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熊文燦不是一般人。
在前世曆史上,他在擔任福建布政使期間,力主招降時爲海盜的鄭芝龍。
并且在福建大旱,民不聊生的時候,聽從了鄭芝龍的建議,鼓勵災民前往台灣墾荒屯田。
雖說那個時候他的做法助長了鄭芝龍的勢力,但也客觀上促進了移民台灣的進程。
現在就讓他負責台灣之事,也是恰如其時。
朱由校在禦案上奮筆疾書,很快就把诏書寫好了,轉頭交給張昶,緩緩說道:
“你待會把這個诏書送到内閣,待内閣讨論後推行。”
張昶聞言立馬接過诏書,放入袖口,手中拿着孫元化的題本,望着朱由校道:
“陛下,那奴才繼續念?”
朱由校聞言點點頭,也不再多言語,繼續在龍椅上背靠椅背閉目養神,聽張昶的誦讀。
“臣十月初抵達澳門,此地原本是我大明地界,正德年間葡萄牙人自西洋至此,先是屢次侵犯我大明疆界,最後被我大明屢次擊敗。最後在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商人托言船隻因大風觸礁破裂,貨物全部被水打濕,請求借一塊地方晾曬貨物。
廣州海道副使汪柏行見狀也同意了,沒想到葡萄牙人得寸進尺,最後以每年白銀五百兩,在澳門借住了下來。
從此葡萄牙人甚至西洋人開始在澳門聚集,從最開始的僅篷累數十間,後因工商牟利,逐漸運磚瓦木石爲屋,範圍越來越大,等現如今臣入港的時發現港口船隻甚多,遮天蔽日,甚是繁華。”
朱由校自然知道葡萄牙占據澳門的故事,但是他聽着五百兩一年的時候,連連搖搖頭,甚是不滿。
他本就不想給葡萄牙租這塊地方,這與後世的租界有啥區别。更别說現在租地費用居然這麽少,居然隻有區區五百兩,葡萄牙人打發叫花子呢。
想到這裏,他的心情頓時差了許多,但張昶的誦讀還在繼續。
孫元化寫完澳門的由來以後,随即又開始講解其在澳門的所見所聞。
作爲葡萄牙在中國的重要據點,澳門可算是歐洲來中國做生意的必經之地。
其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因此本地魚龍混雜,人員衆多,無論是傳教士,還是西洋人還是漢人都有很多,甚至連天竺、日本、暹羅人都有。
根據他所了解的信息,去年澳門還統計過戶籍。
現在澳門的葡萄牙人有将近五百人,另外還有四百餘人信仰西教的漢人。
但這些人并不占澳門人口的大多數,占大多數的是在這裏打工謀生的漢人,有将近一萬多人。
除此以外,西洋人還有五千多人奴仆,這些奴仆許多皮膚黝黑,很像唐朝時期昆侖奴,還有些奴仆則是西洋買的天竺、占城、高棉等人。
澳門看起來真的是魚龍混雜,朱由校以前對澳門的了解也僅限于前世的課本,他沒想到澳門居然有這麽多人。
隻是這麽多人,不知道該怎麽管理,不過随後孫元化很快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回答。
孫元化說雖然朝廷把澳門“租”給了葡萄牙,但并不是沒有派人管理。
相反根據他親自察看,發現廣東布政司對澳門采取“建城設官而縣治之”的方針。即設置管理澳門的機構和官吏,制定有關法規,嚴加軍事防範,派遣政府要員巡視。
廣東布政司在澳門設有提調、備倭、巡緝等官員,這些官員統稱“守澳官”這些人都要在澳門駐紮,辦公。
同時澳門的斷案、刑法等事,則是由廣東香山縣縣令兼管,一般負責編查澳門中外居民的保甲戶口、核準澳中房舍的修建拆毀、征收澳内村民田賦及葡人地租、審理中外居民之間的民事及刑事案件、發布各項行政命令、緝解内地逃犯、查驗出入港口船隻等等。
這些事務可謂是紛繁複雜,但由此可見澳門還在大明的掌控之下,這也讓朱由校沉悶的心情好上了不少。
但這種好心情并沒有持續多久,孫元化很快就給朱由校彙報了一個很壞的消息。
根據當時葡萄牙人與大明的協定,葡萄牙是隻有居住權,沒有軍事權,因此如果不經過大明朝廷的允準,是不能擅自修築軍事公事的。
這一點孫元化自然是很是清楚,但他進入澳門港口以後,就發現葡萄牙人在澳門南灣港口附近,修建了的伽思欄炮台和南環炮台。
除此以外,他們還在澳門媽閣廟、修建了能控制澳門東部海域、控制北灣的小炮台,并于去年完成北起大炮台山麓、東抵伽思欄炮台附近海濱的一段城牆。
當孫元化問詢當地縣衙衙吏的時候,葡萄牙這麽做有沒有經過允許的時候,當地衙吏含糊其辭,顧左右而言他。
直到他詢問了當地的傳教士才知道,這是葡萄牙人私自修建的,并沒有知會明朝官府。給出的理由居然是爲了防備西洋紅毛夷。
這些紅毛夷正在與葡萄牙、佛朗機交戰,目前他們已經在爪哇建立了據點,船隊也頻繁入侵南海。因此爲了防止紅毛夷侵擾澳門,他們才未經允準擅建城牆和炮台。
朱由校自然知道紅毛夷是哪裏,不就是荷蘭人嘛。他也知道荷蘭人明年就會來到澳門,到時候與澳門的葡萄牙人必有一戰。
但不管理由是啥,他們這麽做法都嚴重違反了朝廷的規定,朱由校想到這裏,不禁開始思量,這方面貌似會有文章可做。
“好了不用念了,剩餘的朕自己看吧。你現在把剛才朕寫的诏命送給内閣,給劉一燝等人說一聲,就說朕聽說葡萄牙人給的澳門租金隻有五百兩,這個數額着實有些少了。
并且這個葡萄牙人隻是生意那也就算了,但他們現在也太膽大妄爲了,居然私自建造炮台,修建城牆,這麽做把朝廷放在了眼裏嗎?這件事讓内閣議一個章程出來,随後報給朕。”
張昶見狀不敢怠慢,當即把孫元化的題本恭敬地放下,随即躬身退下送信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