舉攻克廢丘,則雍國必亡無疑。此役關乎大漢國運,隻許勝不許敗!因此,這銅山一戰至關重要,我決定交由彭越将軍負責統兵指揮。”
彭越聞聽此言,立刻站起身來,抱拳施禮,慨然應諾道:“承蒙大将軍信任,末将必不負所托,誓破敵軍!”
樊哙等其他将領見狀,雖然心有不甘,但深知韓信用兵如神,如此安排必有深意,于是紛紛表示擁護,無人再行争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