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在張嫣的盡心服侍下起床,簡單吃了個早餐後,便匆匆上了龍攆前往奉天殿,今日是上早朝的日子。
自他登基以後,各項制度也趨于完善穩定,按照舊每逢三、六、九早朝,這個制度也被朱由校沿用。
今日的早朝還比較重要,因爲經過将近一個月的争論,内閣兩位閣臣、六部三位尚書人選的候選名單也終于确定了,今日就要在早朝上公布,以示衆望。
看到龍攆到了奉天殿後,禮官随即便開始奏樂,錦衣力士撐五傘蓋、四團扇,從東西兩側登上丹墀,立于禦座後左右,随後朱由校登上了丹墀台陛,于禦門金台安坐。
見皇帝入座,下首的兩排高大的大漢将軍,在禮官囑咐下開始鳴鞭。鴻胪寺官員也開始傳唱“入班”,招呼大臣分左右文武兩班走進禦道入朝。
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東上”,行一拜三叩之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衆愛卿平身。”
這一套流程朱由校現下不知道經曆多少遍了,他也從最開始緊張到現在的鎮定自若,稀松平常。
看到衆人已定,他身旁的魏忠賢也輕咳了一聲,随後向前走了幾步,大喊道: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這時就見内閣首輔劉一燝輕咳一聲出列,他拱手而拜,随後說道:
“陛下,之前經陛下旨意,廷推内閣與禮、吏、兵部尚書人選,最後進六部九卿廷推,已将候選名單選出。内閣、禮、吏、兵部事務衆多,臣請陛下早下诏書,确定人選,以安人心。”
劉一燝此話一出,沈灌、葉向高聞言立刻附議,這種事情确實應該早下決斷,不能拖延。
内閣經過廷推篩選,确定的候選人有四人,分别是:
第一個是前禮部侍郎朱國祚,此人是萬曆朝的狀元,萬曆二十六年,任禮部右侍郎,攝理部事,擁立皇儲朱常洛,最後被萬曆皇帝罷黜,一直閑賦在家。
光宗朱常洛繼位後,本想啓用他,但因光宗很快去世就沒用,現在增補内閣,就由劉一燝建議請他入閣。
第二個便是現任吏部右侍郎朱國祯,之前在江南爲官的時候,就提出過均田均役,并且屢次向内閣上書,闡述賦役不平之弊,提議計畝定役。
後被徐民式采納并應用,在葉向高的支持下,最終在江南得以實施均田均役,打擊了大族豪強,但他一直身體不舒服抱恙,于是萬曆朝就退休回家養病了,直到光宗即位,又把他請了回來,擔任吏部右侍郎。
第三個人是都察院大佬孫承宗,先是跟楊漣等人在護駕的時候有功,後又爲朱由校經筵老師,甚是受朱由校信任,最後爲了在京畿地區推行均田均役,被提拔爲右都副禦史,專職負責均田均役之事。
上個月增補閣臣,劉一燝就推舉葉向高入閣,原本衆人覺得孫承宗提拔太快了,又沒有在六部内任過高職,因此不怎麽同意。
但劉一燝說了一個衆人無法拒絕的理由,便是皇帝以内閣中無人知兵的理由,讓英國公張維賢入了軍機處,而孫承宗恰好知兵,如果入了内閣豈不是更好跟張維賢抗衡。
不然軍機處就沒有知兵的文臣了,這麽一說衆人也接受,再加上孫承宗這個人素有威望,因此順利被廷推進入了名單。
前面三個大多是劉一燝推免的,最後一個便是沈灌提議的,兵部右侍郎張至發,齊黨成員,此人與其他諸人相比,較爲年輕,爲萬曆二十九年進士(1601年),曾任光祿卿。
在任期間精核弊端,多所厘正,更重要的是他跟沈灌是舊識,在沈灌自絕于齊楚浙黨後,他是少數幾個支持沈灌的,因此沈灌也投桃報李,提議支持他入内閣。
聽到劉一燝這般言語,朱由校點了點頭,今日不就是爲了這事嘛。
于是他給了魏忠賢一個眼神,魏忠賢立刻領會,恭敬的從案牍上拿出一個诏書,随後走上前面向朝臣大聲朗讀起來。
“國家艱難,朕夙興夜寐以求良才,内閣國之重地,所用之人不可不察,朕特命群策群力,推舉良才。
現經六部九卿廷推選,上達天聽,朕從中擇才,選命右都副禦史孫承宗、吏部右侍郎朱國祯爲晉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
“臣爲陛下賀!”
