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利星系中,一顆藍矮星與其伴星環繞着雙方共同的引力中心做着亘古未變的旋轉。
它的伴星是一顆緻密的白矮星,體積很小,但是密度卻達到了水的三萬倍!
或許在數十億年之後,它也會是奧瑞星系中央恒星的最終結局。
因爲藍矮星的亮度是白矮星上萬倍的緣故,在通常情況下,整個赫利星系能夠從外界一眼觀測到的,惟有這顆巨大的藍矮星而已。
作爲恒星系的主星,這顆藍矮星的質量大約在奧瑞恒星的兩倍左右,它的伴星體積與奧瑞相當,其質量卻與整個奧瑞星系幾乎等同!
這代表着它的表面擁有極其恐怖的重力,在整個星系之中,也隻有它能在質量上和主星相提并論。
然而,不論是零還是章魚人都沒有想到,在這樣的一個雙星系統中,竟然是有行星存在的!
在理論上,這裏存在大質量行星的概率相當低,但是它卻确實存在。
距離伴星極近的位置,一顆孤零零的岩質行星環繞着它而運行,由于過于靠近的緣故,這顆行星被白矮星潮汐鎖定,永遠都隻有一面朝向着這顆赫利伴星。
也正是因爲距離太近的緣故,在雙星系統中,它沒有被主星奪走,也沒有在兩顆恒星的争奪之下解體,極其幸運地存活了下來。
因爲整個星系的主要光明幾乎都是來自于主星,這顆行星和它所環繞的恒星盡皆被其掩蓋了光芒,因此不顯于外。
章魚人未能發現這顆行星,蟲族也是一樣。
在這樣複雜的星系之中,不會存在生命的樂土。理所當然的,它是一顆荒蕪行星,而且由于長期受到兩顆恒星拉扯的緣故,哪怕來自主星的引力相比伴星要小得多,但是恒星的量級比起它來不論從哪方面來講都是不可抵抗的。
哪怕它看上去與那顆白矮星大小相差無幾。
因此,整個行星之上都是一片煉獄一般的場景,地質活動極其頻繁。每當它運轉到兩顆恒星之間時,都會受到撕扯,盡管它爲了保證自己不被白矮星吞噬,其公轉速度比之奧瑞星系的一号行星還要快,但是每一次公轉,都讓它受盡折磨。
然而,在過往的幾十億年中,它竟然就這麽奇迹一般地存活了下來,存活在了這個雙星之間的夾縫之中。
而這一點,直到蟲群殖民隊伍抵達赫利星系之後才得以發現。
………………………
奧瑞星系之中,腦蟲維瑟已經開始擔負起了重任,零将掌控整個恒星系殖民地的任務交給了它,同時它也兼顧着維持蟲族主基地的資源平衡以及戴森球試點的正常運行。
它已經跟着薩斯學習了數十年,一如當初的達格斯一樣,早已不再隻是一個學徒。
在科技方面,薩斯一路勢如破竹一般,從蟲族爆裂者身上汲取靈感,讓蟲群的能源輸出效率一路走高,最終在測試中,史無前例地讓蟲族太空單位的航行速度達到了光速的百分之六,比之章魚人利用能源水晶所達到的最高航速隻差一線而已。
然而,也就到此爲止了,在恒星能源的應用上,以如今的科技水平,達到這種程度已經是極限,在相關的基礎科技得到充分發展之前,這恐怕就是蟲族利用恒星能量進行航行的巅峰了。
在武器方面,由于能源穩定輸出逐漸在薩斯的手中變得受控之後,諸多設想都變爲了可能。
即便經過研究,生物動能武器對于蟲族來說性價比很低,但是達格斯依舊将之列入了未來的研發計劃中,卻不僅僅是爲了用之對敵人造成殺傷,更多的是爲了給予新生代蟲族爆裂者足夠的初速度以提高其爆發力的考慮。
除此之外,有關于蟲群在深空中隐蔽性的思考也被提上日程,也是因此,一種太空時代近身突襲的可能映入了達格斯的腦海,成爲了又一種待實現的設想。
……
有關于核能的理論,章魚人已經爲蟲族做出了注解,相應的反應礦石原料都在蟲族主基地之中被妥善收容,理論上來說,重核原子轉變爲輕核,即核裂變反應中,從最重的元素一直到鐵的裂變,都是可行的。
