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那龜速往裏走,此時天也漸漸的亮了起來,輝宏的殿宇,展示着它那至高無上的皇權。置身其中,王道秋那男兒與生俱來的野心,不禁讓他想成爲這裏的主人。
壓抑住内心噴勃的野心,面上不苟言笑,一張撲克臉,王道秋領着一衆三百名官場新人,來到了大明王朝進行大傳胪儀式的謹身殿。
這座謹身殿,坐落在七米多高的漢白玉石基上,漢白玉石基分三層,每層都有一圈按着相同間隔距離,精雕細刻、模樣兇狠的龍頭,向外探出,密密麻麻的,王道秋也數不出來有多少隻。反正不管别人是不是覺得這些龍頭藝術,王道秋是欣賞不來的,他覺的這有些惡心。
不說那些龍頭,對于這座謹生殿的偉岸,王道秋還是覺得挺震撼的,傳統中國建築風格,高近三十米,輝宏大氣。要說讓人看了啥感覺,那就是“霸氣”。
因爲大殿坐落在七米多高的漢白玉基石上,所以從這底部設石階通往大殿。這石階也很有中國古代皇宮的建築特點,兩旁邊是台階,中間是橫卧着的蟠龍飛舞,彰顯皇權。
當然謹身殿下廣場上,通往謹身殿的路,前段一段二十米左右,是整個一排大型的橫卧石雕,九龍出海戲珠,張牙舞爪,模樣兇狠可憎,晚上一個人過來看,膽小的見了,估計腳會抖。
這些從大殿底部石基通往大殿平台的石階,學名叫“陛”,而石階與石階之間的那一小段平地,學名叫“墀”。因爲今天這兒要舉辦“金殿傳胪”,所以現在這段上謹身殿的石階上,都被輔上了大紅喜慶的紅綢帶。
文武百官按着規矩、自已品級,上去台階,踩着紅綢站在“墀”上自己該站的位置。而王道秋等三百零一名新晉進士,則老老實實的排隊站在台階下的小廣場上,仰視着他們的那些官場前輩。
因爲等下嘉靖帝會親自來主持,此次的“金殿傳胪”,所以現在謹生殿上,并不是隻有些文武百官,那麽單調。大殿頂檐下正中的位置,仡立着皇帝專用的九龍曲柄黃傘蓋。傘蓋兩側依次還有拂、爐、盒、壺、盤、瓶、椅、杌等一應,帝王該有的排場。
至于烘托氣氛的什麽宮廷樂師,賣相十分好的天子親衛,他們此時也都是拿着自己吃飯的家夥什,或坐或站,在他們該在的位置上。
文武百官和三百零一名新晉進士,都按規矩站好後,主角嘉靖帝也就在一衆儀仗隊員的簇擁下,坐着大号“滑杆”來到了現場。
“鳴鞭”
嘉靖帝一到謹身殿,那該有的歡迎帝王親臨的一整套儀式,也就從三聲晴空霹靂般的清脆,重鞭抽打地面開始了。
鞭子抽完,接着就是鼓樂齊鳴,一直等到嘉靖帝坐上龍椅,然後樂聲停下,文武百官和王道秋他們這些新晉進士,在太監司儀的指揮下,向嘉靖帝行三跪九叩大禮。
對嘉靖帝行完禮,然後就是鴻胪寺卿出來,高聲宣讀一下此次會試、殿試的總結報告,千古不變的官方文章,一堆屁話,沒任何幹貨。
忍着惡心,在那兒裝孫子聽完鴻胪寺卿的屁話。然後王道秋就看見一個小太監将一卷軸,交到了内閣首輔嚴嵩的手上。嚴嵩接過卷軸,高高舉過頭頂,對着高坐在龍椅上的嘉靖帝,又是行跪拜禮。
行完禮,嚴嵩站起轉身,而這時候,就有另兩名内閣大學士,不用嚴嵩招呼,他們自已就很自覺的上去,幫着嚴嵩把卷軸打開。然後嚴嵩就開始高聲唱榜了。
當然憑嚴嵩那年近七旬的年紀,他那點中氣發出的音量。别說現在站在殿下,離上殿台階還有三十米左右距離的王道秋他們,就是離他嚴嵩十米開外的人,在這空曠的環境下,估計也聽不明白,嚴老頭到底說了什麽。
于是沒有麥的年代,遠距離傳聲,人們就想了個土辦法,用人來聲音接力。
老嚴嵩氣沉丹田,用足氣力,大聲吼道:“嘉靖二十六年丁末科殿試,一甲第一名,浙江省湖州府長興縣,王道秋。”
