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姊!”
李世民一進院門,便見到一襲黑色勁裝的平陽公主。
此時的她正欣然舞劍,鐵血殺伐撲面而來,讓李世民都感到心悸。
“你來的正好。”
李秀甯見弟弟來了,她微微一笑,唇角鈎勒出淡淡的弧度,仿若冰雪世界中的一抹盛開的雪蓮。
玉手一轉,順勢收劍并遞給了随從。
“我欲前往終南山修道。”
“爲何?”
李世民稍稍驚訝。
姐姐平素喜好兵書,以武功見長。
聖唐起兵平定天下時,李秀甯功勳卓著,乃是因軍功而獲封的公主。
如今她忽然提出要修道,李世民心中不免詫異。
“終南山距離帝都不遠,算得是上品洞天福地。阿姊若是想去那裏靜修,倒也不是不行。”
李世民心中盤算着,要不要帶兵去找雲中子唠一唠,請他先騰個地方。
“你不用折騰了。”
李秀甯慧眼如聚,她像是看出了二鳳在想什麽,幹脆利落地道:“雲中子道長已經離開終南山了。”
“可是終南山現在似乎有主。”
李世民眺望遠山,他分明看到那裏雲霧泛紫,氤氲不散,定然是有得道高人在修行才對。
“莫非……”
“終南山易主了。”
李秀甯笑道:“雲中子道長主動離去,将道場讓路出來。”
“如今,新任道主開放了終南山的玄禁,凡求道者皆可入山擇一靈地,結廬而居!”
“是嗎?”李世民忙于重建長安,對此還真不知情。
“如今的山主,阿姊可見過了?”
李秀甯點點頭:“山主溫雅敦厚,是個好人。”
“正是因爲見過他,我才決定去終南山修道。”
李世民注意到,姐姐在言及新任終南山山主時,臉上不自覺地多出了幾分崇敬的表情。
“如此,我明白了。”李世民笑容真誠,他心中盤算着再去見一見這山主。
~~~~
終南山。
二鳳叩開了山門。
李世民龍骧虎步,自由行走于山中。
現如今的人間大帝雖不是他,但聖唐的大半氣運都在其身。
叩開洞天福地根本不是難事。
“此間主人可在?”
“居士有何見教?”
溫潤的聲音宛若舒爽的清風拂過心間,讓李世民不自覺放輕了腳步。
一輪圓月懸挂九天,月華如瀑散落天地。
他站在了高山之巅,仿佛隻手可觸星辰銀月。
柔和的山風吹拂着他的衣袖,使人心生無限甯靜之感。
不待他回過神來,山前岩石月下,出現了一道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青衣如松,迎風而笑,一雙平和的眸子倒影寰宇衆生。
其仿佛立身于天地之間,又超然于塵世之外。
“您是終南山新任山主嗎?”
尚未覺醒的二鳳見到了明玉,心中的試探之意頓時散了七七八八。
“正是。”
明玉揮手一招,月華如練,盈空灑下,四方升起氤氲奇象。
眨眼間,李世民又發覺自己置身于一座宮殿之中。
一方桌案将他與青衣道人分隔。
明玉自飲一杯清茶,道:“山中夜景迷人,卻不是談正事的地方。”
“我怎不知有何‘正事’要與山主談論?”
李世民反問。
他本是來試探這位終南山新任山主的,可自打見面起就一直被對方牽着走。
這使得向來習慣于将一切掌控在自己手中的李二有點不自在。
“那居士來我終南山所爲何事?”明玉的眼底藏着笑意。
“我自然是……”
李世民張嘴欲言,可旋即覺得不妥,于是又将後面的話吞了回去。
他總不能直接說自己是來找茬的吧?
“……我是來談‘正事’的。”
李世民改口了,他對道人口中“正事”産生了幾分興趣。
明玉微微颔首:“說‘正事’之前,容我先問居士一個問題。”
“但講無法。”
“不知居士對于認個祖宗這件事情有什麽心理壓力嗎?”
李二聞言,眉頭一皺。
“我李氏一門掃蕩諸惡,定鼎天下,開創太平,此乃不世之功,衆生共鑒!”
“我們兩代人便有如此偉業,何人能越位做我李氏一門的先祖?!”
李世民怒目圓睜,大有一副你這是在侮辱我的表情。
明玉卻笑了笑。
“如果我說的這個祖宗是老子呢?”
“誰?!”
“天周管藏使,李耳。”
明玉又說了一遍。
李二先驚後喜。
他當即換了一副表情,面色莊嚴,語氣鄭重地對明玉說道:“道長!你怎可直呼我家先祖名諱!”
