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你陰魂宗殘害蒼生,造下無邊殺孽,使得松澗府人心惶惶,朝廷聽聞大爲震怒,着鎮妖司将你陰魂宗拔除,我等應鎮妖司之請,謀劃了當初一事。”
樂鴻擡起頭看向老道,老道毫不畏懼的與其對視了片刻,樂鴻才垂下了頭。
幾息後擡起頭:“如此說來,這一切都是巧合了?”
“不管道友信不信,當初對你陰魂宗的剿滅,确實出于朝廷之口。”老道坦然道。
“那本座煉制的嬰靈丹呢?難不成會憑空消失了嗎?”
“這······”
老道沉吟了半響,無奈的搖了搖頭:“此事道友或許該上一趟天羅寺,天羅寺可能會清楚這一切。”
天羅寺?
樂鴻神色一怔,眸中滿是複雜之色。
說實話,這松澗府地能讓他看過眼的,也隻有天羅寺了,或許應該說是天羅寺的上代佛子。
那家夥以玄丹境巅峰竟然能與他戰個半斤八兩,自他在松澗府立足之後,這是唯一一次,雖然他因煉制嬰靈丹而法力大降,但那次争鬥屬實酣暢淋漓。
因此,他不願相信此事與天羅寺有關系,隻是,眼下看來卻不得不上一趟赤泉山了。
呵呵,堂堂松澗府佛門之首,竟然也做蠅營狗苟之事。
端起茶盞,将茶水一飲而盡,而後站起了身。
“雖然此事是個意外,但我陰魂宗覆滅終究是爾等出的手,這筆帳也該還回來了。”
樂鴻身上湧現出一抹驚天大勢,深邃的目光死死的看向清微道的老道。
“你不是我的對手。”
老道神色平靜的望向樂鴻:“事情過去多年,道友難道不能放下嗎?”
“本座可以,但我陰魂宗身死的教衆卻不允許。”
老道聞言,搖了搖頭露出一抹微笑:“道友可知我清微道的來曆?”
“你想說什麽?”樂鴻眉頭皺起。
“道友既然知道,就應該知曉一個道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莫說你一介紫府真君,便是化神,老道也有八分信心将他留在我翠微山。”
樂鴻眸子一縮,望着一臉微笑信心十足的老道,不由的陷入了沉默。
幾息後,點了點頭。
“本座很好奇你究竟有何信心能留下化神大修士。”
“道友想要一見嗎?”
樂鴻搖了搖頭:“本座尚要上赤泉山,沒有必要。”
聞言老道臉上露出一抹笑意:“多謝道友手下留情。”
“不必如此假惺惺,若是可以,今日你翠微山留不下一個活口。”
樂鴻瞥了老道一眼,徑直走出道宮,而後帶着兩人化作流光消失在了天際。
望着樂鴻離去,老道依舊坐在椅子上久久未曾起身,身後的衣衫被汗水侵濕了大片。
至于他的話,到底有幾分真,幾分假沒有人知道。
得救了!
道宮之中的衆道長長的松了一口氣,而後朝首座之上的老道躬身行了一禮。
“爾等去吧。”
“前輩,若是陰魂宗再殺回來又該如何?”
淨明道和蒼羽宗的掌教長老皆擔憂的看向老道。
老道擺了擺手:“放心就是,陰魂宗不會再對爾等出手了。”
聞言,兩宗才安心的離去。
天際之中,
陳懷恩回首望了一眼翠微山。
“大人,清微道的話能信幾成?”
樂鴻:“十成。”
“如此說來清微道果真是有底牌了?”
“有沒有底牌本座不知,但本座不敢賭,不敢賭便是十成。”
“那老家夥也正是笃定了本座不敢賭。”樂鴻不由的露出了一抹笑意。
自他出了翠微山,清微道有沒有底牌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天羅寺會給他一個怎麽樣的解釋。
樂鴻神色平靜的望着天際。
······
赤泉山,
腳寺之中香客絡繹不絕,香火彌漫,人聲鼎沸。
一個身着錦袍的中年男子帶着一位身懷六甲的孕婦欲要上山,卻被寺僧阻攔了下來。
“施主,今日山寺不接客,若是施主想要上香還是在腳寺之中吧。”
“不接客?”
中年人微微一愣:“小師傅這卻是爲何?”
“小僧也不得而知,乃是住持親自下的令。”
“小師傅能否通融一下,老夫隻是想要攜妻上山還個願。”
中年人看向一旁的夫人,面上多出幾分憐愛。
人至中年,卻無子嗣,視爲不孝,他一生行商賺下了殷實的家資,卻對此無能爲力,偶然間聽聞天羅寺的大師有大神通,這才抱着一份僥幸心理上了山,未曾想果然如願,他妻子在他下山後的一個月便懷上了。
念起天羅寺,便忍不住想要回來還個願。
普言搖了搖頭:“若沒有住持之命,小僧難以放施主上山,還請施主見諒。”
中年男人眸中閃過一抹失望:“既是如此,那老夫也不爲難小師傅了。”
看了一眼藏于雲霧中的山階,轉身攜妻進了腳寺。
既然來了,自然不能白跑一趟。
······
伴随着雲霧入山,
山寺之中少了香客,多了幾分禅意,
眼下并非早課,但禅院之中的誦經聲卻不絕于耳。
三道身影落下,經唱聲爲之一滞,
爲首的老僧歎一口氣,緩緩起身。
随之身旁的一衆老僧便欲起身,卻被老僧擡頭按了下去。
“爾等便在禅院之中誦經吧,此事因老僧而起,合該由老僧償還。”
“師兄!”
智然等一衆高僧眉宇間閃過一抹擔憂。
“總該有個了解。”
說着走出了禅院。
落下雲頭,樂鴻望着隐于雲霧中的山寺,久久的未曾移動腳步。
良久後,苦笑的搖了搖頭。
天羅寺,松澗府佛門首尊之位,果然不同凡響。
未過多久,一道身着僧袍的老僧沿着山道走了出來。
“老僧見過三位施主。”
“傳聞中天羅寺智善住持半步紫府境,現在看來,盡是傳言了。”樂鴻面色平靜的譏諷道。
面對樂鴻的譏諷,老僧不以爲意,反而淡淡一笑。
“赤泉山風景極好,施主可否随老僧走走。”
“正有此意。”
“爾等在此地候着。”
說完便随老僧沿山道走去。
“你該知道本座的來意。”
“老僧知曉。”
“本座想知曉當初是怎麽回事兒。”
“施主不必着急,既然老僧能面見施主,便是要與施主說。”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