也就是說,從鐵往上的重元素,理論上都可以通過裂變反應釋放能量最終一路變成鐵元素,但是一般來說采用鈾的同位素發生裂變比較容易一些。
而由輕核原子經過核聚變成爲較重原子,其間所能夠釋放的能量理論上幾乎可以與恒星媲美。
然而,到底要怎樣才能将之妥善利用起來,仍舊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核反應的确能夠釋放出無與倫比的能量,甚至如果可控的話,将之作爲武器使用要比費心費力使用恒星能源這種溫和的能量效果強的多。
零自然清楚這一點。不僅是武器應用,它甚至能夠代替恒星能源,在理論上将蟲族的常規宇宙航行變成一片坦途。
隻是一直以來,核能反應裝置的蟲族化都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不得不承認的是,與那些精密的科技産物比起來,蟲族在這方面的細微掌控要遠遠不如,哪怕那是它們身體的一部分。
科技側的研究如今已經是薩斯的專題,時至今日,這項計劃仍舊在它的任務清單之中,盡管蟲族已經經曆了許多次恒星能源疊代,甚至利用來自恒星的能源将蟲族太空單位送往了外星系,在這之前它也不曾在這方面動手。
并非是不願意,而是可行性不高,甚至如果是在兩百多年前,可以說是完全不可能。
就拿自然界中唯一的可控核裂變元素鈾235來說,蟲群能夠将其純淨物提取出尚且千難萬難,這種放射性元素即便是對于蟲族來說也不是完全無害的。
而且精确到原子同位素的提取精煉,難度同樣驚人。
至于其後的收容安置,熱中子轟擊,鏈式反應等步驟,一直以來都無從談起。
蟲族在微觀研究上,的确已經能夠達到觀測原子核的程度,但也僅僅隻是觀察而已,要怎樣去獲得中子,并利用它去轟擊重元素引起核裂變反應,一直以來都是難以攻克的問題。
這還隻是裂變反應,至于核聚變,那更是章魚人曾經夢寐以求的宇航科技,然而卻也僅僅給出了一個原理和設想而已。
這種與恒星中央反應如出一轍的強大能源,在章魚人掌握了裂變反應之後,就一直停留在設想之中,許多關鍵難題都未能攻克,否則也不至于依靠能源水晶來展開星際航行了。
之前零努力提高蟲族對于極端高溫的耐受性,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核反應的前置條件。除此之外,有關于蟲族分體式結構的設想,即由衆多蟲族單位共同構成龐大蟲種的想法,也是爲了在更精密的程度上解決蟲族對于細微層面掌控性的問題。
可惜直到現在,仍然無法達成,反而是在恒星能源的運用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跨越式成就。
相對溫和的恒星能源無窮無盡且易于獲取,在這方面蟲族的應用曆史已經超過了百年。
在發展武器科技之前,隻是宇宙航行的話,恒星能源目前來看是足夠的,溫和也就意味着容易控制,因此要簡單得多。
相對應的,它的潛力和上限也就沒有那麽高。
核能反應這種智慧文明最高科技的結晶,沒有成套的工業基礎,即便是知道了其原理甚至将圖紙擺在眼前,有時候也是無能爲力的。
将其中的每一個部件,每一個關鍵結構都完成蟲族化,即以蟲族的方式進行替代,或許有朝一日可以達成相同的效果,隻不過說來容易做來難,所謂的生物核反應爐,蟲族連理論都沒能完成。
言歸正傳,在奧瑞星系之内,之前在進行的戴森球計劃又經曆了一輪擴張,在殖民隊伍出發以後,母星系的事務便少了很多,各個殖民地的蟲群按部就班的發展,開采資源,運輸,儲存,一切井井有條。
主基地之中的資源結構被再次優化,大量富集的資源促使基地一次又一次擴大,整個星系的資源都在向這裏集中,蟲族正在将一顆顆殖民星球的表層資源掏空。