明玉:“……”
~~~~
西方靈山。
大雷音寺中,如來世尊端坐上首,三大士随立,諸羅漢、伽藍、尊者、八部衆共。
祥雲百轉,瑞彩千環,佛光普照中,如來世尊開口道:“東土曆經五百元會戰亂,天下初定,民心思安。
我今有三藏真經,解說大乘之法,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生,能作無來無去。”
諸菩薩聞言,合掌皈依,向佛前問曰:“如來有那三藏真經?”
如來言道:“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經,正善之門。”
“吾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方衆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
“怎麽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曆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衆生,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誰肯去走一遭來?”
“弟子願往!”
如來見觀世音上前,他祥和一笑,道:“别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不知觀音尊者可有合适人選?”
觀世音合掌道:“世尊座下二弟子金蟬子已經十世輪回,深知人間千百億之苦楚,乃心向靈山之善信也!”
諸佛聞得此言,紛紛掐指推算。
未來佛彌勒說道:“金蟬子爲魔神夏耕之屍蛻也,夏耕的魂靈曆經輪回洗煉,兇威不減,如今尚鎮壓在靈山之下。”
“若要放出金蟬子,還需對其有所防備才行。”
如來笑道:“諸聖早有定計。”
說罷,他取出五件寶物,交于觀世音道:“此五寶中,袈裟、錫杖俱是無上佛寶。這兩物,錫杖爲神兵,袈裟爲鎮物,具予那金蟬子之轉世身。”
“但其坐處,有萬神相鎮,凡其舉動,有七佛随身。如此可壓其魔神之念,保管教他專心西行。”
觀世音看着另外三寶,問:“這三個箍兒有甚玄妙?”
如來道:“此金、緊、禁三個箍兒分别出自聖皇伏羲、太清聖人、玉皇大天尊。”
“你将之分别交托至三位有緣之人,并教之咒語,令其好生看管取經人。”
“若是取經人動了怨氣,昏了頭腦,可将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頭疼難耐!”
“金、緊、禁三法可壓制夏耕屍!”
諸佛聽了無不歡笑。
“有此五寶,待金蟬子走到靈山之日,便是其被徹底度化之時!”
觀世音亦是面帶喜悅。
她接過佛寶,稽首道:“弟子自去了。”
觀世音帶上惠岸尊者起行。
他們首先去了一趟西海。
西海龍王盛情接待了貴客。
不久,小白龍去了鷹愁澗。
路過流沙河時,賜了卷簾大将一法号:沙悟淨。
路過福陵山時,賜了天蓬元帥一法号:豬悟能。
這三者,皆是天定之人,或者說是大勢所定。
白龍代表龍族。
天蓬元帥乃玄都大法師弟子,代表八景宮。
卷簾大将乃玉帝親侍,爲天庭所表,若能行過此劫,前途無量。
将金、禁二箍交給天蓬和卷簾之後,觀世音菩薩帶着惠岸行到了五行山下。
土地、山神、監押大聖的天将,都來拜接了菩薩。
五行山中,赤紅綠藍黑,五座極山聳立五方。
如五面囚牢圍困了一隻石猴。
山下,聽到動靜的孫悟空悠然醒來。
五百元會,世間朝代更替,滄海桑田。
他一直待在五行山中,似乎一點沒變。
但又好像變了。
他的氣息相比于五百元會前越發深厚、也愈發内斂。
孫悟空仰起頭看來人。
菩薩纓絡垂珠翠,香環結寶明。烏雲巧疊盤龍髻,繡帶輕飄彩鳳翎。碧玉紐,素羅袍,祥光籠罩;錦絨裙,金落索,瑞氣遮迎。
身後是一襲武者衣袍的惠岸。
他持一雙吳鈎,恭敬地跟在觀世音身後。
“悟空,你可認得我?”
觀世音看着猴兒,面上慈懷一笑。
孫悟空也對她呲牙咧嘴笑了一下。
“認得認得!”
“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南無觀世音菩薩。”
悟空把菩薩的根底點了個明明白白。
作爲天庭社交達人,悟空可以沒見過觀世音這個人,但不可能不知道她的存在。
“菩薩不在落伽山清修,怎來了此地界?”
菩薩道:“我奉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去,從此經過,特留殘步看你。”
悟空心中一動。
這是來了啊!
于是,悟空問道:“菩薩看過了?”
“看過了。”觀世音颔首。
“可看出了什麽?”
觀世音眼眸微阖,說起了瞎話:“你這厮罪業彌深,殺孽過重。”
哪知,悟空竟也十分自然地點點頭。
“菩薩說得對!”
他心中想的卻是:這些古早神聖就是目光如炬,惡屍轉世爲冉闵的事是瞞不住了。
冉闵大帝首推“殺胡令”,殺得諸界魔神膽寒。
對那些魔神來說,可不就是“罪業彌深,殺孽過重”嗎?
