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陳老闆也太會說話了吧。”
“真是會來事啊。”
“真沒想到陳老闆還有這一面。”
黑虎等人在一邊看的目瞪口呆,顯然從沒想過陳華江還有這樣“能說會道”的一面。
這種九十年代才在大江南北漸漸火起來的‘吆喝’方式,敷一出現,就将在場的人群死死吸引。
接着陳華江弄了三個燒水的水車,也就是水壺,隻不過當下在南明市大多數人都将其稱呼爲水車。
“昆侖煤爐,采用高尖端科技,牢牢鎖住煤球溫度,比傳統煤爐提升百分之五十能效比。”
“換而言之,相同的煤球,使用昆侖煤爐可以燒出更多的熱水,同時也更省煤球。”
“根據清北大學最新研究數據表明,一個昆侖煤爐更比兩個傳統煤爐強。”
陳華江大聲吆喝着,滿嘴跑火車。
台下人群自然也是議論紛紛,指指點點。
“真的假的,這煤爐還真能一個頂兩?”
“不過他們的煤爐好像真的跟一般煤爐不一樣,上面是凹陷型的,不像一般煤爐是平口型的。”
“我覺得是吹牛,肯定沒那麽厲害。煤爐嘛,好的差的能有多大的區别呢。”
場中嗡嗡鬧鬧,衆人都不是太相信陳華江的說法。
但是很快,中間昆侖煤爐燒的水車子開始冒煙,咕噜噜的頂着壺蓋,白色蒸汽升騰。
“開了,水開了!”
“這速度也太快了吧!”
“我的天啊,你們看左右兩邊的水車,都還沒燒響了。”
此時,人群一陣躁動,激動的指着中間的昆侖煤爐議論紛紛。
陳華江當面将熱水倒出,澆在地上,熱氣升騰。接着擋着衆人的面,在一邊的木桶裏打出誰灌入水車中,再放在中間的煤爐上。
又燒了幾分鍾,這時左右兩邊的煤爐接連開始蒸騰,不一會中間的水車子也開始蒸騰起來。
有了“實驗”的對比,又是在衆人眼皮子底下,大家越發的激動和訝然。
“我的天啊,還真是一個更比兩個強。”
“這真是好煤爐啊,燒水實在太快了,就不知道會不會很浪費煤。”
“不錯,如果不浪費煤,這煤爐絕對是好東西。”
衆人一片激動,看向昆侖煤爐的目光也帶着幾分喜歡和貪婪。
“大家可以放心,我們昆侖煤爐采用最新聚合保溫技術。在相同的煤球下,使用我們昆侖煤爐将會更耐燒也更省煤。”
“下面将進行第二個試驗,升溫燃燒實驗。昆侖煤爐到底省不省煤,一看便知。”
“說的美,誇得大,大家不如讓事實來說話!”
陳華江讓二毛和手下再次換上三個新的煤爐,然後将煤球展示給大家看。
同時的生火,衆人很快就發現了驚訝之處,中間昆侖煤爐是最先生火成功的。
“這個煤爐的生火速度好快!”
“不錯,比邊上兩個煤爐快的多,就不知道省不省煤了。”
“這叫什麽牌子的煤爐,昆侖吧?就不知道這煤爐要多少錢了,肯定比邊上兩個貴。”
衆人議論紛紛,男女老少此時已經将大閘口這邊堵的水洩不通。
随着生完火,陳華江又讓手下拿來鼓風機通風,加速讓煤球燃燒,煤爐口的火焰升騰。
衆人又發現,中間的煤爐火焰赫然是藍色的,左右兩邊也有,但是沒有中間那麽熾烈。
“這是大火的象征!”
“這中間煤爐燒的太旺了,肯定會比左右兩邊先熄滅。”
“不錯,這火過于旺盛了。”
一些自以爲聰明的人,根據自有的思維慣性,指着中間的昆侖煤爐自信的說道。
但是很快,當左右兩邊煤爐的火焰漸漸變小,中間的昆侖煤爐火焰依然熾烈。
這下人群炸鍋了。
“我的天啊,這中間的煤爐煤球竟然這麽耐燒!”
“左邊的熄滅了,右邊的熄滅了,中間的竟然還在燒!”
“會不會是什麽把戲?不對,剛才他們裝入煤球我全程目睹的。”
衆人一片躁動,訝然的話語此起彼伏,此時看向昆侖煤爐的目光也變得越發火熱起來。
這時陳華江指示二毛将三個煤爐的煤球用火鉗夾了出來,左右兩邊的煤球已經出于餘溫狀态,表面被燒成了煤渣色。
而中間的煤球還在燃燒,雖然也有了一些煤渣色,但是被火焰包裹着,顯然是還能燃燒到一段時間。
“這煤爐多少錢!”
“好東西,你們這個昆侖煤爐多少錢?”
“怎麽賣的?”
此時,底下的人群激動了,看向昆侖煤爐的目光如同看着寶貝。
很多人都會算賬,不論是燒火速度,還是省煤作用,這昆侖煤爐都比一般煤爐要強。
當然,這也是陳華江玩的“小把戲”,相比于左右兩個煤爐的普通煤球來說,中間的煤球是經過特殊加工的。
簡單來說是用了部分蜂窩煤技術,蜂窩煤在九十年代末出現,煤球内裏擁有一個個圓形類似蜂窩而得名,可以更加充分的燃燒。
陳華江當然不能做的那麽明顯,隻是在煤球中增加了部分大大小小的裂縫,同時減少了煤球中的粘土。
這就是中間煤球更耐燒的原因,而左右兩邊的煤球其實并沒有燒完。因爲傳統煤球是很難燒穿的,中間總會留下大大小小的煤芯。
這也是一直到九十年代後期,很多人農村人都有進城到工廠附近撿煤渣的習慣,因爲撿回去的煤渣剝落後内裏還可以再燒。
“擺上來!”
陳華江讓二毛将找就準備好的招牌放在台上。
上面畫着大号的昆侖煤爐的圖畫,上面寫着原價“2”中間一條紅色的橫杠,下面是一周活動推廣價“1.6”打八折的字樣。
“兩塊錢?這煤爐也太貴了吧。即便打折後也要一塊六,被一般煤爐貴一些。”
“不錯,這個煤爐比煤爐廠的煤爐都要貴,煤爐廠的煤爐才一塊五呢。”
“我家煤爐上半年才買的,這個沒必要買了。”
望着價格,台下的人群竊竊私語,都認爲價格有些高了。
“我在做,你在看,眼在算,心在算。這煤爐一天省煤有一個,一月省煤三百個。”
“燒的越多省的越多,節省時間也越多,你說這一塊六劃算不劃算!”
“買上一個帶回家,老的喜,少的誇,不用一周都會誇你會當家。本煤爐每天現賣兩百個,一人隻限買一個。”
陳華江大聲的吆喝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