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項羽率領各路諸侯組成的聯軍浩浩蕩蕩地開進了鹹陽城。
一時間,整個城市陷入混亂之中,各方勢力紛紛蠢蠢欲動,局面變得難以掌控。
項羽深知此時形勢嚴峻,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更大的動蕩。
他緊急召見範增,一臉凝重地詢問道:“亞父啊,依您所見,這西秦是否已經被消滅殆盡了呢?”
範增摸了摸胡須,笑着回答道:“上将軍,如今楚軍成功進駐鹹陽,并且牢牢掌控着帝王宮殿,如此看來,西秦應當算是覆滅了吧!”
然而,項羽卻并不這麽認爲,他憤怒地駁斥道:“亞父所言大謬不然!那暴君的子孫後代依然在世,秦國的宗廟香火也未曾斷絕,又怎能輕言滅掉了西秦呢?”
範增聽後心中一驚,他明白眼下時局剛剛穩定下來,百姓們渴望過上安定的生活,實在不宜再起刀兵。
于是,他勸解項羽道:“上将軍,赢子嬰已然失去所有支持,且主動歸降于我軍,若将其處死非但無法樹立威信,反而會破壞我們一直以來遵循的道義準則。”
可惜項羽并沒有聽從範增的勸告,執意要殺掉赢子嬰,并縱火焚燒鹹陽的帝王宮殿,以此洩憤。
項羽點燃的熊熊烈火,猶如一頭兇猛巨獸,張開血盆大口,無情地吞噬着一切。這場大火持續不斷,仿佛要将整個世界都焚燒殆盡。
它肆虐了整整三個月之久,使得西秦曆經兩千餘年所積累下來的繁華與輝煌,盡數化爲灰燼,隻留下一片令人觸目驚心的焦土。
此時此刻,位于灞上的沛公軍大營内氣氛凝重,沛公面色蒼白,心有餘悸地歎息道:“真沒想到啊!上将軍竟然如此剛烈勇猛,一舉滅掉西秦,而且做得這般決絕徹底。”
然而,一旁的張良卻冷靜沉着地分析道:“沛公啊,上将軍此舉固然可畏,但也正是我們的大好時機來臨之際呀。”
項羽在鹹陽的廢墟之上,築起一座高聳入雲的封禅台,以此彰顯自己無上的權威。他自稱爲西楚霸王,并召集各路英雄好漢前來會盟。
在這個盛大的儀式上,項羽封賞群臣,其中沛公被冊封爲漢王,英布獲封九江王。而那曾經屬于秦國核心地帶的關中地區,則被分割成三份,分别賜予章邯、司馬欣以及董翦三人,讓他們各自建立起自己的王國。
項羽緊接着下達命令,責令所有諸侯王務必于一月内回歸各自封邑,并着手重建社會秩序、複蘇地方經濟以及安撫民衆情緒等事宜。
漢王則率領着整整三十萬雄師勁旅進駐漢中地區,由此踏上充滿艱辛坎坷的開國征程。
漢軍将士手持鋒利兵刃,高舉正義大旗去征讨暴虐無道之人,沒過多久便使得社會秩序得到有效恢複,人民生活重歸安甯穩定。
張良向來深谙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的道理,所以特意前去找尋秦子玉。
待到二人酒酣耳熱之際,張良方才一臉嚴肅地開口道:“子玉啊,如今咱們漢國不僅秉持着公平正義,而且還擁有一支強大威猛的軍隊,可以說已穩穩立足于這天下之間。若選擇進軍,則有望吞并八方疆土;倘若決定退守,亦能守住一方天地。而我一直都是憑借智謀策略安身立命,我現在的成就已然登峰造極,再增一分就會有不測之禍,也是時候該離去啦。”
秦子玉疑惑不解地詢問道:“莫非大司馬您希望我随您一同離開不成?”
張良輕輕擺了擺手,然後神情凝重地回應道:“後續的戰争殺伐,恰似昔日戰國群雄逐鹿那般激烈殘酷。而法家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且根深蒂固,此時此刻正是兵家思想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機呀。”
張良緩緩地從懷中掏出那本被視爲珍寶的《太公兵法》,小心翼翼地将它遞給了眼前的秦子玉,并苦笑着自嘲起來:“黃石公老前輩對我充滿期待與信任,但我卻未能讓這部珍貴的兵書綻放出應有的光芒。今日将其贈予你,隻盼能尋得真正适合的傳人,不辜負前輩的期望。”
秦子玉雙手接過《太公兵法》,神情莊重嚴肅,仿佛手中捧着的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與使命。他鄭重點頭,表示一定不負所托:“大司馬請放心,我定當竭盡全力讓此書中的智慧得以傳承并發揚光大。”
看到秦子玉如此堅定執着,張良心中倍感寬慰,臉上露出釋然的笑容:“有你此言,我便安心許多。賜予你三月時間研讀此書,三月後需尋找下一任有緣人繼續傳承。”
秦子玉颔首示意明白,然而腦海中突然浮現出嬴無雙和牛大膽的身影,不禁心生一念,開口詢問道:“大司馬,我與嬴無雙、牛大膽三人情誼深厚如同親兄弟一般,不知可否一同參悟這本《太公兵法》呢?”
張良微微思索片刻後回應道:“在此期間由你負責保管此書,自然有權作主。待到新的傳承人現身之時,《太公兵法》自會尋覓明主。”
語罷,張良似乎想起了什麽,緊接着補充說道。
得到答複後的秦子玉心情愉悅,嘴角微揚。
随後,張良以思念故鄉、難以割舍爲由向漢王提出辭别之意。
漢王是一個情深意重之人,他不僅賜予張良豐厚的金銀财寶和壯觀的儀仗隊,護送他榮歸故裏,更是鄭重地承諾會一直保留着大司馬這個重要職務等待張良歸來。
這份深情厚誼令衆人感動不已。
在南鄭東北部的十裏長亭處,秦子玉親自前來送别張良。
兩人依依惜别之後,秦子玉便向漢王禀報,表示自己要閉關修煉一段時間,并以此爲由請求辭去前軍司馬一職。
盡管漢王對秦子玉極力挽留,但見其去意已決,最終也隻能無奈地點頭應允。
随後,漢王任命夏侯嬰擔任新的前軍司馬,負責繼續鞏固地方勢力、整編訓練大軍等事務。
而秦子玉則與另外兩位友人一同踏上了前往峨眉山的征程。
他們在山上尋得了一處清幽甯靜之地,築起簡陋草廬居住其中,開始全心全意地鑽研《太公兵法》。
在這片遠離塵嚣的環境裏,秦子玉等人心無旁骛,沉浸于書海之中。
他們日夜苦讀,用心領悟着這部古老兵書中的智慧和策略。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不知不覺間,他們的學識和見識都得到了極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