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在他們的情報中,根本沒有意識到會出現一批明軍。
他們是盜匪,不是軍隊。
欺軟怕硬,欺淩弱小才是他們的底色。
如果知道明軍有主力在,他們壓根不會出現在海岸線上。
隻是此時說什麽都晚了,如今也隻能艱難逃走。
隻是在潰逃的時候,海盜的本質讓他們和正規軍的差距越發巨大。
沒有人斷後,亂成一鍋粥。
這越發使得戰場變成大明軍隊一邊倒的屠殺。
淩說帶着檢校遠遠看着,他們将自己所見所得,由後邊的人變成初步的記錄。
不過,将倭寇說得一無是處,也不見得。
尤其是那些日本浪人,他們被逼到絕境之後,确實敢拼命。
但個人的武勇,和軍隊的效率比起來,壓根就不是一個層次。
他們的不甘,最後也隻能化成一具冰冷的屍體。
“他們到底有多少人?”
淩說越是往前走,也是能感受到這次倭寇的來人很多。
從一開始的三千人,到後來糾正五千人。
但明軍一路殺下來,他心中對此的判斷還要更多。
“大人,恐怕陛下留下來的餌料,把附近的海盜都給吸引過來了……”
一位檢校,看着滿地的屍體,忍不住嘟囔。
淩說點頭,這很有可能。
就算海上有五六千人的勢力,但也絕不會有人敢五六千都送到岸上來。
不管是海盜還是漢民,還是方國珍張士誠的餘孽,都沒有這種實力。
惟有許多人一起合作,大概才會有如此的聲勢。
“陛下,恐怕釣了一條大魚!”
朱元璋對海盜的預估也是不足的。
在一個三千倭寇能輕松攻下一座縣城的沿海,出現五千海盜。
而在追殺的過程中,發下還不止五千。
明軍能追殺這些人,全靠軍隊的素養和戰士的武勇。
但明顯,皇帝安排的軍隊,可以勝,卻不能全部殲滅這些人。
清明前夕,血雨紛飛。
從膠州到海邊,倭寇們留下了無數的屍體。
隻是終究有些人,在同伴的屍體掩護下,退回到海邊。
當他們爬上船的時候,許多人發出興奮的叫喊。
“八嘎呀路……”
那些日本浪人手忙腳亂的拉起海上的錨,也不管還還沒上岸的同伴了。
甚至,有些同伴爬上船,他們嫌礙事,一腳給踢下去。
終于船在千鈞一發之際啓動,一條條船隻,越走越遠。
那些日本浪人劫後餘生之餘,還回頭,朝着岸上的明軍射箭。
箭雨不分敵我,大部分落在還沒上岸的倭寇身上,又留下不少人。
“陛下低估了這次襲擊膠州的倭寇了,關是上船和原本留守的倭寇,不下兩千人……
留在岸邊的,也不少于一千……
還有那些留在路上,被我軍俘虜的!
這次來的人,不會低于七千人。”
七千人!
淩說說出這個數字的時候,衆人倒吸一口氣。
莫看中原的北伐戰争,動辄十幾幾十萬人。
面對大都,太原這種軍事重鎮,确實需要人數去堆出一個勝利。
如果隻是劫掠,如果隻是面對腹地的城池。
七千人,可以把山東很多地方,好好的洗劫一遍。
“可惜了,終究還是跑了兩三千人,但不管如何,這次算得上大捷!
好好給我記錄下來,回頭給陛下參考!
記住,陛下要求咱們有什麽說什麽,切記用華麗的辭藻和廢話去搪塞陛下!
這是我們檢校的本分!”
淩說帶來的許多人,都是負責記錄的文書。
作爲大明最貼近皇帝的情報部門,他們的工作方式也和其他人不一樣。
不少人拿出來的筆是硬筆,在紙上飛速的記錄現場的一切,他們的記錄方式,也是朱元璋和朱标在長期和張異聊天的時候總結出來的闆式。
拒絕廢話,且多人去記錄同一件事。
将真相盡可能的還原,是皇帝讓檢校成爲自己耳目的意義。
就在衆人可惜還有幾千倭寇跑掉的時候。
突然有檢校大喊:
“淩大人,您看……”
順着對方指去的方向,岸上苟延殘喘的浪人和明軍也發現了。
就在那些海盜退走的後方,一支船隊出現。
爲首的大船,上邊飄着大明的軍旗。
還有一副玄武字樣的旗幟,表明着他們的身份。
“是我大明的軍隊!”