嚴嵩一唱完第一個榜,侍立在他身旁的皇帝親軍中,事先專門挑好的吐字清楚的“大嗓門”,就開始聲音接力,一聲聲的把嚴嵩剛才唱的榜,再一個個重複一遍往下傳。
經過幾輪的聲音接力,唱榜的内容,站底下的新晉進士們,包括王道秋本人,也都聽明白了。不過聽到歸聽到,王道秋還是站那兒沒動,因爲按着規矩,金殿傳胪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要連着唱榜三遍,才算結束。
于是王道秋耐着性子聽唱榜,在第三遍唱榜結束後,他才邁步從衆進士中走了出來。當時在旁的一名鴻胪寺官員,見王道秋走出來,他忙按着儀式流程,過來從旁引領着王道秋去台階下的禦道,跪謝皇帝隆恩。
在背後三百名新晉進士的羨慕嫉妒恨中,王道秋跟着鴻胪寺官員,小碎步非常低調的走到了禦道上。
禦道,一聽這名就知道,這是封建禮儀中,專門留給皇帝走的道。當然爲了某些特殊的政治目的,每屆殿試後的狀元、榜眼,探花和新婚時的皇後,他們平生可以得到一次走禦道的機會。
鴻胪寺官員将王道秋引到禦道近左,指了個有一隻巨鳌頭的位置,示意王道秋站那兒。獨占鳌頭嗎!這個王道秋懂。
于是得到指點的王道秋,就先向引他來的那個鴻胪寺官員,拱手行禮。然後他就站上鳌頭,作勢先整了整自己的衣冠,再緩緩沖嘉靖帝跪下。
“臣王道秋,謝主隆恩”
大聲吼完這句官方固定語言,王道秋再按着規矩叩拜。等上面太監司儀,代嘉靖帝吼:“王卿平身”,王道秋就站起來老老實實的,恭腰低頭站那兒。
完成了狀元的唱榜,接下來金殿傳胪繼續。于是接下來的近一個小時裏,王道秋就聽到了這些聲音:一甲第二名李春芳,一甲第三名胡正蒙……二甲第九名張居正,二甲第十一名楊繼盛……二甲第三十一名淩雲翼……二甲第八十名王世貞……三甲第四十六名袁洪愈……三甲第一百零六名殷士儋,三甲第一百零七名汪道昆……三甲第一百九十七名殷正茂。
縱觀整個中國科舉史,有兩屆科舉榜被公認爲最牛。一屆就是被稱爲千年科舉第一榜的,北宋嘉佑二年進士榜,這屆進士榜上有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家,分别是蘇轼,蘇轍和曾鞏。除這三大家外,這屆進士榜上還有思想家二程、張載等人,以及日後的大宋宰相呂惠卿,曾布、章惇,可說是群星璀璨。
中國千年科試最牛兩屆進士榜,除了北宋嘉佑二年的這屆,另一屆就是大明嘉靖二十六年的這屆了。這屆共錄取了三百零一名進士,其中後來青史留名的就有七十人左右。他們中後來官拜尚書的有十人,入閣輔政的有三人,以及大文豪王世貞。
張居正,大明的改革家,大明頭号權臣。王世貞,文學家,史學家,獨領文壇二十年。楊繼盛,大明第一硬漢,鐵骨铮铮,著名谏臣。太平宰相李春芳。抗倭英雄、戲曲家汪道昆。文武全才殷正茂、一代帝師,暴脾氣大學士殷士儋,水利專家淩雲翼……。
大明二十六年的這屆進士,在曆史上對日後明朝中晚期的政治、經濟、軍事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出的大能太多,于是就被公認爲明清科舉第一榜。
當然随着王道秋這個曆史作弊男的穿越,他個人的成就,以及對這屆牛榜人才,更加合理的使用。這會讓這屆牛榜中的大能們,都會有更高的成就。會直接幹翻大宋嘉佑二年的那屆進士,成爲咱們中國曆史上,無可争議的科舉第一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