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點整,線上線下同步開放認購通道。
林子泰結束演講,沒有像其他路演人,一邊開放認購通道,還一邊慫恿投資人。
魔勁的優勢很明顯,近乎壟斷國内的功能性飲料市場,已經開始發展國際市場,而且初具成效。
缺點也很明顯,單一的營收方式,一切優勢都建立在市場沒有同類競品的前提。
利弊各半,這些需要投資人自行判斷,畢竟沒有完美的事物,投資就需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一旁的記者們,見到林子泰走下講台,立即簇擁而上,争相采訪,隻是還沒有靠近林子泰,就被安保人員攔在人牆之外。
隻能一個個高舉話筒,群情激動,大聲高喊:“林總,現在方便說幾句嗎?”
林子泰想了想,來到他們的面前,臉上露出笑容:“現在還挺方便的。”
“我是财經網的記者,請問林總,國内财經專家的預測,您是否有所耳聞?”
林子泰說:“最近一直在忙着IPO,沒怎麽關注外界消息,他們都說什麽了?”
“業界專家普遍認爲,魔勁飲料IPO倍率最終隻有10-12倍,就算大膽點猜測,也不會超過十五倍,對此您怎麽看?”
林子泰看向不遠處,排起長龍的認購通道:“我一直相信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
隻是這個答案,記者并不滿意。
另外一位接過話茬:“林總,您好,我是南方經濟網的記者,那您覺得,魔勁四次路演結束,最終凍結倍率能達到多少?”
林子泰嘴角帶笑,不假思索:“我覺得最終凍結資金不會低于24倍。”
記者們驚愕,随即露出笑容。
不愧是林子泰,天生流量體質,總能給他們制造一個大新聞。
他們也不在乎合不合理,隻要是林子泰說的就行。
衆人又陸續詢問幾個問題,最終心滿意足的離去,因爲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素材。
沒有争議,何來流量,紙上的新聞學,跟現實的新聞學,完全是兩門學科。
轉眼來到了上午的11點10分,段雲興奮地來到會場的休息間。
就在剛剛總部發來數據,完成第一個小時線上線下認購資金的統計。
目前達到821.57億,超13.67倍,比他們預期還多了3.67倍。
按照以往路演情況推斷,在48小時後京城站的最終資金倍數,會達到第一小時認購資金的2.2倍左右。
也就是說,魔勁在京城站的路演,最終所凍結的資金,極有可能達到認購資金的30倍以上。
林子泰露出笑容:“段經理,把消息公布出去吧,實時更新認購數據。”
段雲急忙點頭,頓了頓又問:“林總,市場反應如此良好,我們要不要适當的調試發行價格?”
“等京城站認購結束,看看具體情況再說吧。”
林子泰沒有拒絕,因爲企業路演時,如果投資者反饋良好,認購數量較多,是可以适當上調發行價格。
這不算是坐地起價,因爲他們以97元的價格,把内地三城的發行權,全部給中銀承包,無論上調多少都是中銀的額外收益。
這麽做,主要是爲了對得起首站認購的投資者,讓他們還沒有中簽,就已經有一種盈利的感覺。
同時也能讓後來者有危機感,下一站可能再次上調價格,從而選擇積極認購。
雖然最低認購1000股,但投資者爲了增加中簽的幾率,認購幾萬股,幾十萬股也是常有的事。
假設中簽一萬股,發行價上調0.2元,代表要多繳納兩千塊,十萬股是兩萬塊。
不僅如此,追漲殺跌的從衆心理,幾乎适用于任何情況。
如果京城站認購超30倍,打了業界專家學者的臉上,下一站卻不上調發行價格,容易讓投資者心有顧慮。
是不是這家企業有什麽問題,所以在市場反饋良好的情況,依舊保持原價發行。
綜合種種情況,企業在IPO時,如果市場反饋良好,上調發行價,比不上調好。
與此同時,線上的直播平台,在直播間的左上角實時更新認購資金。
陡然出現的11位數,第一位數還是八,直接直播間的網友幹蒙。
一小時認購資金超過八百億,認購倍率達到驚人的13.67倍。
第一個小時就超13倍,最終明顯就是奔着30倍以上去的。
這他媽是一家實體企業IPO該有的數據嗎?