淩說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似乎再次燥熱起來。
他失去上位者的鎮定,帶着顫音驚呼道。
“是我大明軍!”
“我大明水軍!”
岸上的人,從明軍,倭寇,到還殘存下來的百姓,紛紛驚叫。
那些已經跑到海上的倭寇,也發現了這支埋伏的船隊。
“射!”
玄武軍的主船上,是章溢之子章存道。
在他一聲令下,那些早就準備好的,帶着火油的箭矢飛向倭寇的船隻。
倭寇們劫後餘生的喜悅,瞬間被驚恐替代,他們在岸上被埋伏他們理解,爲什麽海上也會出現明軍的隊伍。
猝不及防之下,許多倭寇和海盜還沒來得及反應,就死在第一波箭雨之下。
其他人想到要轉向的時候,大明的軍船已經靠近。
倭寇的船,大多是小船。
許多船子在主艦的的撞擊下,自己給沉了。
那些稍微大一點的船隻,被玄武軍的船隻靠近之後,
鈎索,弩箭,還有爬上敵船的大名士兵,開始新一輪的屠殺。
“這是我大明的水軍!”
淩說樂瘋了,他指着遠處大軍船,興奮大叫。
我大明……軍……
王縣令,也帶着他的民兵殺到海岸線上,他身後的民兵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多了一些。
這些人,都是膠州的百姓,
許多人身上的血迹未幹。
他們看着地上倭寇和明軍的屍體,又望向遠處的海戰。
許多老百姓心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絲絲感動的情緒。
在人命賤如狗的時代,終于有一支軍隊,願意保護他們了嗎。
“是俺們的軍隊!”
“是朝廷的天兵……”
勝利帶來的喜悅,終歸感動了一些人。
有些人想起自己死去的家人,崩潰大哭。
“朝廷的軍隊,來的太晚了……”
有些人,就如淩說一般,爲海上的水軍自豪不易。
我們大明,我們的軍隊……
淩說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些話語,讓人記錄下來。
“這就是小真人說的,屬于同宗同族認同感吧!”
作爲大明少有的幾個知道張異真相的檢校頭目,淩說突然明白張異一直說的認同感是怎麽回事。
“民心啊!”
他看着擁抱在一起的百姓,百感交集。
而此時,在海岸線上交戰的玄武軍和海盜,勝利的天平逐漸傾斜。
玄武軍首秀,因爲大勝海盜而告終。
看着海盜殘存的船隻進入深海處,淩說有一陣可惜。
大明這支水軍的船,明顯是臨時抽調來的。
陛下讓造船廠鑄造的寶船,估摸着還要幾年才能下來。
沐英帶走了大明最好的十艘船,剩下的船福建,廣東那邊也要留着一些。
章存道帶出來的船,确實算不上好……
且,這支水軍明顯還缺乏磨合,雖然首秀大捷,可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多。
百姓看不出,他們隻看到大勝的喜悅。
海上,章存道擦掉臉上的血迹,看着逃跑的大部分大船,也十分可惜。
淩說能看到的問題,他自然也能看到。
隻是玄武軍目前的戰鬥力就隻能這樣了,他回去必須繼續努力。
“在陛下特意設置好的陷阱中,我們埋伏成功,卻依然不能全殲敵軍,是我們的恥辱!
諸位謹記……”
章存道正在訓誡手下的士兵,突然有人指着遠海:
“大人您看……”
倭寇逃走的方向,出現十艘大船。
章存道的剛剛放松的神經,一下子給提起來。
“備戰,備戰……”
大船的出現,并未挂上任何标識。
無人知道這些船隻是敵是友。
玄武軍的士兵,馬上行動起來。
他們也顧不得去俘虜已經控制的船隻,做出警戒的動作。
與玄武軍同樣疑惑的,是那些逃走的倭寇。
這是十艘大船,在遇見倭寇的船隻的時候,轉舵。
沒有宣戰,也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
伴随着轟隆的巨響,火光從船上吐出。
無論是倭寇海盜,還是明軍,都一臉懵逼。
這支神秘的勢力,究竟想幹什麽?