觀世音不知悟空心中所想,隻道:“若需釋汝之惡,恐怕需要你走一遭西行之路,不知你……”
“願意願意!”
不等觀世音念完劇本,悟空搶答道:“這見性明心的仁善之路,我自願走一遭。”
觀世音被搶了台詞,也不惱。
她合掌笑道:“善哉善哉!”
随後,觀世音取出剩下的一個緊箍,交給了悟空。
“好生參悟咒訣,西行路上有大用處。”
悟空笑道:“俺老孫省得!”
~~~~~
長安城。
唐高祖李淵之後,太宗李世民順利繼位。
他成爲了聖唐天下的執掌者。
長孫無垢爲聖唐帝後,母儀天下。
李靖,李藥師乃是當今天下當之無愧的軍神。
徐世績、秦叔寶、尉遲恭、蘇烈……等等一幹鎮國神将拱衛着聖唐天下。
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魏征、房玄齡、杜如晦等經世大儒開辟時代新道路。
李二繼位之後,文武并舉。
在前朝開科取士的基礎上,聖唐予以改良,吸納天下英才步入朝堂。
這一日,太宗給下诏:“傳招賢文榜,頒布天下:各府州縣,不拘軍民人等,但有讀書儒流,文義明暢,三場精通者,前赴長安應試。”
海州陳光蕊應诏入京。
到了長安,正值大開選場,光蕊就進場。
考畢,中選。
及廷試三策,太宗禦筆親賜狀元,跨馬遊街三日。
不期遊到丞相殷開山門首,有丞相所生一女,名喚溫嬌,又名滿堂嬌,未曾婚配,正高結彩樓,抛打繡球蔔婿,正巧打中陳光蕊。
光蕊心道天賜良緣。
卻不知險境還在後頭……
~~~~~
魔神夏耕不知道自己沉寂了多久。
當他藏在屍蛻中的殘靈蘇醒時,夏耕發現自己身軀變小了,宛若嬰兒般躺在一隻木盆裏,順流而下,漂到了一座大山旁。
“可憐,可憐!”
一個白須白眉的慈祥老者出現,将他從木盆抱了起來。
老者的身後,是一座古刹。
上書“金山寺”!
古刹佛光一照,夏耕的視線瞬間暗淡了。
殘靈又沉寂了下去。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昔日的嬰兒已長大成人,他于佛前摩頂受戒,堅心修道。
法明長老是得道高僧,他不僅與玄奘講經說禅,還教其修習武道、傳其佛門神通。
玄奘果有慧根,不僅佛法日益精進,修煉更可謂神速。
幽冥世界,森羅殿中。
十殿閻羅齊聚。
李二坐于上首。
閻君陪坐一旁。
“諸位閻君,我該走了吧?”
李世民隻四下看了幾眼,西遊的幽冥世界于他而言便沒了什麽秘密。
他搖頭道:“這地府之行當真無聊地緊,若非無垢勸我,我都不願下來。”
“大帝,來都來了,且再坐一坐?”
十殿閻羅無奈地勸說着。
面前的是當世大帝,雖說沒有洪荒真界的那幾位聖皇的權柄高。
但耐不住人家來頭大啊!
别的都不說,現在罩着聖唐江山的可是太清聖人!
李世民于是又耐心坐了一會。
不多時,一具無頭龍王直挺挺地走來。
李世民頓時笑了。
“泾河龍君,沒必要演得這麽真吧?”
“還是說魏卿沒把握好分寸,下手重了?”
沒了頭的泾河龍王朝李世民行禮:“見過大帝!”
“大帝言重了,魏征道兄是按規矩辦事,并非掌握不好分寸。”
龍王解釋道:“是小龍修煉出了岔子,該曆一番死劫方可新生。”
“聽聞魏征道兄精修儒家‘格物’一道,于是小龍便借了魏兄之手,将這頭‘格’了去。”
“倒是累大帝走了一遭幽冥,小龍死罪、死罪!”
李世民哈哈大笑。
“生靈死之爲鬼,鬼死爲聻,聻死爲希。”
“龍君已經死了一次,這要是再死幾次,豈不是要淪爲聻、希之流了?”
泾河龍王尴尬不已。
這時,崔判官來報。
“時辰到了。”
十殿閻君精神一振。
他們連忙領着一衆鬼神禮送二鳳出境。
“大帝慢走啊!”
“不送!”
李二大袖一揮,潇灑離去。
“還陽”的大帝發了善心,要超度未至冥府的孤魂。
榜行天下,着各處官員推選有道的高僧,上長安做法會。
金山寺的玄奘拜别長老,提着戒刀西入長安。
他憑借着硬核超度手段,力壓群雄,得太宗賞識。
太宗令他于化生寺開啓七七四十九日水陸大會。(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