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過了多久,好像是幾月,又像是一息之後。
哲豐明等人才猛然驚醒,從震撼中回過神來,發現周圍不是上帝視角的宇宙星空,還是之前的一切。
隻是相較于他們境界太淺,短短半息就回神,其餘衆化神與衆神官,卻是陷入了一種不可言傳的悟道之境。
一時間讓哲豐明等人望去。
他們就看到接引仙者、佛祖、以至于被接引仙者所敬重的枯道人前輩,還有被周圍人所畏懼的大神官們。
這些仙神當見到天道的時候,都露出了和他們相似的‘思索神色?’
之所知道知道。
也是哲豐明等人之前‘靈魂出竅’的時候,見到自己等人就是這般樣子。
好似,這些神官們也看到了自己的本源?或者是相近的‘法?’
法一字,也是他們經常聽接引仙者言之,繼而慢慢也大緻知曉了,知道他們剛才看到的本源,應該就是一種适合他們的法。
因爲就在剛剛一觀之後,他們發現自己好似身體變得輕飄飄了一些,思維也變得更爲靈動。
像是通過剛才的一觀,讓他們的思維又在自我的極限之中,打破了長久以來的枷鎖,再無凡塵的桎梏。
可以如天界的天人一樣,去試着踏入傳說中的修行!
也是感知到這些,他們心中頓時有激動,也有震撼,沒想到自己這僅僅一觀,就讓他們從本質上成爲了‘天人’,與天界再無隔閡!
同樣,經過以前接引仙者的教導,他們也知道自己等人還是境界太低,所以隻能獲得這些緣法。
就像是‘看山是山’一樣,他們境界隻能看到這些。
但也是如此。
他們沒有勇氣再看向天道,隻埋頭向着衆界主方向感恩拜了拜之後,也不由看向了旁邊的接引仙者。
頓時,他們發現了接引仙者還在頓悟。
這和他們猜測的一樣,境界越高的仙神,其頓悟的時間應該是越長?然後收獲更多?
他們這樣想着,又看了看其餘的仙神,也發現其餘仙神也都是在頓悟。
可也正是頓悟。
他們又忽然覺察到一個奇怪的事,或者說是曾經佛祖所言的‘法主道境中,我等爲衆生’一事。
再想到衆仙神都是這般,好像是和他們藍星之人一樣,都如冥冥之下的‘普通衆生’,需要吞服悟道丹,才能觀天道之法。
哲豐明等人如今徹底也明白了,知道佛祖在月餘前所言的‘我等道玄者,也爲天下衆生’的意思了。
因爲相較于‘天’,他們是那麽的微不足以稱道也。
但本來,說實話,哲豐明等人其實在之後的這些時日裏,也是有些不太敢相信。
當然,不是不相信天道有如此這般廣相。
而是覺得佛祖可能是自謙了。
畢竟他們之後也接觸了佛祖,覺得佛祖雖然莊嚴無比,可卻給人一種很謙和的感覺。
所以這事在他們想來,很可能就是佛祖自謙。
可當今日看到了佛祖也與他們一樣,在感悟與驚歎天道之法後,他們就知道,出家人果然是愛說實話,不打诳語。
哪怕是看似謙虛的自謙之言,也确實是真的‘太弱。’
但要知道,他們可是親眼見到了三年前的佛祖法相視頻,見到了在同一時間,龍朝各地廟宇中,以及一些安裝有攝像頭的家中,看到了佛祖的那般神異法相!
這樣的法相,都同步整個龍朝的術法,太弱?
或者說,能一秒鍾内直接布法整個數千裏龍朝,也能在一瞬間毀滅整個龍朝的佛祖,是弱者?
那他們藍星是什麽?
難道隻是尋常泥土中的塵埃?
也是這樣一想,他們先是看了看依舊在感悟的佛祖,又看了看比佛祖強的枯道人,再看了看大神官,随即想到了身旁有天地環繞的衆界主。
按照實力劃分,佛祖既然都能一息間布法龍朝,那這些更強的開道仙神與宇宙之主,實力又是什麽樣的?
難道一念之間,一個宇宙就要寂滅,陷入新的輪回?
更莫說,界主之上,還有那恐怖法相的仙祖與妖祖,更有傳說中的法主。
如今正在現世的‘天!’
能讓他們從根本上改變生靈本質的天道!
也是在他們想來,既然天道能改變一個人的生靈本質,那麽豈不是也能‘創造仙神?’
比如,天冊神官!