火炮?
章存道軍伍出身,好像認出了這種武器的聲音。
不過下一刻,玄武大炮造成的後果,馬上颠覆章存道的認知。
火炮射程不過三百步。
可那些噴吐火舌的大炮,在幾倍于火炮射程的位置爆開。
濺射的水花,威力十足。
無論是明軍還是海盜,都被這種火器的威力震得頭皮發麻。
被擊中的船隻,直接炸開,船毀人亡。
炮火一輪傾瀉,直接将逃跑的船隻打成篩子。
有企圖拼命,逃跑的海盜船,依然逃不過第二輪,第三輪的火炮。
章存道站在船頭,徹底傻眼了。
他也不是沒有經曆過水戰的将軍,可面對這種一邊倒的屠殺,他竟然感覺,毫無辦法。
“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麽?”
他的喃喃自語,沒有任何回應。
等幾輪射擊下來,那些海盜船大部分已經失去戰鬥力。
那支神秘的船隊轉舵,消失在海的深處。
悄悄而來,留下自己的傳說,然後悄悄走了……
玄武軍上下,風中淩亂……
章存道回過神來的時候,隻感覺自己背後的冷汗已經将衣服浸透。
好在這支神秘的艦隊沒有敵意,如果對方炮口對準玄武軍,
玄武軍大概也和海盜一樣,毫無還手之力。
“你們去打撈落水的倭寇和海盜,全部給老子俘虜了,送到應天府!”
章存道命令手下水軍,然後迅速走向自己的船艙,
比起收尾工作,他覺得更重要的一件事,是要去寫奏疏。
那支神秘的船隊,太可怕了。
……
深海之處,沐英和平安站在一起。
玄武大炮在海上的轟鳴,同樣讓他們感受到了這門火炮的威力。
“這算是給我大明送上踐行之禮,弟弟,咱們該走了!”
沐英遙望海岸線感慨道。
平安無聲點頭,華夏人最念的,還是一縷鄉情。
他們走得無聲無息,此去生死不知。
這裏邊也許會有許多人,從此葬身海外,再也無法回歸故土。
包括他和沐英……
二人的目光,貪婪地望着大明的海岸線,終于等到看不見之後。
他們收回目光,頭也不回地,朝着大海深處紮去。
此去一路。
東海,渤海等地,出現了一支船隊的傳說。
他們所過之處,火炮轟鳴。
帶走無數海盜的生命,他們是海盜之王,卻從不侵擾百姓。
等這支船隊出現在日本的海岸線,轟開日本的國門之後,在南朝将軍惶恐的的目光中,船隊帶走大量的物資。
人們第一次知道這些人的身份,他們是華夏人。
這些人的身份,再次引發海上勢力的猜測,但無人将他們和大明朝聯系在一起。
隻有被吓破膽的南朝将軍,馬上放了大明使臣楊載等人。
船隊消失在海盜們目光所及之處,不知所蹤。
他們在海上留下來的傳說,也随着時間流逝逐漸沒人讨論。
……
海上的風雲,就如大海上掀起的巨浪一般,無論如何洶湧,追究會消散無蹤。
可在大明的國土之上。
關于誘殺海盜的消息,卻瘋狂傳播。
四月,清明前,膠州遭遇海盜襲擊,大明玄武軍首秀,聯合地方軍隊殺敵三千,俘虜倭寇海盜一千餘人。
四月底,蘇州府。
地方軍再次出手,誘殺海盜一千餘人。
從元末至今,海盜們在沿海肆無忌憚的殺戮,第一次遇見大明朝廷大規模的反擊。
短短一個月。
死在大明海岸線上的海盜,超過五千人。
這是一場數字上不如北方戰場,意義上卻毫不遜色的大勝。
北方的大捷,對于百姓來說體會不深。
可是沿海的戰鬥,卻結結實實的讓百姓們看到,朝廷軍隊的作爲。
當勝利傳回大明的時候,朝廷那場關于僧道納稅的風波,一時間被勝利給壓制。
新皇帝的威望,前所未有的提升。
應天府,
皇宮,禦書房。
大明的君王朱元璋,看着手下彙總的奏疏,
表情卻不如外人想象中那樣高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