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弘明收束了心神,不斷調整呼吸、坐姿和心境,以便于更好地進入修煉狀态。
雷霆破滅法身經過他兩個月的修煉,已經達到了先天六品的程度。
按照目前他修煉的進度,再過三個多月的時間,他就可以将雷霆破滅法身修煉到武膽境。
到了武膽境,他就可以初步嘗試馭雷之法。
這是上古仙法中才能掌握的天地威能。
而在此之前,這門仙武功法修煉的雷霆真意,需要通過真龍之血和各種珍貴藥材輔助修煉,才能将雷霆真意修煉足夠的精純,讓肉身得到足夠的強化,以便于他更好地容納雷霆之力。
等将他體内願石中的願力盡數煉化完後,趙弘明又從練功房中取出真龍之血以及一些珍貴藥材。
滋滋滋。
他赤裸着的上半身崩濺出一條條細小而密緻的雷光電弧。
此時,趙弘明對于雷霆破滅法身的掌握已經十分熟練,能夠輕松地将雷霆真意轉化爲雷霆之力,并在攻擊時瞬間釋放,使他的攻擊力變得更加強大。
纏繞在他身上的雷光就像是一條條銀蛇般,在不斷的遊走。
突然趙弘明眼神一凝,在他身上裝着真龍之血的瓷瓶炸裂。
真龍之血抛灑了出來。
遊走在他身上的雷蛇沖出,将真龍之血的裹挾。
刹那間,真龍之血就崩碎成了無數細小的血珠,變成一團懸浮着的血霧。
與此同時,地上的珍貴藥材也同時崩碎成細小的碎末,融入進血霧之中。
趙弘明赤裸着上身走進團血霧中,全身氣血沸騰,在不老真意的催動之下,他的身體像是化成一個熔爐,滾滾熱浪在他身上翻湧而出。
那些珍貴藥材在高溫下開始發揮藥性,在他身上洗練血肉,将龍血中的精華盡數容煉進去。
這個情況持續了半個時辰,直至将身上的血霧徹底淡化消失爲止。
練功房中有一把長直刀,是趙弘明平時的在練功房中修煉刀法所用,是經過千錘百煉的好刀,用這把刀施展【開天】武技的時候,也是十分的得心應手。
趙弘明煉化完真龍之血,睜開雙眼,将長直刀從刀鞘中抽出。
忽然,他發現刀身上有電弧在跳動。
趙弘明詫異了一下,他雙手握刀,催動雷霆真意轉化爲雷霆之力湧上刀身。
這一次催動,不是一次性,而是将長刀當真自己的肢體那樣,讓雷霆之力在裏面流轉。
雷霆之力在刀身上完美契合,變得連綿不絕。
噼裏啪啦的雷光在刀身上出現。
他從中感受到了刀身上陣陣的暴虐刀意。
趙弘明沉默無言。
他提着長刀輕輕一揮動,道道雷光就随之而變,化成一道雷霆刀氣一斬而下。
趙弘明撤下部分防禦,讓雙手觸摸刀身,頓時覺得有麻痹感。
“這應該是經過【天道酬勤】優化後的能力。”
雷霆破滅法身整篇功法的最終目的都是通過修煉掌握煌煌天雷,爲了達到這個目的,前期都是注重于血肉的強化。
因此并沒有明确的配套武技,如果說真要有的話,那就是強化過程中附帶的雷霆之力。
這門仙武功夫五個大境界,對于雷霆破滅法身來說,開脈境和通竅境都是入門,到先天境界才能夠真意化雷。
“不過我三個多月的時間,在願石等多諸多資源下,将雷霆破滅法身修煉到了先天六品的程度,速度已經很快。但這段時間爲了提升這門仙武功法,将修煉的重心都放在這門功法上,其他的武技和不老功的修煉進度都拉下很多。”
通過【天道酬勤】武學面闆修煉,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才有結果。
然而,趙弘明一天的時間是絕對的,不會因爲他的勤學苦練而多出幾個時辰。
每天通過勤學苦練提升的進度點差不多就落在固定的範圍。
要是花太多時間用來修煉雷霆破滅法身,那麽八荒不老功和其他武技的進度就會被拖延。
兼修了太多功法之後,進度被分攤幾乎是必然的事。
但比較欣慰的一點是,雷霆破滅法身修煉的同時會帶來根骨的加成,也能夠一定程度上彌補他精力分攤的損失。
趙弘明握着手中的長刀,不斷施展着刀法。
結合了雷霆之力長刀,鋒利度提升了一個層次。
點上堅硬無比的金剛岩都被留下一道道深約一寸的刀痕。
對于這樣的結果,趙弘明還比較滿意。
經過了許多次的嘗試之後,趙弘明手中挽了一個刀花,收刀入鞘。
長刀刀柄上彈出幾道電弧後歸于平靜。
趙弘明體内兩道真意奔騰滾滾,讓他仿佛沒有任何疲倦一般,繼續投入緊張的訓練當中。
一個月後,來自于的大梁城中的軍備被暗中送到了穎郡,送到趙弘明的手裏。
高延士站在剛結束修煉的趙弘明身旁,彙報着說道:“殿下,這次陛下送來的十萬軍備,目前都堆在庫房裏,殿下要去檢查下嗎?”
