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各位讀者老爺的收藏、追讀和打賞,後面會單章感謝諸位,從目前的反應來看,這本書還算滿意,起碼能讓大家能讀得有點意思,還不算太辣眼睛。
前期鋪墊基本完成,主角楊川終于回到大漢,在這之前,作者删掉了三萬字漠北的存稿,現在想想有點怅然若失啊。
爲了保證故事的完整性,必然要犧牲一部分爽點和快節奏,對此,廚子表示有些遺憾,打算在中後期好好發展一下西域和漠北。
此爲後話。
接下來,便是一場大高、潮,然後進入爛慫長安城,開始楊川的‘大漢廚子’之旅,這個節奏廚子基本還算滿意。
今天之所以開個單章,一方面呢,給大家彙報一下成績,展望一番未來,另一方面,是有點煩悶,就想跟大家掏掏心窩子、說說話。
因爲衆所周知的緣故(喜洋洋了),廚子這幾日的寫作狀态其實不太好,不過,還是堅持每天碼字6000+,看來,寶刀未老。
此外,廚子也有些郁悶,因爲回歸大漢帝國後,牽涉到‘大人’這個稱呼,讓有些讀者追着噴,說是‘大人’這一稱呼是明清以後才開始大量出現的,漢代隻是‘父親’的意思。
如果是正常的交流,廚子很喜歡啊,曆史太過遙遠,動辄幾百、上千年,很多事物都變得有些模糊,多幾位同行讨論,簡直是人生一大美事,當浮一大白。
可是!
有些讀者老爺太不客氣了,痛斥作者辮子戲看多了,腦子進水了,爹娘老子死絕了,兒女……
有些留言,廚子直接删掉了,寫個小說,至于麽?
其實,廚子感覺很委屈啊。
因爲在開書之前,廚子查閱過極多的資料,有所疏漏是必然之事,但也罪不至此吧?
出于對讀者老爺們的負責任,廚子有些不自信了;所以,今天一早上沒碼字,專門回頭查閱了一些資料,‘考證’(百度)了‘大人’這個稱呼,覺得自己可能理解有誤但并不很嚴重,還請有些讀者老爺口下積德。
廚子慣例,先羅列如下:
1.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貴族。《易·乾》:“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王公大人初見其術,懼然顧化,其後不能行之。”
2.猶言王者。晉陸機《演連珠》之三:“大人基命,不擢才於後土。“《新唐書·陳子昂傳》:“凡大人初制天下,必有兇亂叛逆之人爲我驅除,以明天誅。“
3.對宮闱近侍的尊稱。《後漢書·陳球傳》:“球小妻,程璜之女,璜用事宮中,所謂程大人也。“《晉書·劉曜載記》:“猗曰:'吾爲卿作計,卿能用不?'二人皆曰:'謹奉大人之教。'“
4.指世家豪右。《後漢書·岑彭傳》:“彭因言韓歆南陽大人,可以爲用。“李賢注:“大人,謂大家豪右。“《三國志·魏志·董卓傳》“比至長安,衆十馀萬“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胡文才、楊整修皆涼州大人,而司徒王允素所不善也。“
5.指德行高尚、志趣高遠的人。《孟子·告子上》:“從其大體爲大人,從其小體爲小人。“漢揚雄《法言·學行》:“大人之學也爲道,小人之學也爲利。“三國魏阮籍《大人先生傳》:“夫大人者,乃與造物同體,天下并生,逍遙浮世與道俱成。“
6.對老者、長者的敬稱。《後漢書·蘇章傳》:“祖父純,字桓公……三輔号爲'大人'。“李賢注:“大人,長老之稱,言尊事之也。“《後漢書·李固傳》:“一日朝會,見諸侍中并皆年少,無一宿儒大人可顧問者,誠可歎息。“
7.對父母叔伯等長輩的敬稱。《史記·高祖本紀》:“高祖奉玉卮,起爲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産業,不如仲力。'“《漢書·淮陽憲王劉欽傳》:“博辭去,令弟光恐雲王遇大人益解,博欲上書爲大人乞骸骨去。“顔師古注:“大人,博自稱其母也。
8.指成年人。《後漢書·南蠻傳》:“漢興,改爲武陵,歲令大人輸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謂賨布。雖時爲寇盜,而不足爲郡國患。“
9.身材長大的人。《山海經·大荒東經》:“有一大人踆其上,張其兩臂。“臂,一本作“耳“。《漢書·五行志下之上》:“史記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臨洮。“《三國志·魏志·陳留王奂傳》:“襄武縣言有大人見,長三丈馀,迹長三尺二寸。“
10.周代占夢之官。《詩·小雅·斯幹》:“大人占之。“朱熹集傳:“大人,太蔔之屬,占夢之官也。“
11.在官場中成爲下屬對上司的習慣稱呼。《儒林外史》第二三回:“隻見長班進來跪着禀道:'部裏大人升堂了。'“清福格《聽雨叢談·大人》:“本朝内大臣、都統、尚書、侍郎、卿寺、學士、堂上官,皆稱大人。中允、洗馬、贊善、巡城禦史、掌科給事,皆在本署中稱大人,出署則否也。外官文職督撫、學政……武職提督、副督統、總兵、城守慰,皆稱大人。“
……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廚子的狀态不好,實在沒有氣力争論,‘大人’這一稱呼究竟能不能用,用得對不對,廚子有些力不從心,辯論不動彈了,就當是溫故而知新吧,如有錯訛,那就讓一直錯下去好了。
最後,再次感謝讀者老爺們,今日冬至,别忘了吃餃子,有一句老話怎麽說的?
這天下啊,最好吃的莫過于餃子,這天下最好玩的,莫過于嫂……咳咳、莫過于追讀廚子的小說啊,哈哈。
啰裏啰嗦一大堆,頭不疼了,嗓子不冒煙了,下午好像又能碼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