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這本是開支記錄,手快速翻動,眼睛一眨不眨,将賬本上的開支分類一一過目。
隻見開支的第一項就是:
“資助家族貧困孤老,月支出五萬兩銀。
接下來:
主家固定月銀:老夫人:一千兩;大公子:一千兩。
看到這裏,沈青君就覺得好笑,蕭母和蕭韓一個月一千兩銀子就能打發了?
前世,蕭母打個手飾、蕭韓請個客都不止花費一千兩。
而且,什麽“資助家族貧困孤老”?怕不是在給陳末帝送銀子吧!
沈青君接着往下看,其他固定花銷;
幕僚客卿:五百兩、三百兩、一百兩……
部曲侍衛:二十兩、十五兩、十兩、二兩……丫鬟婆子、仆潼小厮:四季衣裳
光伺候他們的有名有姓人,就記錄了整整六頁紙。
而且這些開支,隻羅列了發放标準,并沒有具體數量,這是欺負她不懂是吧!
特别是部曲侍衛看着一人一月不過五兩、十兩,至多不過二十兩,好像不多,
但是,蕭家号稱千年世家,養的部曲侍衛會少嗎?
還有丫鬟婆子、仆潼小厮,因爲他們是賣身的奴婢,沒有月錢,
看似隻需爲他們準備四級衣裳就好,但其實他們的開銷可不小,
衣食住行全包,逢年過節或者主家有喜事還得給他們賞賜;
而且得臉的奴婢,還會月月有賞,這賞錢比月錢什麽的高多了。
譬如她的春夏秋冬四個丫頭,她給的一個月的賞賜也不止二十兩,
還有其他小丫鬟,哪怕是粗使婆子,也都有賞賜的。
最最關鍵的一點是,奴婢是要交稅的,而且還是重稅,不然邵武帝早就限制世家大族養奴婢了,
而稅是需要主家出的,畢竟奴婢身心都屬于主家了。
更何況,蕭家明面上看起來隻有他們母子,實則丫鬟仆役成千上萬,
這樣一算下來,花銷可不小!
而且,蕭母慈祥,蕭韓大方,蕭家尊貴,他們是絕不會減少仆役和苛刻下人的。
當然,養着幾千的部曲侍衛,蓄着上萬的丫鬟奴仆,這對于世家大族來說,很平常。
因爲世家大族家大業大,養的人多,但他們的産業田畝更多,
一年光他們田地裏的産出,就可以自給自足還能結餘豐厚了。
不正常的是蕭家,他們的産業雖然也有,但完全不能自給自足,
田畝雖廣,卻多在江南。
但養的幕僚客卿、部曲侍衛、丫鬟奴仆遠超他們的身份地位、供養能力。
前世自己剛開始當家的時候手忙腳亂、勉力支撐,
就向他委婉地建議,要不要削減一下人口,
可惜他發了一大通的火,說她無能,不堪大家婦,
蕭母也指責她不懂事,家裏隻有添加人口的道理,哪有削減人口的說法。
母子二人死活不同意,至于那麽大的開銷怎麽維持下去,他們是不管的。
“這個家交給了你,你就要自己想辦法當好,”怕是他們不約而同地想法吧。
不得不說,沈青君對蕭家母子的心思想法就是猜得準。
當然,除此之外,蕭家母子二人不願意削減人口的原因還有:
他們一個自認“大陳皇後”,一個自認“大陳太子”,身份尊貴,
在蕭家就這麽點人伺候他們,他們已經覺得很委屈了,哪能再減人。
想一想前世,好像就是敬茶的當天吧,
蕭母也是這樣,笑眯眯地把“管家大權”交給她這個新媳婦,
她感動壞了,發誓一定要管好這個家,
畢竟“多年媳婦熬成婆”這句話可不是白說的。
在大魏南陳,有多少媳婦熬了半輩子,直到子女都長大成人了,還都得不到掌家大權。
因此覺得蕭母真是世間少有的好婆母,連這之後她對自己的種種挑剔,
都自覺想成是她對她的“磨練”,忍了她多少事,受了多少罪。
前世都沒怎麽細想,歡欣鼓舞地接過賬本和鑰匙,
到後來,才知道蕭家的窟窿有多大。
大到她的嫁妝全填進去都填不滿,逼得她親自下場出面經商,才勉強夠。
要知道,世家大族雖然産業遍地,但家族核心子弟都是不從事商業這等賤業的,
一般由旁支族人打理,更何況像她當家主母親自下場,更是聞之未聞。
其實她前世也知道,她不該親自出面經商的。
奈何沈家本來就人丁稀少,有一些遠門親戚還個個都不堪大用;
蕭家呢?蕭家是有人,但就蕭韓的身份,蕭家沒悄悄弄死他都是因爲他身邊有暗衛還不弱,
更不可能派人來幫他。
派下人,商業雖說是賤業,但下人是奴仆,身份不夠。
加之他們母子把這個家交給她後,想用多少錢就打發下人來給她說一聲,
花銷與日俱增,根本不考慮他們就沒有那麽多錢。
但他們要,她就得有,否則就是她無能,管不好這個家。
可笑的是,自己爲他蕭家生計殚精竭慮,
當頭來還成爲他廢後的借口,他的聖旨上可還寫着:
“沈氏青君,性貪好财……與民争利……”
這一世嘛,愛誰誰,反正她是半點都不沾的。
慢慢地等沈青君看完賬本,蕭母才開口道:
“青君覺得如何?”
沈青君放下賬本,“看完這些賬目,兒媳隻覺得蕭家家大業大!”
“那青君可想管一管着蕭家?老身我獨自掌這個家太久了,
終于等到韓兒成家立業娶新媳了,我也不做那惹人嫌的掌家婆。
今天在這裏,我就把掌家大權交給青君你了。”
蕭母一副我可是天下最仁慈婆婆的嘴臉看着沈青君。
然後示意站在旁邊的謝嬷嬷把早就備好的庫房鑰匙給沈青君。
‘果然人最虛假僞善的生物,而且喜歡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來遮掩那顆龌龊的心。
而蕭家母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要我填你們的窟窿還一副施恩的樣子!”
不過對于今天這個場面,沈青君在昨天蕭韓磨磨蹭蹭想歇在她房裏時,
她就猜到了,也做好了準備。
這兩母子,就喜歡用倫理尊卑壓人,幸好自己前世二十多年也不是白活的,
知道該怎麽和他們鬥,
隻見她一聲低咳,吳嬷嬷會意地站了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