實體企業畢竟不像互聯網企業,無法給産品賦能,也講不出太好的故事。
在産品不加價的前提,每年的銷售額,以及總營收幾乎一眼就能看到頭。
如果市場穩定,那麽今年賺100億,明年最多就賺110億,後年估計也差不多。
無法像互聯網企業,今年虧損十億,明年暴賺100億,哪怕明年也虧了,但後年說不定能賺。
有期待感,可以發揮想象力,因爲不知道未來,所以可以近乎無限的透支潛力。
例如曾經外賣行業的千團大戰,那幾年每年燒掉幾百億,而最終活下來的就可以開始收割商家、騎手和顧客。
一家實體企業能這麽受到投資者追捧,放眼全球,也隻有那麽幾家跨國壟斷性巨頭才能辦到。
無數還在觀望的投資者,得知消息,發了瘋似的,帶着大量資金殺入中銀證劵。
剛要點擊确定認購股票,卻又想到,抱着跟他們同樣想法的人,應該不少。
因爲企業IPO路演時,每一站的認購倍率越高,那就代表中簽的幾率越低。
雖然下一站可能會上調發行價,但相應的,中簽幾率也會變高。
内地三城,每次隻發行6400萬股,但香江一地就有1.28億股。
無數投資者在節省成本,與提高中簽率之間,矛盾的渡過了兩天。
9月6日,林子泰帶領團隊回到魔都,籌備第二場路演。
同時,中銀投資也對外公布,京城站的募資情況,首站路演,凍結資金高達1952.23億,認購倍率達32.46倍。
金融界集體噤聲,無數專家沉默,當初預測15倍都被說是嘩衆取寵。
現在32.46倍,這他媽誰能想得到,這一家實體企業IPO該有的數據?
彷佛間,他們好像回到了幾年前,那段被林子泰支配的歲月。
林子泰做多原油,原油就漲了,林子泰做多黃金,黃金就漲了。
那些年,那些跟他做對手盤的經理,要麽跑路了,要麽跳樓了。
時至今日,他雖然不再混迹金融界,但餘威猶在。
金融專家們不敢再指指點點,同時也悄悄關注接下來幾場路演,打算找個合适的時機,認購大量股票。
因爲路演認購倍率不像實體企業,那麽上市當天的漲幅,肯定也不像一般的實體企業,隻有三四十個點。
穩賺不賠的商機,肯定要悄悄進行,多一個人,他們中簽的概率就要降低一分。
9月7号下午,
中銀在魔都站的負責人蔡敬忠,他找到林子泰,希望上調股票的發行價。
建議上調至99元每股,一次性調高0.525元,如果太低,對不起現在的行情。
林子泰想了一會,沒有同意,一次性上調0.525元太多,還是暫時上調至98.8元。
後續還有羊城站,以及香江站,他們需要預留發行價調整的空間。
發行價是兩位數,還是三位數,感官上是有明顯的不同,沒理由錢都讓股票的發行商賺了,罵名卻由他們來背負。
一般投資者,根本不會想那麽多,隻會認爲坐地起價是林子泰的不對。
蔡敬忠勸說無果,也隻好同意。
上市企業與股票發行商,一直處于一種共轭父子的關系。
企業強,發行商就弱。
企業弱,發行商就強。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魔勁在雙方合作的地位中就是爸爸。如果把他們甩掉,振臂一揮,大把願意當兒子的發行商主動請纓。
中銀投資雖然強,但蔡敬忠無法代表整個中銀,可林子泰卻能代表整個魔勁。
在面對林子泰時,他們隻能提出建議,采納與否還是要以林子泰想法爲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