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這次要拯救的并不是人類文明,又或者因爲環境使然,人類進化成了别的樣子。不論如何,一個走到了末世的文明,科技水平應該都不算太差吧。
她默默想着,努力忽略越發降低的體溫。
除非這世界的星球是方形的,否則人與遠處标志物的實際距離永遠比看起來要遠。至于有多遠,那取決于這個星球有多大。郁笛邁着小腳走了大概兩個多小時,随着持續不斷的運動,她的體溫稍稍回升了一些,也不再蹒跚。
與目的地離得近了,她才看清楚,原來死去的母親所看的并非什麽山巒,而是正三棱錐型的黑色建築群。它們的底部因着地面的反射微微發灰,頂端則近乎與天空融爲一體。這些建築表面非常粗糙,遍布無數密密麻麻的凹陷,仿佛是一座專爲光線建造的牢籠。
她沿着外圍尋找入口的蹤迹,終于在兩座金字塔之間的凹陷處看到了一圈不起眼的縫。她拂開覆蓋在上面的冰渣,露出了一扇堅固的圓形皮質門來。門上沒有任何可以抓手的地方,她試着推了幾下,并沒能推動。
溫度還在繼續下降,本就黑暗的天空愈發陰沉,怒号的冷風在建築群之間穿梭着,卷起一地灰白。若是再不能找到能夠避寒的地方,郁笛絕對會凍死在這兒。
可這該死的門開不了,也敲不動,她折騰了許久,也沒等來什麽人将她帶走。她隻能暫時放棄想點别的辦法。
她拈起幾粒冰渣在指尖搓了搓,留下一抹潮濕。凝結的水因體溫而融化,剩下的白色球形結晶看起來與沙子相似。郁笛走到稍遠一些的地方,試着往下挖了挖,被掌心溫度融化的冰渣在極寒下又重新凍住,形成了一個深坑。
原先這些冰渣隻是彼此堆疊在一起,經過“加工”後,形成的結構還更加牢固些。郁笛給自己挖了個雪洞,一邊高一邊低,還在上面留了個通風的洞。狂風雖還在肆虐,在雪洞裏卻比外面好太多了。郁笛的手腳幾近凍僵,肚子也開始叫喚,發出抗議的聲音。
爲了保證體溫,她隻能暫時忍着饑餓繼續保持運動,期待之後這裏的氣溫能稍微升高一些,或者有人能發現脆弱的她。
“有信息傳輸麽?”她哆嗦着問系統。
似乎是因着之前二維化時,她對世界規則的理解力與運用能力上升了不少,傳輸時,她并沒有被拉進意識海。幾段連續的畫面直接出現在她的腦中,爲她展示着這個世界衰落的原因。
說來,也是不幸。這顆星球所在的星系,原本非常穩定,這裏和郁笛的家園一樣,在冰與火的戰争之間逐漸演化出了生命。若是沒有變故發生,在時間的堆積下,這裏本應也能誕生輝煌的文明,可意外比明天來得更快。
毗鄰星系的中央恒星坍縮成超大質量黑洞,在吞噬了它周圍的所有物質之後,開始接近這顆星球所在的星系。
說接近也并不然,隻是原本二者之間的距離足夠遠,不會相互影響,但坍縮後,那塊區域引力範圍變大,使得本星系整體都受到了影響。外圍的行星運行軌迹逐漸扭曲,長半徑越來越長,短半徑越來越短,它們的環繞速度産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最外圍行星的公轉周期已經拉長到了以百萬年來計數。
這顆星球的環境逐漸變得極端,每一年中有十分之一的時間是在沸水中度過,三分之二的時間則是在極寒中度過。可即便世界隻給了它這麽短的時間,這裏的生命還是存活了下來,一邊适應愈發兩極化的環境,一邊茁壯成長。
直到它們可以開始利用環境、改造環境,成爲“他們”。
可不論如何努力,他們并沒有找到逃離的方法。本星系開始解體,時間流速變慢,他們的文明即将走到盡頭。
郁笛默默看完被壓縮的曆史,在心裏歎了口氣。是天不讓人活麽?似乎是。可這一切的發生,不過是所有過去發生的事件堆疊而成的結果,其中每一個将他們推向末日的事件,都不過是巧合。若鄰星早些坍縮,或許這裏的文明還來不及誕生;若本星系的質量再大些,或許就可以不受黑洞影響。
這樣的世界并非因人類自己而走向毀滅,千言萬語,不過歸作二字:天災。
郁笛想到了程蝶。
或許是因爲借用了别人的身體,她的手腕上并沒多出個紅繩來。根據前兩次的經驗判斷,程蝶若是也來了,有可能會在人群之中。她是一定知道自己存在的。這個世界的人類八成也是生活在地下,處于相對密閉的環境中,若是她在地下找不到自己,說不定會把那該死的皮門打開,往地上瞅瞅。
當然,指望這個是不靠譜的。郁笛并不知道程蝶追蹤自己的方式,若是出了什麽岔子沒來,她難不成要一路挖洞挖到人類麽?
等溫度稍回暖,她還是得回到那扇門附近,想辦法把它撬開,或引起底下人的注意。
經曆了這麽多世界,郁笛最不缺的就是耐心。她聽着風看着雲過了一夜,氣溫終于停止下降了。用作通氣的孔洞上覆蓋了一層薄薄的冰,極其微弱的光線從外面透了進來。
郁笛活動活動僵硬的身子,從雪洞中爬出去。原本漆黑的天空隐隐有些發灰,狂風止歇,這似乎就是白天了。
她回到那扇門前,搓搓手,用挖雪洞的方式将門周圍的地面給弄出了一個大坑,原來這扇門并非緊貼地面而存在,它更像是個煙囪的頂端。可這“煙囪”的圓柱部分與門依舊是同樣的材質,并不能敲響。郁笛繞着它看了一會兒,張嘴便開始啃那皮質的邊沿。
初生的牙齒并不十分堅固,但在她連咬帶摳,加上用冰渣融化後的沙礫摩擦後,終于有了效果——它翹起了一個小小的邊。
今日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