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餘澤隻覺在宇宙飛船的日子過得十分迅速,有時候一旦習慣了這種枯燥的日子,并把它規律化,那麽你反而會覺得時間仿佛不存在了似的。而伴随載人宇宙飛船,被命名爲“天佑号”的飛船不斷進入深空,與地球的通訊延遲也越來越高,往往需要等候幾十分鍾才能收到回信。
這中間,載人宇宙飛船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其中最嚴重的一次就是飛船的太陽敏感器出現了問題,從而讓高增益天線無法對準地球方向,還好有兩個備用太陽敏感器,餘澤啓動了備用敏感器,才重新讓高增益天線恢複正常運轉。
這中間,飛船還利用了木星和土星兩顆氣态行星的巨大引力進行再度加速,因爲有了餘澤的特異功能進行“減速”,因而在路過天王星的時候,又通過引力彈弓效應加了一次速度,終于把飛船的速度提升到了180公裏每秒,讓接下來的十幾個天文單位的距離遠比之前更快通過。
因爲提前發射,以及旅途過程中非常理想,因而爲了防止錯過目标,就需要提前兩個月進行減速,經過靜心計算,餘澤使用瞬間移動,直接把整艘載人宇宙飛船往前瞬移了數米,讓其原本的動量被抵消,相對于地球而言,就是整艘載人宇宙飛船忽然靜止不動了。
這之後,“天佑号”重新點火開始了加速,這次的加速就緩慢了許多,隻需要保證提前幾天抵達目的地即可。
而一晃之間,幾天的時間很快過去。
2026年,5月11日,中國标準時間淩晨4點45分,“天佑号”順利切入了“死神”矮行星的遠地點軌道。
在這個距離上,從舷窗往外看去,正好迎着陽光的一面,可以清晰看見這顆矮行星的大緻樣貌了,也可以同時測量各種準确的數據。
光從外表來看,這顆矮行星表面坑坑窪窪的,應該遭受過不少小行星的撞擊,有一層薄薄的以氮氣爲主的“大氣層”,并沒有探測到冰層和水源的存在。
而它的直徑在2747千米,質量是冥王星的1.4倍,比人類前期探測到的質量更大。
餘澤靜靜凝視着這顆矮行星,心中産生了一股極爲奇妙的感覺,這麽一顆不知從何處而來的矮行星,直徑比月球還小,可是卻讓整個人類文明有着滅亡的危機,人類在宇宙中還真是微不足道啊。
既然順利切入了“死神”矮行星這顆不速之客的軌道,那麽接下來,就可以展開行動了。
飛船距離矮行星的近地點隻有247公裏左右,但無需那麽近,借助上百萬個未來餘澤的力量,這麽點距離等于沒有,前提是能借到。
“各位,飛船已經順利進入「死神」矮行星的軌道,在4個小時後,你們應該就能收到我是否成功的消息……希望一切順利,人類永遠偉大。”
餘澤并未渲染什麽悲傷情感,至少目前爲止,他還沒什麽危險呢。
成功了證明他未來理智甚存,一切皆大歡喜。
失敗了,證明了這股力量無法借給他,也隻能打道回府了。
所以無論成功還是失敗,他都要打道回府,這個過程中理論上沒有任何的危險。
當然,這隻是理論上,理論并不能完美概括世間任何狀況,那是上帝才能辦到的事。
餘澤凝視着舷窗外的矮行星,先沒有急于動作,而是掏出平闆電腦和磁筆,細心地開始了速寫。本來他是不會畫畫的,可這十個月的深空旅行太無聊了,他也多學了幾門手藝,以他如今的學習能力,素描很快入門,十個月抽空時間的學習,就能頂得上别人十年的刻苦練習了。
“呼,希望順利吧。”
餘澤迅速畫完了外面那顆矮行星的形狀,正當要放下磁筆時,卻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力量,在頃刻之間奪過了手中的磁筆,在電子畫布上寫下了一行字——準備好了嗎?
餘澤錯愕,随即又釋然。
“當然,我早就準備好了。”
他露出了微笑,心中的忐忑消失無蹤。
既然未來的自己主動和自己進行信息交流了,說明這顆矮行星被他順利解決。
“那麽,倒計時開始。”
“10、9、8……”
直到最後一個數字0,從餘澤嘴裏念出以後。
那種無法言喻的質變,猛地在他身體之中爆發了出來。
這是……
不是之前的那種質變,這種質變,好像更上一層樓。
無以計數的影像畫面在腦海中閃現,那是閃爍的恒星,旋轉的星雲,爆發的超新星,恐怖的的黑洞……
大量的信息湧入到他的精神意識内,以至于當這一刻到來時,他想的不是眼前這顆矮行星的狀況,而是被這浩瀚奪目的宇宙信息所吸引,直到……
“這是哪兒?”
他茫然了許久,才發現自己所在的位置,并非先前的宇宙飛船控制艙室,而是一片白茫茫,無邊無際,沒有上下之分的大地。
餘澤低頭看了看,又擡起手,身體還在,不像是進入了記憶空間穿梭了時空,隻是身體不着片縷,讓他頗爲不适。
“奇怪了,我借助了未來的力量,但爲什麽會在這兒?”
餘澤對這種突兀的變化迷惑不解,他站在原地呆了好一會兒後,就見到前方好像有什麽黑點,在這白茫茫的神秘區域内,顯得很是起眼。
他沒有太多的猶豫,立刻往前走去,走了沒多久,遠處的黑點越來越醒目,他也看得更清楚了。
黑點不再是黑點,而是化作了一道背影——盤腿而坐的背影,也沒有一絲片縷,全身幹幹淨淨的。
餘澤腳步一頓,停了下來,眼神變得凝重。
這道背影……怎麽這麽熟悉?
“你來了。”
不僅是背影熟悉,連背影忽然開口的聲音也較爲的熟悉。
餘澤很快反應過來,這不是自己的聲音嗎?
自己聽自己從口中發出的聲音,其實和從别人那兒聽見的聲音音色并不一緻,也是現代手機錄像太發達了,許多人才第一次知道原來自己的聲音“很難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