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自嚴本身就善理财,又曾在南直隸任職,自然對那裏的情況一清二楚。
“陛下,臣并非妄言,這朝廷賦稅本就有制度,有定額。這與當時礦稅使濫收賦稅能比?
孫尚書剛才說,怕萬一大規模追補欠稅,怕會激發起民變,臣适才也說了,江南欠稅主要是地方大族。
臣想問尚書,不知道是怕會讓地方大族不滿,還是真怕激起民變。
孫如遊一看畢自嚴如此說他,怎麽能忍,當即反駁道:
“江南賦稅重地,既然有蘇州先例爲鑒,就不可不察,畢大人切不可血口噴人。”
畢自嚴聽了更是不以爲意,他心憂國事,對于江南這一套極其看不慣,聽孫如遊如此說,也不給其面子,回怼道:
“尚書說神宗朝蘇州抗稅一事,那臣甚覺好笑,臣嘗查當年事迹,也素了解蘇州等地民風。
時任蘇州礦稅使孫隆,代管稅事。因爲蘇州當地偷稅漏稅實在太過猖獗,本就很低的商稅收還不斷縮減,以至于挪借其他銀子填補。
因此這才要打擊偷漏稅行爲。當時蘇州黃建節、湯莘等人投附孫隆,提議對絲織業征稅,每機一張,稅銀三錢。
這稅額極低,臣曾任松江推官,知道這織機如果幹得好,一年最少可得利六兩,三錢銀子相比一年利潤何其少。
但一時有人肆意訛傳,說朝廷施以重賦,導緻當地的絲織業工人在各種流言煽動之下,發動暴亂砸死倡議者黃建節、湯莘等人,盡毀其家。
臣又寫信詢問其中原委,當時蘇州有人說,人皆赤身,不持一械,不搶一物,礦稅使孫隆逃走後,蘇州官府出面,居然就停止了。
并且首惡葛成被官府羁押,但當地官府居然不施懲罰還将其名字改爲葛賢,然後上報奏聞。導緻蘇州城中居民多歌頌其人,待其出來後,缙紳皆待以賓禮,稱曰義士。
臣想如此有組織抗稅行爲,定會有當地大族官紳指使,不然不會如此。怪不得張太嶽曾言蘇州以賴糧著名,其鄉人最無賴,此地可稱‘鬼國’,果實如此。
孫尚書是江南人士,又是萬曆二十三年進士,不可能不知道此事緣由,現在身爲朝廷重臣,不僅不爲朝廷分憂,還在爲其說話,實在不知是何居心!”
畢自嚴一點面子都不給孫如遊,孫如遊被他這麽一說,臉色更是難看,在場諸人看了一會的戲,心中也感歎這畢自嚴言辭犀利,以後怕不好對付,是不是要多加拉攏才行。
不過他的話也确實有些道理,也讓朱由校明白其緣由,甚合他的心意,但現在也不欲讓他們這般争吵下去。
“好了,不要吵了,畢自嚴你說的看似也有道理,但光說不練假把式,隻說問題誰都可以說,那朕就問你,你覺得江南三省前稅這麽多,應該怎麽辦,在場諸位也可建言獻策,多多商議。”
畢自嚴也在等這個機會,現在終于可以向皇帝上述建言了。
“臣認爲例行追補欠稅,不能隻派重臣前往,還要權歸一、設專職、嚴考成、多懲治!”
