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不少人停下了劫掠,驚疑不定地看情況。連不少驚慌失措逃跑的百姓,也因爲這句話變得安心了一些,轉頭看向這支入城的軍隊。
他們都看到了隊伍之中有一個金盔金甲的人,在一衆将領的簇擁之下,正威風凜凜而來。
王承恩穿着大紅绯袍,格外地引人注目。但是,明顯是高官,卻依舊隻是陪侍在金盔金甲人的身邊。聯系剛才聽到的話,毫無疑問,這個金盔金甲的人,該是大明皇帝了。
慌亂惶恐中,看到大明皇帝,真如黑夜中看到了一絲光亮。
而那些趁亂劫掠者,則是驚疑起來,有些猶豫不知道要不要繼續趁機搶些東西。
崇祯皇帝這邊,卻是叫過了賀珍,命令他派出軍卒,每個岔路口一隊軍卒,維持城中秩序,另派軍卒追捕那些劫掠者,旨意就是就地格殺。
安定門大街的西側,就靠近安定門這邊的靈椿坊,是順天府署所在。估計是府裏大小官員都在金銮殿的原因,沒見到有什麽動靜,可能是太子那邊沒有經驗,還沒顧得上京師其他地方可能會起騷擾,因此沒有讓順天府尹立刻回轉衙門。
于是,崇祯皇帝又讓王承恩帶兵趕往順天府署,直接接管那邊的衙役捕快,維持附近各坊的治安。而他自己,則繼續帶着軍隊趕往成國公府所在。
看到全副武裝的軍隊,有騎軍,也有步卒,在皇帝的帶領下從城外源源不斷地開進城内,還有一隊隊殺氣騰騰的軍卒脫離大部隊四散而開。頓時,那些猶豫中的劫掠者如鳥獸散,甚至有的都來不及帶走搶到的東西,撒了一地。
而普通的百姓,看到這一幕猶如吃了定心丸,一個個跪倒在路邊。
軍隊所過之處,混亂的秩序立刻消失。除了行進的軍隊,站崗的軍卒,就隻有跪着的百姓了。
過了崇教坊,下一個便是英國公府所在的教忠坊,遠遠地,就看到錦衣衛親軍散布在那邊,似乎還在和叛軍對峙,聲音很大,也有些混亂。
崇祯皇帝這邊的動靜,也讓這邊的人注意到了,很快發現是皇帝親自領軍到來。爲首的将領等等,就立刻趕來觐見。不過領頭的是一名大紅绯袍的官員,正是被崇祯皇帝點名過的内閣輔臣方嶽貢。
很顯然,朱慈烺該是不相信别人,就點了他過來。
哪怕現在是二月的天氣,還是很冷,但都能看到他一頭的汗。
方嶽貢到了近前,連忙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京中各衛有一些将領帶兵鬧事,說要給個說法,爲何抄家英國公府,不是真正的謀反!”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之後又補充說道:“他們說陛下是聽了奸臣的讒言,一定要陛下給一個公道。否則……否則……”
崇祯皇帝聽了,當即冷笑一聲道:“否則如何,要清君側麽?”
說到這裏,他便嚴厲地喝問道:“如此行徑,還不是謀反?爲何還不拿下?”
方嶽貢其實是純粹的文官,以前并沒有帶過兵,更沒見過這等場景,聽到皇帝的質問,額頭的汗直冒,連忙回奏道:“微臣所領錦衣親軍中,有好些個将領也幫他們說話,微臣要是強硬亂來,錦衣親軍怕也不可控,京師很可能會大亂!”
一聽這話,崇祯皇帝便明白了。
這幾個世襲國公的門生子弟,顯然連錦衣衛裏面也都有。甚至有可能各個将領之間還有沾親帶故的,每個将領的背後,七拐八拐,都有可能和這些世襲國公扯上關系!
想着這個,崇祯皇帝便冷聲喝問道:“何人給亂臣賊子說話,給朕站出來!”
聽到這話,方嶽貢後面的錦衣衛各級将領,沒一個人敢說話。
他們可能面對方嶽貢的時候敢爲那些鬧事的人說些好話,但在雷霆大怒的皇帝面前,一出口就是亂臣賊子的情況下,都是有家有口的,又怎麽敢冒險!如果他們真的一個個那麽勇敢的話,京師城破殉國的名單上怕也會多一些人名了。
崇祯皇帝目光掃視了他們一眼,然後冷聲大喝道:“唐通聽旨!”
就在他身邊的唐通一聽,立刻驅馬上前,然後在馬背上向崇祯皇帝雙手抱拳大聲回道:“末将在!”
崇祯皇帝看着他,殺氣騰騰地喝道:“你領一千兵馬,督錦衣衛軍鎮壓叛亂,敢有反抗者格殺勿論。錦衣衛軍中有不聽号令者,殺!”
“末将遵旨!”唐通聽了,立刻大聲領旨,随即向後點了人馬開始行動。
這些薊鎮軍卒和京師城内的國公可沒什麽交集,又在城外被崇祯皇帝收了軍心,恨不得立刻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現一番的。因此被點了名出去的那些軍卒,一個個猶如嗜血的野獸,就渴望在這場叛亂中立下軍功!
不要看錦衣衛軍的裝備軍械普遍比這些邊軍要好,人數也要比一千邊軍要多,但這邊軍一上前,就猶如一群狼進了羊群一般,高下立判。就隻是那股殺氣,就不可能在錦衣衛軍中看得到!
崇祯皇帝看着這一幕,心中也有了決定,作爲皇帝最重視的錦衣衛軍,該要讓他們見見血,或者就幹脆換掉。中看不中用,隻是會抓人審訊,當個繡花枕頭的,在這亂世就不可能有多大用處。
沒過多久,前方傳來喊殺聲,但是很快,喊殺聲便慢慢消失了。
随後,唐通返回,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叛軍皆已鎮壓。”
崇祯皇帝聽了,便驅馬前行,就見英國公府外圍這邊,跪着一排排衣甲鮮明的軍卒,不少人還在那顫抖着。他注意了下,死傷的人很少。
看這個情況,該是薊鎮軍隊督着錦衣親軍一上前,那些反叛,或者叫鬧事的軍卒就怕了,爲首幾個人一被殺,其他人就立刻投降了。
京師的軍隊,真是要換血才可以!
被叛軍堵在府裏的軍隊,是由原虎贲左衛參軍李王光率領,此時已經等在府門口,看到皇帝出現,連忙上前觐見。
崇祯皇帝能看到,他的額頭上,也都是有汗。
還有幾個地方的叛亂要平,崇祯皇帝也就不廢話,當即下旨,讓他把抄家所得押往午門。至于投降的叛軍,崇祯皇帝讓方嶽貢領軍,同樣押往午門。
随後,他領着軍隊繼續前往下一個坊,也就是成國公府所在的仁壽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