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要去古柏渡,趙翠聽說過這個地方,李娟則是去哪裏都無所謂,反正隻要不進這個不許漢服進的公園就可以了,于是趙翠和李娟主動上了房車,馬小亮随後上去,随即啓動車輛一路向西,向着荥陽駛去!如今從管州到荥陽的高速路和城際快速路越來越多,馬小亮順着導航選擇了新修通的城際快速,除了省高速路費之外就是真的快,避免了在高速上不能随時下車的難受。
古柏渡是一個已經廢棄的渡口,距離鴻溝不遠。這是黃河岸邊一個有着2000多年曆史的古渡口。它見證了楚漢争霸的烽煙,演繹着三國征戰的厮殺,聆聽過隋唐群雄逐鹿的馬蹄聲,每一寸黃土上都疊印着歲月的漫漫煙塵。九曲黃河在荥陽王村鎮擺了一下腰,留下了一個叫孤柏嘴的小河灣。這是黃河在荥陽境内水勢最爲平靜溫柔的一段,它東接飛龍頂,西連虎牢關,面對滔滔黃河,背倚連綿邙山。它的名字來源于一個傳說,據說古時候這裏有一棵高大挺拔、樹蔭蔽日的老柏樹,曾是當年漢王劉邦避雨的地方,在縣志中有記載:“成臯圈解趨何急,孤柏兵旋避雨遲“。後來此處被辟爲渡口,就叫做“古柏渡“。
古柏渡的古柏,還曾爲唐王李世民遮風避雨,傳說古柏當年枝葉繁茂,樹冠大可及畝,唐王李世民夜襲窦建德軍營,在此處遇雨,曾在樹下避雨,無一人被淋濕,李世民譽之爲“千歲靈根“。此後,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行經此處,曾賦詩寫道:“孤舟向廣武,一鳥歸成臯。勝概日相與,思君心郁陶。““孤柏蔭雨“曾經是“汜水十景“中的一景,不過,随着黃河的泥沙淤積,史書上所指的孤柏嘴早已進入了黃河河道。宋代熙甯四年(公元1071年)此處被辟爲汴河口後,這裏成了江南通往陝西的最大水運中心,商賈遊船盛極一時,經濟文化非常繁榮。由于渡口河水水勢平穩,上船下船都可免以泥沼難行之苦,所以民間流傳俗語說:“孤柏嘴過河,幹上幹下“。清道光三年(1823年)渡河碑記載:“本爲農設,間利行人。每歲夏秋間,大雨連綿,河洛并漲,及隆冬河水斷澌不可渡,行人多于此間問津焉。“民國時期渡口最盛,有渡船40餘隻。每次來到黃河邊上,馬小亮都喜歡拍照,如果可能的話,盡量坐船下黃河。李娟和趙翠睡了一路,或許是剛才和公園保安争執太累了,又或者是春乏秋困,兩人躺在房車的沙發上睡得不亦樂乎,到了古柏渡也隻是賞花,連拍照的心思都沒有了。
馬小亮則端起相機,對着花花草草拍個沒完,這時趙翠反而不樂意了,小聲對李娟埋怨:“以前小馬拍照直拍我不拍花,現在你看?”李娟這時忍不住笑起來,然後小聲對趙翠說:“隻要不去外面惹花花草草,你就讓他拍呗!”趙翠小聲說:“就他,有心無力的!”李娟這時驚歎:“不是吧,你倆才40,就有心無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