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王道秋的支持,陳公公和李佥事下去辦事了。而因爲這濟南的地方官全進去了,山東省的省一級官員又全被亂匪屠了。王道秋隻好很命苦的去承擔山東省和濟南府的日常行政,真真正正的一人敵某大國十萬公差,王十萬。
就這樣忙忙碌碌了三天,朝廷的公函和皇帝的秘旨,先後都到了王道秋這裏。朝廷授權王道秋全權審理濟南、青州這兩地的地方官員,有無乘亂侵吞德王、衡王從及地方鄉紳财産這事。
而嘉靖帝給王道秋的秘旨則是,讓王道秋盡快搞清楚兖州、濟南、青州這三地礦産的情況。有礦的地方一定不能賣,要請旨後再處理。
嘉靖帝給王道秋的秘旨中,沒有提及秘查山東三個藩王,在山東以外财産的事。看來嘉靖帝對于這種事,他還是更信任司禮監和錦衣衛。
接到了朝廷和嘉靖帝的命令,爲防萬一,王道秋就先去找了陳公公和李佥事商量。一見到那兩人,王道秋就小聲的問道:“那些人怎麽樣了,過堂沒問題吧?”
王道秋話問的很含糊,但陳公公和李佥事都明白王道秋問的是什麽。于是還是由李佥事出來回答王道秋道:“大人放心吧,憑我們錦衣衛和陳公公東廠的手段,這三天下來,那些人現在隻求速死。一個就隻想早點解脫,想早點死的人,我們想要他們怎樣,他們敢說個不字?況且我們還答應他們,隻要他們在公堂之上按我們交代的,隻說那些能說的,我們就放過他們的父母妻兒。”
原來如此,既然人家是專業辦案的,有多年坑人的經驗,那這事王道秋也就放心了。于是他又說了幾句場面話,就想又回去當他的王十萬。
可就在王道秋打算要走之時,一向很少說話的陳公公,扯着他那尖細的公鴨嗓說道:“侍中大人請留步,雜家有話說。”
“哦,公公有何賜教啊?”
“哎呦!侍中大人,您折煞雜家了,雜家一個腌渣貨,哪有資格賜教侍中大人您啊!以後侍中大人可不能再這麽說了。否則教呂公公和皇上聽見了,還以爲雜家仗着自己是宮裏的人,就在侍中大人您面前擺架子呢!如果真這樣教皇上和呂公公誤會了,那皇上和呂公公,還不把雜家給杖斃了啊!侍中大人,您以後可真不能再這麽說了,雜家可隻有一條命。”
王道秋現在在嘉靖帝那兒是什麽份量,作爲宮中服侍嘉靖帝的近侍太監,陳公公那是太知道了。所以王道秋跟他陳公公說話這麽恭敬,如果真要讓嘉靖帝誤會,是陳公公他狗仗人勢,在王道秋面前擺臭架子,那嘉靖帝是大概率真會賞“一丈紅”的。
因此現在一聽王道秋對他說話,用“賜教”這個敬語,這把陳公公吓的半死,忙哀求王道秋,以後可不能跟他說話時,語氣那麽恭敬了。
陳公公現在一臉的緊張,他怕死的心情王道秋也理解。于是王道秋先尴尬的對着陳公公笑了笑,然後以一種很平靜的囗氣說道:“一個差事有一個差事的難處,需要避嫌的東西也不一樣。剛才對陳公公所言的用語,倒是我欠考慮了。好了,今兒這事我記下了,以後不會再讓公公你爲難了。”
“謝謝侍中大人,謝謝侍中大人,滿朝公卿侍中大人您雖年紀最小,但最能體諒人,最會爲别人想……。”
“行了行了,公公,這一個多月來,咱們一起共同爲這山東之事辛苦。平時咱倆雖說話不多,但我王良桢打心裏,當你陳公公是朋友。既然是朋友,那朋友之間說那些客套話,就顯得見外了。對了公公,你剛才叫住我,是有什麽事嗎?”
王道秋後世屌絲的待人接物風格,他沒有這時代大老爺,和後世那些自以爲自己是個人的垃圾貨,他們的那副臭架子、死樣子。他平時與人說話,骨子裏就是把別人,放在與自已平等位置上的,這一點是透在靈魂深處的。
所以但凡跟王道秋打過交道,隻要那人不是王道秋所厭惡的垃圾,他們都能從王道秋身上,感覺到王道秋對他們的尊重。
陳公公是一名侍伺皇帝的太監,察言觀色,摸準别人的心思,這是他們太監必須要會的生存技能。而陳公公能在太監裏混到,可以代表內廷岀鎮一方,那他在察言觀色的本事上,自然是很強的。
所以陳公公他在與王道秋的這一個多月相處下來,他早發現王道秋這人雖少年得志,身居高位。但王道秋身上一點也沒有那些年少驕狂,他對身邊每個人都是從骨子裏的尊重,一點也沒有看不起誰,包括對他陳公公也一樣。
因此陳公公平時跟王道秋雖話不多,但作爲最缺人尊重的太監,陳公公心裏對王道秋這種尊重他人,印象很好。現在他又聽王道秋拿他當朋友,陳公公心裏此時那更是感動萬分,對王道秋莫名産生了一種,士爲知已者死的感覺。
當然作爲宮内的内侍,陳公公他的主人是嘉靖帝,因此他不能表現出,他想投效王道秋的意思。于是現在面對王道秋,說拿他當朋友這話,陳公公自動跳過,轉移話題跟王道秋說起了正事。
陳公公說道:“侍中大人,跟侍中大人您一樣,今天雜家也剛收到了宮裏來的秘旨,讓雜家全力配合錦衣衛,把這裏的差事辦好。同時宮裏還交代,此次侍中大人勞苦功高,山東這邊在浙江那邊的商行輔面,就賞給侍中大人您了。還有浙江那邊的田畝農莊,若侍中大人有意,侍中大人可以以半價購買。當然皇上也知道這些事,侍中大人您不方便自己出面。所以皇上交代了,這些事可以讓内廷差使,杭州鎮守太監,江南織造,配合大人您那浙江首富的老泰山,幫着您遮掩。”
卧槽!這嘉靖帝還真是舍得賞哦,這一下子就把魯王、德王、衡王這山東三王,在浙江的秘密産業,都賞給自已了!