“不必了,讓張義和吳起兩人對接一下吧。”趙弘明吩咐着說道:“務必要讓三萬魏武卒滿甲。”
原來讓吳起訓練的魏武卒隻有一千人的規模,這一千人在過去的一些行動上都表現出了極大的組織性和非凡的戰鬥力。
後來一千人擴展到了三千人。
但是人數還是太少了,千人在大規模的戰場上常常會處于劣勢,特别是接下來即将面對趙國大軍,這點的人數哪怕是精銳都根本決定不了什麽。
更何況,趙國的軍中還有不少高階的武夫。
趙弘明以及吳起等人都深知,如果想要在邊境立足,應對趙國軍隊的來勢洶洶,必須擴大軍隊的規模。
于是,在他的授意下,吳起也開始了一系列的募兵活動,通過明教的名義,向穎郡十城範圍内招募武夫,擴充新兵。
好在魏國南方有大批的武學勢力破産,跟着數股流民潮來到了穎郡。
人數倒是不缺。
吳起爲了招兵順利,便與張義一起制定了極爲詳細的軍功制,等級鮮明,涵蓋了從一級公士到二級上造,一直到最高二十級的徹侯。
隻要是魏武卒的士卒無論職位大小,無論出身是貴族、平民、亦或者奴籍,隻要斬首敵方軍官“甲士”的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一級爵位“公士”,能得到田一頃。
斬殺的敵人首級的越多,獲得的軍功就會越多,爵位就會越高,得到獎勵也就越豐厚。
直到拿到最高爵位的徹侯,便可以一縣爲食邑,得到衣租食稅,能夠世襲二代。
更重要的是,倘若立下的功勞足夠大,除了爵位之外,還有可能獲得【殺經】這本仙武功法。
以這樣的設計,趙弘明衡量過,基本上打一次勝仗,小官升一級,大官升三級。
他現在搜集的資源加上建安皇帝趙弘明的支持,可以承擔得起。
綜合考慮後,他便通過了兩人制定的軍功制。
在這樣的政策下,加入魏武卒能得到的待遇能比得上魏國一二流的武學勢力,甚至有些地方比許多武學勢力都做得更好。
于是,一大批無處安身或者另有抱負的武夫,想要通過加入魏武卒,來獲得更好的生活和前途。
經過一段時間的招募,以及嚴格的篩選,魏武卒的人數已經擴展到了兩萬多人,再過一些時日就能完成三萬的既定目标。
現在大梁的軍備已經如期送達,趙弘明幾乎沒有任何猶豫打算交給吳起,讓他們盡快裝備。
馬上開春,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高延士低頭應下,轉身打算向下傳達趙弘明的意志。
此時趙弘明像是想到了什麽,說道:“等一下。”
高延士腳步一頓,說道:“殿下還有什麽吩咐?”
