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上,據老臣所知,這甯縣縣令應該叫馮有才,是跟嚴大人同一年考的。”
吏部尚書突然想起來了,因爲嚴嘉林從一個小小縣令一路高升,吏部尚書還專門去看了看當年與嚴嘉林一起被分到各個縣城的幾個人。
這馮有才當時是剛剛吊着最後進的,也被分到了一個縣。後來還因爲當年狀元之才的嚴嘉林突然崛起,這吏部尚書又好奇去看了同一恩科其他幾個也去做縣令幾人的案卷,發現其餘些人無功無過,完全沒有像嚴大人那般有過人之處。
所以這會,皇上提到的甯縣,吏部尚書也就慢慢想了起來:“皇上,這甯縣老臣确認縣令爲名馮有才。”
經過這一番回憶,吏部尚書已經肯定了,印象還挺深的,因爲這名字着實太過直白。
“哦,那甯縣人如何來京告禦狀,說是新到甯縣的縣令吳太賢欺壓百姓,目無王法。”慶隆帝沒想到慶國居然還有這樣的官。
這事情一旦到了皇上地方,就沒有小事的。等離開禦書房後,吏部尚書翻出了各種案卷,也叫來了吏部幾人問話,最後得出了一個可怕的結論。
這甯縣縣令居然就在半年前,不知不覺從馮有才換成了吳太賢。
鹹福宮。
“皇上,你在開玩笑。這官也能花銀子買?”如意不敢置信。
如意這表現,都讓慶隆帝有些羞愧,居然在自己的治理下,還有這種事情發生。
“還好發現的早,這類風氣肯定要好好的懲罰。”如意看出老皇帝的不自在,立馬安慰了幾句。
“朕一定要嚴懲不殆,絕不能姑息。”慶隆帝已經派人去調查前因後果,雖然知道肯定有人在操作,但到底牽涉多廣,還是要看證據。
十天後,一個由小孩牽涉出來的買官案,震驚朝堂。
“真是不知所謂,這般人真是好大的膽子。”慶隆帝都要氣炸了。
如意看着噴火龍似的人,隻好先讓他發洩發洩,這火一直憋着也不好。
“這海城的知州誰給的天大膽子,敢就自己任命,而且還是看誰給的錢多。”慶隆帝一想到這事,就想活剮了這些人。
如意在噴火龍的咆哮中,總算弄清楚了前因後果。
甯縣原先的縣令馮有才因病去世,按理這位置更變是要上報到京城吏部,或者海城可以推薦人選,但是最後的批複還在吏部。
可沒想到,海城的華知州直接收了人家十萬兩,就把縣令這位置給出去了,還說吏部那邊自己也會負責辦妥,完全不會讓買家有後顧之憂。
這買了縣令的吳太賢也是膽大包天,本來這縣令就不是名正言順的,還欺壓百姓,瞞天過海,想把甯縣變成吳家的一言堂,在甯縣作惡多端。
海城相關的官員都被革職查辦,後續也在吏部的調查下進行下去。這次牽連的人不多不少,從海城知州一路往下,多少都知道一些,吏部根據輕重都做出了懲處。
等容妃和淑妃再次見到小孩的時候,這孩子已經在慈安堂紮了根,平日主動幫着照顧更小的孩子,也帶着一些四五歲的孩童簡單認些字。
當小孩聽到從兩位夫人口中得知大仇已報,也是悲中從來。先前這小子也和其家父學過幾日書,難怪能想到這麽個辦法,最後還給他辦成了,但家人已逝。
“你願不願意日後留在慈安堂,也算找個活。”淑妃有些不忍。
“謝謝夫人,小子願意。”反正回鄉也沒有一個親人,還不如在這裏有這麽多和自己一樣無父無母的弟弟妹妹們在一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