想到嘉靖帝的大方,王道秋不自覺,又想到了那個千古明君崇祯,那家夥的小氣,對手下員工的刻薄,那可真是夠葛郎台啊!
想當年李自成帶亂匪打到北京城下,這崇祯四處喊人來救命。他讓山海關的吳三桂來救命,就隻派太監帶一道狗屁聖旨。崇祯太有才了,就狗屁聖旨一道,軍費一毛沒有,他也不想想沒有軍費,你讓人家吳三桂數萬大軍怎麽開拔?三軍末動,糧草先行,崇祯你懂不懂?皇帝不差餓兵,祟祯你懂不懂?
搞笑的是後來李自成,讓人帶着從崇祯這兒搶的四萬兩銀子,去招降吳三桂。人吳三桂要不是半路聽說闖賊禍害了他老爸吳襄,和他老婆陳圓圓,他那男性自尊心受到了嚴重傷害,當時吳三挂不就帶着兵馬來北京投誠了嗎?
所以從後來的事就可以看出,當時人吳三桂真不是不想拉崇祯一把,而是崇祯他自己要錢不要命,求人救命,還讓人差旅費自理。真是夠經濟頭腦。
除了吳三桂,當時山東的總兵劉澤清,也接到了崇祯發岀的求救聖旨。這劉澤清比較會玩,他跟崇祯推說自己騎馬摔了,有傷不方便遠行。而當時那崇祯也搞笑,聽劉澤清說有傷,他就差太監給劉澤清送去三四十兩的湯藥費,讓劉澤清趕快來。
然後劉澤清就一次又一次推說自己傷沒好,而崇祯呢,就又一次又一次讓太監給送個三四十兩湯藥費。尼瑪,就從這事,大家就可以看出崇祯那人的小氣,以及那無比讓人着急的智商了。
崇祯他也不想想,人劉澤清當時好歹是個手握雄兵數萬,占據山東一省地盤的軍閥,他能看得上你崇祯這每次幾十兩碎銀?
人家一次次推脫,不答應也不拒絕,人家等的可不是你崇祯這幾十兩碎銀,而是等着你崇祯,爲你自己那條命,爲你老朱家的江山出大價錢。
這一點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小技巧,崇祯都不明白。在生死之際,他還想着花小錢辦大事,你們說他崇祯不亡國,那還有天理嗎?
所以後來李自成打進紫禁城,面對那堆滿金銀的皇帝内庫,再想到崇祯帝隻賞了唯一來救他的薊州總兵唐通四十兩銀子,并讓唐通八千手下分四千兩賞銀,一個士兵分半兩。
我們千裏跑來救你皇帝一命,你卻隻賞半兩銀子,我們當你是皇帝,而你當我們是什麽?在你崇祯眼裏,我們這些士卒的命,就隻值半兩銀子?
崇祯這銀子賞的,那真是太滅絕人性了。因此也徹底寒了那八千薊州援兵的心,促使這八千原本來救崇祯的薊州援兵,一氣之下轉投了李自成。所以當時李自成面對崇祯那堆積如山的私房錢,就留下了那句千古感慨:如此爲人,崇祯不亡國,那真是沒天理了!
崇祯帝可以說是中國帝王中,在小氣這方面的天花闆,所以最後他自食其果,看着那些闖賊在搶他十幾年扣扣搜搜,頂着天下人千夫所指攢下的金銀。他那顆愛财的心,死活是受不了了,最後自己把自己給挂上那棵歪脖樹上去了。
崇祯失國活該,遇到那樣的君主,也算是我漢家遭了天譴。想着後世我漢家的這場浩劫,王道秋心裏一下子就是陰雲密布,也全然沒了得到一批橫财的喜悅。
翌日,王道秋爲了這筆,自己将來成就大事的民族基金,去書信讓自己老丈人沈一石,帶着沈家船隊來濟南。然後他等沈一石到了後,就讓沈一石将他這次撈的上萬件古董字畫,帶去杭州,并吩咐沈一石到杭州後,配合司禮監杭州鎮守太監、江南織造,把魯王、衡王、德王在浙江的秘密産業,全部過戶到沈家名下。
處理完了浙江那邊的事,王道秋又把王十萬的活,給這幾天朝廷陸續調來的行政官員一分,他自己就去裝地質專家了。
而就在王道秋在青州、濟南、兖州滿世界找礦的時候,都察院的監察禦史和戶部的人,也把濟南德王、青州衡王,這二王在事變前,他們在各自封地裏,所占有的耕地數給确認了下來,最後按當地地價,折銀四萬萬五千萬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