“你再差人去本王的庫房中将那些三角陣旗也一并給到吳将軍,裏面有相應的使用之法,可以讓吳将軍好好運用。”
王家的陣法之道很是精妙,哪怕是個普通武夫,也能産生些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從王家武庫中搜剿而來的陣旗,加上他修煉陣道經時煉制了一些,數量不少,放在庫房中也着實有些浪費了。
高延士點頭應下,沒再多留。
冬去春來,萬物複蘇。
轉眼又過去了三個月的時間。
從邊境以及趙國内探子傳回的消息,趙國的李幕還沒有多少動靜,仍處于集結大大軍的狀态。
以這種進度的話,今年夏天李幕不會發起進攻,要等到秋收之後。
還有四個多月的時間。
雖然李幕尚未有進攻的打算,但此時他要攻取穎郡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
穎河上與趙國來往貨運已經停擺,而鹿陵城中也出現了許多陌生面孔,治安情況出現了惡化。
一時間,整個穎郡都被一股壓抑、沉悶的氣氛所籠罩。
泰城,東軍主帳。
穎郡郡尉的蒲元清自從馮毅回朝之後,他一直待在了東軍中,連穎郡都很少回去。
他作爲鑄劍山莊的武夫,本就是東軍出身,巧合之下才當了穎郡的郡尉。
在他看來,他是先天九品的武夫,實力不低,又在這個邊荒之地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所謂這郡尉之職不過就是個挂名吃空饷而已,反正出了問題,還是要依賴于東軍。
穎郡有他沒他區别不大。
索性他大部分時間都待在了東軍所在的泰城中,連趙弘明就藩半年了,他也沒有露面。
畢竟作爲郡尉在外巡守個半年也不算太過離奇,一個毛頭小王爺還不值得他去畢恭畢敬。
他們鑄劍山莊一開始的确是個不入流的武學勢力,但現在已經今非昔比,他有這個底氣。
“今兒是什麽風,蒲郡尉不去修煉武學,不去與水潤的姑娘們讨論人生道理,怎麽有空到我這小地方來了?”
營帳外,一個身披寶铠的魁梧男子走了進來。
他身高七尺,蓄着長須,看起來樣貌有五六十歲,乃是東軍的主将蘆宗輝。
“蘆将軍别來無恙。”蒲元清起身抱拳寒暄道:“就是時間有些久了,特來看看老将軍。”
蘆宗輝坐到主位上,脫下頭盔哈哈哈說道:“蒲郡尉不用跟我繞這些關子,說吧,主要是爲了什麽事?”
蒲元清恭維道:“果然什麽事都瞞不過将軍的眼睛,不知道将軍有沒有聽說趙國現在的動靜?”
“李幕調軍的事嗎?”
“正是。”
東軍将軍擡頭道:“怎麽,有變化?”
“嘿嘿,針對此事不知道将軍有什麽看法?”
“能有什麽看法,跟以往一樣,布防就是。大梁那邊早就第一時間獲知了趙國的動向,已經命我也按照籌備軍隊了,與武王共同防守。目前我手上已經有眉目的是十二萬人,足以防守。”
“我這兒有一樁大禮要送給将軍,不知道将軍收不收?”
“什麽大禮?”
蒲元清神秘道:“十萬兵甲。”
蘆宗輝臉色動容:“蒲郡尉請細說。”
“這也是我鑄劍山莊偶然才獲知的,我覺得我無與将軍相交頗深入,特來告訴将軍。”蒲元清循循善誘道:“你可知道,趙國這次的主要目标是何處?”
東軍将軍不假思索的說道:“穎郡。”
“那穎郡可有将軍之利益?”
東軍将軍蘆宗輝反應過來道:“你是想要我不管穎郡的死活,放任趙國軍隊嗎?這樣的話恐怕會引起非議,給其他武學勢力口實。不知道這穎郡跟十萬兵甲又有什麽關系?”
“非也。我是想要将軍借此跟建安皇帝談條件。”
“哦?”
“将軍不在廟堂之上有所不知,建安皇帝暗中籌備了十萬兵甲給了身在穎郡的武王,而這還是以給東軍的名義給的。”
“此言當真?”
“其中有許多兵器都是從我們鑄劍山莊手中流出的,我們還能不知?”
這一次蒲元清也是受宗門所托,期待借這一次機會,讓還在搖擺的東軍徹底倒向他們,所以不得不來這兒充當一次說客。
聽聞此言,東軍将軍變得有些驚疑不定了。
“我覺得将軍在趙國進攻之前,不如與建安皇帝先談條件。在此之前可以先袖手旁觀,等建安皇帝再答應将軍的請求再做決定。”蒲元清趁熱打鐵道:“譬如給了武王十萬兵甲,這本來就是将軍的,讓建安皇帝給到将軍不算過分吧?”
“此事容我再想想。”
“不急,時間還早。”蒲元清知道這位東軍将軍手上情報不多,索性也就點到爲止道:“唉,我也是看在咱兩交情不錯的份上才特地告知将軍,将軍一定要好好考慮,我也是爲了将軍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