這可是在天界内真實發生的事。
隻不過如今,之前聽接引仙者言,今日的天道,好似要創造新的‘宇宙之主。’
而哲豐明等人雖然激動的思索着,但也是安安靜靜的站在原地,不敢妄動,怕不小心打擾了周圍仙神的頓悟。
可要是有機會,有那個機緣的話,他們現在的第一件事,就是想開口問一問還算是相熟且和善的接引仙者,問一問這些事情的答案。
第二件事,就是更有可能的話,他們也想去見證一些封冊宇宙之主的畫面。
第三件,就是找個安靜的地方,将這些事情細細解說,錄制到攝影儀之中。
且也在哲豐明等人思索的時候。
約九十九息,島上的金丹與元嬰境界先後醒來。
又到九百九十九息時。
一衆來島上的大修士們,也基本不分先後的漸漸從頓悟中蘇醒,又向着界主方向一拜。
哪怕是一些大神官與界主弟子身具法令,能感悟千息之上,此刻亦是主動散去了頓悟之法,随衆人而拜去。
因爲他們知曉千息之上,是由精氣神三者圓滿的大乘境界才能悟得。
如果自身未到大乘,反而今日得此悟,不僅沒有任何收獲,相反還會神魂陷入疑惑之法中。
這就是道未至,不得悟。
身爲法修的他們,知曉‘法不足’就要頓足‘止道’,也自然知曉有可爲,不可爲。
且也是如此。
看到所有修士都醒來,其中一衆大神官與界主衆弟子還這般果斷,無任何一人起貪念。
亦是此刻。
一衆界主都是暗自點頭。
同時,在衆人矚目之中,雲鶴妖祖也爽朗一笑,話語傳遍了三萬裏北河,但聲音卻不大,反而讓人如雲春風,
“諸位道友,今日能止悟,不得‘得’一字,也可謂是得了‘德’一法。
且老朽曾聽法主言。
言,‘德’在‘得’前。
其爲,有德者,必有所得。
有得者,必爲德者。
觀天下之往往”
雲鶴笑望一衆大神官,“法與道,不正是如此?前者法爲得,後者爲德。
道德道德,能悟‘道德’者,也必爲‘得道’者。
得道者,也必爲道德者。”
‘德與得道與德..’衆修士聽到此言,是心中有感,紛紛再向着衆界主方向一禮。
包括哲豐明等人,亦是心有所思,覺得有些悟了,更是串聯起了之前所想的一切事情。
也知道了這天地間的神仙,的确是爲天道所封!
也或者說,是他們自身的道德圓滿,然後就在天法之中得道了。
但相較于哲豐明等人的悟了表面。
也除了大神官與法修們完全理解以外。
一衆術修道友也是心下恍然,悟得了更深層的話語,也知曉了妖祖所言的‘法主之說’,其中關于‘道與德’的論語是相互的。
因爲這看似是偏向與法修,要天下衆修士修法,修道德。
可要知道,法主是天下萬道大同,是無上公正的。
所以他們此刻反問自身,也知道了‘道與德’二字,應該是不分先後的。
而其中的道,就是他們術修所追求的境界法力。
德,就是法修的心性。
且之所以可以同行。
是他們覺得,法修是先修心性,等有了道德,然後水到渠成的有了法力。
但他們術修,好像也可以先擁有境界,然後在更加強大的思維反應中,去放大以前與如今所做的事,然後加以改正,更好的修得善法。
這樣一想,好像也是沒錯的。
他們覺得,無上法主應該是這個意思。
隻不過,他們卻不知曉。
在他們有這般思維的時候。
界主正中的甯郃與雲鶴等人相視一眼,就知道法修與術修已經完全成兩個體系了。
可能今後,就會有‘得道真仙’和‘道德真仙’了。
隻是又對于此。
甯郃沒有什麽感想,一切順其自然便是。
而與此同時。
島上境界不到化神的一衆修士,此刻在拜完法主,又悟得今日的大緣法之後,也是自覺的相互離開,回往了飛升之城内待着。
因爲他們知道接下來就是封冊天地界主!
在這般天地福祿的善封大事之中,他們也知道自身的境界與感悟太低,低到連見禮的資格也是沒有的。
哪怕是在化神不出中,他們在天界内已經是很多人口中‘老前輩’,或者是哪州、哪朝内的第一修士。
可在這裏,他們就是小小的後輩‘孩童’。
且他們如今能品這悟道仙丹,能見衆界主一面,能有幸拜法主一禮,就已經讓他們心滿意足了。
至于别的,他們不敢它念,更不敢奢求。
畢竟這可不是凡塵的武者收徒,喜歡熱熱鬧鬧的,恨不得整個朝野都知道。
也不是哪位大修士收徒,通知一朝、一州,又讓他們作爲門中貴客。
要知道古今以往,連尋常的判官善封,一城之内的陰司都要戒備,充其量隻有一些被善封者的好友能觀。
這也是修行界内三千年來不成文的規矩。
無事者,天地善封之時,勿近。
莫說這天地界主的大事!