這四個人都是六部九卿廷推出來的,無論選誰都不會反對。隻是現在聽到這兩個人的名字,大家心裏暗暗心驚,看來劉一燝這個首輔位置算是穩坐泰山了。
這二人都是劉一燝推舉的,既然被皇帝任命爲内閣輔臣,那現在内閣五人中,劉一燝獨大了,葉向高跟沈灌都不能與其争鋒。
于是有人悄悄看向葉向高,隻見葉向高穩坐釣魚台,毫無表情,感覺此事與他無關一般。
“這二人忠心輔國,即日起入閣議事。”
“遵旨。”
這兩個人選朱由校也想了好久,他其實很想把沈灌的人張至發也拉入内閣,讓沈灌跟劉一燝相互制衡,不至于讓劉一燝一家獨大,但他細想了下,覺得沒有必要這樣做。
劉一燝自擔任内閣首輔來後,一直力圖彌合黨争,同時也算銳意進取,講究實幹,對自己的改革措施并不排斥,并且有些還是贊同,既然如此自己就不僅不應該制衡他,還應該讓他繼續掌權,繼續幫自己推行改革。
所謂制衡隻是君主在威望弱的情況下,制衡臣子,防止一家獨大的一個手段,現在自己的威望并不差,何必要牽制自己呢。
再說任命相比較朱國祚跟張至發兩人,朱國祯、孫承宗二人有很明顯的優點,便是都支持均田均役,朱國祯是均田均役的首倡者,孫承宗是京畿均田均役的推行者。
現在朱由校是鐵了心要在京畿推行此事,絕不會半途而廢。
現在任命讓這兩個人入閣,再加上原本就支持均田均役的劉一燝、葉向高兩人,内閣就有四人支持此事了,這決心不可謂不大,就不信把這事推行不下去。
在場諸人都是聰明人,來之前就對這四人的履曆了如指掌,現在一看皇帝讓他們二人入閣,也明白了皇帝的心意,心想趕緊讓熟知的京畿士紳不要反對了,朝廷怕是要有大動作了。
内閣人選定了後,下一步就是六部尚書人選了。
還未等衆人心定,魏忠賢又從案牍中高舉一個诏書,輕咳一聲開始宣讀起來。
“朕登基以來,黎民親仰,今聞吏部、禮部、兵部尚書空缺,朕思之痛心,常有裨國之心。有賴群臣群力之策,得妙人選三人,率衆共安,以慰我懷,特命趙南星爲吏部尚書,孫慎行爲禮部尚書,王在晉爲兵部尚書。”
當時内閣推舉的人選有六七人,但朱由校對這三人比較熟悉。
其中這個趙南星,此人是東林黨大佬,萬曆年間曾任考功郎中,沒想到一上任就大舉裁汰不合格者和關系戶。
其中包括大量内閣舉薦的私人,這讓朝中紛紛皆惡,最終罷黜在家二十多年,雖然屢次有人推薦爲官,但都被萬曆反對。
現在東林黨重新掌權,劉一燝、葉向高等人屢次上書重用他,朱由校也同意了,他雖然對趙南星結黨不甚滿意。
但現在他也不怕東林黨勢大,現在朝局也需要他這種剛正不阿,不貪墨,一心爲公的人,于是就決定重新啓用他。
至于孫慎行跟王在晉,他們之前一個擔任吏部左侍郎,一個是兵部左侍郎,對本部事情極其熟悉,現在依次替補情有可原。
特别是王在晉,朱由校在前世中還聽過他,曆史上廣甯之戰失敗後,熊廷弼被殺,王在晉以兵部尚書的身份經略遼東、薊鎮、天津等地。
他随後提出放棄關外,重修山海關,重關設險,衛山海,以衛京師的策略,遭到孫承宗、袁崇煥等人的反對,隻能作罷。
所以朱由校對他印象并不好,心裏還是想如曆史上一般,讓孫承宗以内閣輔臣的身份兼任兵部尚書,但孫承宗現在擔着推行均田均役的重任,所以隻能暫時選任王在晉了。
“陛下英明!”
這幾個人同樣是出自廷推出的名單,衆人自然沒有異議,當即俯首贊成同意。
于是内閣跟六部尚書的人選現在全部确定了,這樣一看來,還是東林大獲全勝,現在出現了一家獨大的景象,不過這東林非彼東林。
經過之前劉一燝跟葉向高的鬥争,現在上來的東林都不像之前惠世揚、馮從吾那般的空談之人,而都是如同楊漣、鄒元标的實幹派。
這也是朱由校内心認可的東林,東林黨非黨,所謂東林書院隻是一些志同道合之人聚在一起,針砭時弊,高談闊論的場所。
他們既沒有一個綱領,也沒有很明确、很具體的主張,裏面的人魚龍混雜,有真的想革除舊弊,改革圖新的,也有想以此謀求官位的蠅營狗苟的之輩,不可一概而論。
如今經過朱由校一系列引導,東林黨的分化初顯成效,現在就該這些真正的東林實幹派發揮作用了。
求訂閱,求月票。
現在的内閣六部尚書名錄,我晚上會放到書友圈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