畢自嚴說完,戶部尚書李汝華立刻會意,捋須點頭,面露敬佩之情。
畢自嚴的嫉惡如仇,極擅長理财,也經常跟他讨論财賦之事,但今日之舉卻跟他沒有商議,估計是知道他這麽做會得罪太多人,不想連累他。
“哦,那伱具體說說,此四策何解。”
畢自嚴聞言,深吸一口氣,他知道他要說的必将引起朝中乃至南直隸官員不滿,到時候必定彈劾如雪,自己也怕死無葬身之地,隻是他來之前就已有決斷,隻希望皇帝能夠聽進去去自己的奏言。
“陛下,江南賦稅屢有拖欠,那就要設專職督職,之前朝廷就因爲此事曾設應天巡撫、蘇松巡按等職追逃,但隻能管一時,不能長久,原因就在于其權責不大,受地方牽扯太多。
其中最大的便是南京戶部,其掌管全國的鹽業和黃冊,負責南直隸的稅賦,代管浙江、江西和湖廣的賦稅,以及南京各機構的薪俸,我朝一半的賦稅會經過南直隸。
南直隸、浙江、江西拖欠甚多,皆是南京戶部作爲主管,怎可不擔責。
因此臣特請将南京戶部掌管全國的鹽業和黃冊,負責南直隸的稅賦,代管浙江、江西和湖廣的賦稅之權歸于北京,這樣才能賦稅統一,政令出于一,同時新設南直隸總督,專管南直隸之事,亦可督促南直隸追讨欠額。
此臣所說權歸一、設專職之論。”
畢自嚴一說完,在場群臣炸開鍋了,他們萬萬沒想到畢自嚴居然會動南京戶部的心思,這可是違反祖制,連張太嶽可都沒提過,他現在一個太仆寺卿就敢如此口出狂言。
孫如遊見畢自嚴如此意見,就知道他定會觸犯衆怒,于是馬上出言抨擊:
“畢大人此言真是悖言亂辭、口出狂言,我朝廷自成組以來,南直隸六部職掌就早已确定,現在你卻要改變祖制,可謂是居心叵測啊。”
沈灌也聞言出列,他曾主政南京,知道利害關系,确實許多賦稅被南直隸以各種理由節流,但一直都是這樣,朝廷曆來也沒有動過南京戶部的心思,這畢自嚴怎麽敢如此說。
“陛下,此亂言,有違祖制,于社稷不利呀。”
東林黨雖然也同意追補欠款,甚至多收商稅,但畢自嚴這個提議确定有點太過重大,他們也不敢這麽做,于是劉一燝、韓爌也紛紛上書建議不可。
但也不是贊成跟聲援的,戶部尚書看到李汝華被群起而攻之,立馬出聲聲援。
“陛下,畢自嚴此言爲朝廷着想,臣覺得不是完全不可,南京戶部職掌就早已确定,但未嘗不能改,隻是如果全部歸一,怕引起動蕩,臣建議還是從長計議,選其一歸北京戶部也不是不可。”
見李汝華站了出來,袁可立也心有意動。他與畢自嚴素來相識,知道其嫉惡如仇,但不畏權勢。今日聞言就知道他的提議雖然很難成行,但如果做成确實有利于朝廷,于是也站出來爲其說話。
你一言我一語,因爲畢自嚴的驚天大論,讓文華殿中諸人吵作一團。
朱由校看着這形勢,心裏也是感歎,他心中何嘗不知道明代财政體系極其複雜,先分南北,然後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收入,導緻戶部掌握的錢極少,因此早有賦稅歸一的心思,但此時牽扯甚多,連他都不能不慎重考慮。
隻是驚訝于畢自嚴居然有如此高見,還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提出來,心中不由的敬佩。
既然畢自嚴都這麽做,這麽盡心國事,那自己也不能隻是幹瞪眼了,也要想辦法把這個事情給定了。
隻是此事他一句話,蓋一個印,讓内閣發文就可以了解決的,得讓朝中諸人亦或者大部分同意才行,讓其明白此事對他們也有好處才行,看來得找幾個關鍵人物談談,換其支持才行。
心中有了定計,他就示意王安讓在場諸人肅靜。随後說道:
“茲事體大,不可不察!這樣吧,現在快到午時了,各位也累了,先休息一下。朕今兒個特意吩咐給諸位準備了膳食,等吃完飯再議吧。”
求月票,求收藏,求評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