同樣。
身爲界主弟子的何師兄,當看到衆道友開始安靜的回往飛升之城時,也是傳音告知了哲豐明等人,讓他們也先回往此地。
哲豐明等人聽到,也是二話不說的點頭,根本沒敢有什麽疑問。
因爲他們不傻,當此刻看到一衆仙神在拜完界主之後,都開始連續的離開這裏之時。
說真的,他們雖然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麽,但也想跟着走。
畢竟明眼人都看出來,這裏要有大事發生了。
于是當此刻聽到何師兄的吩咐,他們是沒有多想的就跟着。
攝影儀,他們也是随身帶着,沒有專門刻意的留下拍攝,看看他們離開後會發生什麽。
皆因,這可是一衆宇宙之主的事!
他們可不覺得,自己這悄悄的留下來,一衆宇宙之主會發現不了。
且來之前,要不是身爲宇宙之主徒弟的接引仙者點頭,他們其實也是不敢拍的,怕惹來什麽禍事,牽連到自己的藍星。
可如今,在何師兄領頭,帶領他們回往飛升之城的路上。
他們是在雲朵上湊到了一塊,各個探着腦袋,發現之前的所有仙神景象都錄下來了。
又在此刻,聽前方的接引仙者說,這是衆道友、衆界主、與無上法主并不在意。
否則這尋常的錄像儀,别說是天地界主了,甚至連化神,都沒辦法錄下一絲一毫。
也是得知此事。
衆人心下暗自慶幸,也有點心思繁躍,恨不得如今就讓故鄉中的藍星,看看今日這仙神般的神話之景象!
但行着,行着。
何師兄當感知到他們有一種想要回去的心思,其實也是有意送他們回去看看故裏,也算是圓一圓他們的凡塵心,然後可以更好的修行。
說到底,如今他們見得了大師伯,又得了天界内的修行之資,這已經是可以入修行了。
隻不過吧,他們還沒有見過天界衆人所羨慕的仙界,還未見得那數萬丈的‘通天建木’,還有分割天地混沌的‘兩界神山。’
這真正算是含有大師伯手段的兩件‘混沌寶貝。’
這要是回去了,好像并不能彰顯大師伯的威勢。
于是身爲師侄的何師兄,今日也不見禮,也不帶他們回城了,而是掉轉了方向,準備先帶他們去往仙界一行。
且也在何師兄離開的時候。
在之前的飛升之地邊緣。
界主一事,随着化神修士的離開後,也早就開始了。
大部分容法之主,已經帶着一衆化神與洞虛,還有觀禮的大神官與弟子們,一同去往了第一方金丹天地。
隻是,甯郃和雲鶴、以及李宗主等人,依舊是在天界北河中坐着閑聊。
百年界主一事,就交于一衆界主。
也是這些小事,對于他人來說,對于天下修士來說,這很重要的界主一事,對于甯郃等人而言,卻已經是做了許久,早就習慣了。
隻要無類似于藍星的新鮮天地,也就不多觀了。
這一時間,若是有甯郃的視角,從無盡天地中望去。
就能看到天界内的甯郃等人,是閑聊着一些瑣事,甚至還讨論着等百年一過,就去找個有趣的下界,一同遊玩去。
是毫不在意新的百年界主是誰,是完全相信一衆道友的分配。
而在另一個視角,在這方新開的天地内。
一衆容法之主是盡心盡責,鄭重的傳音商讨着,分析着這裏的一切,看看哪位内定的道友适合。
大神官們與衆界主弟子,則是在四處打量。
他們身後,是一衆小心翼翼的化神,是大氣都不敢喘,等待着前輩們的吩咐。
其中也隻有許道人與小和尚,看似稍微好一點,沒有那麽緊張。
且就在這般,甯郃等人滿是輕松,新界内卻滿是緊張與鄭重的時候。
不知不覺,時間過去。
當時日來到第三天的傍晚。
分化了四十八方天地後。
甯郃是看向了李宗主、恒宗主,林道友,讓他們先喚來各自弟子。
再讓午宗主将四十八界内的小和尚與許道人喚來。
等五人聽到吩咐,有些拘謹的一同來至。
當面對法主,許道人也不再那麽自然。
又當距離近了。
小和尚更是猛然發愣,感知記憶中一層薄霧散去後,發現法主正是曾經指點自己的‘教書先生’時。
甯郃卻是和善的笑言道:“有一界爲乾元界,界内‘天人地’分爲三層小天地,其内之人稱之爲‘天庭、地府、人間、三界’,而甯某有意,讓你等一同掌管,不知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