薩斯在蟲族能源單位的改進之上可謂不遺餘力,仿佛要将整個行星榨幹一般。
這麽多年來,蟲族能源單位就像是吸血蟲一般,趴在行星地下深處,吸取着每一分熱能。
初時還沒有什麽變化,當時間拉長到數十上百年以後,便漸漸有了一些顯現。
最爲明顯的便是四号行星,原本地質活動異常頻繁的它,最近也漸漸顯得沉寂了許多。
如果從數據上來看,近十年來,全球的火山噴發次數比之百年前已經少了大約十分之一。
這其中當然有一部分原因是行星的地質結構在不斷的運動中變得穩固了,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則是蟲族對行星内核熱能的汲取。
尤其是近幾十年中一次次更新換代後的能源汲取,它們早已不再是吸收自然逸散的熱能,而是主動去幫助岩漿“降溫”。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質量較小的衛星已經開始有了“死亡”的預兆。
——它們的地核表層在蟲群的無止境壓榨之下,漸漸不再沸騰洶湧。那些沉澱下去的重金屬元素被冷卻,更深層的放射性同位素衰變所産生的熱量也漸漸不足以彌補這個缺口,如果蟲族不停手的話,它們在未來的“死去”幾乎是必然的。
至于地殼表層,這些體量較小的衛星更是幾乎已經被蛀空,除了随處可見的矽元素及其氧化物之外,大量的金屬化合物等各類資源都被打包帶走,蟲群正在憑借一己之力,同時爲整個恒星系之中的岩質星球“減肥”。
然而在事實上,零也知道,和奧瑞類似,蟲族如今所占據的所有殖民星球中,基本上都有着一顆由鐵鎳等合金構成的熔融狀星核,而在這個區域内,有着大量的重型元素堆積,這一點在星球誕生之初便已經注定了。
除了一些自然中難以存在的元素之外,一顆星球之上幾乎可以找到蟲族所需的所有資源。因此它們的核心更是未來蟲族開發的重點。
達格斯幾乎将蟲族爆裂者運用到了極緻,以至于薩斯也跟着受益,它開始試圖着手将蟲族的基礎科技向更深層次推進。
雖然時至今日零都沒有搞清楚當初引起蟲族劇變的物質以及能源水晶的存在到底是基于什麽樣的原理,但是這仍然不妨礙零認爲整個世界是唯物的,是科學的。
各種現象的存在,在這裏仍然遵循着基本的規律,迄今爲止也不曾發現違背基本規則的事物,因此在章魚人研究的基礎上繼續向前仍舊是有必要的。
在此之前,腦蟲們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諸多與蟲族直接相關的科技都被一一驗證并推進其發展,時至今日在很多方面蟲族已經遠遠地将章魚人甩在了身後。
但是同樣也有很多在當初不受蟲群重視的方面,至今還停留在基本認知的層面。
有的是不适用,比如說章魚人的水下特色科技,對于蟲族來說隻有借鑒的意義,沒有發展的必要。
有的則是無能爲力,比如說粒子對撞機,比如說——核反應。
在基本粒子層面,老實說蟲族還是落後于章魚人的,因爲它們僅僅停留在認知上,而章魚人已然可以“操控”。
生物本身便是由原子和分子構成,想要捕獲這些基本粒子,便隻能依靠工具。
這種工具可以是章魚人所發明的儀器,或許也可以是——一種獨特的具有工具功能的生物。
這是薩斯最近想要去研究的方向,隻不過絕不會是什麽簡單的事。
當“技術”進入瓶頸的時候,那多半是缺乏“科學”的指導。蟲族在恒星能源的發展上已經登峰造極,至少在如今看來已經很難再進步了,因此向内求索更多的可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兩百多年前無法做到,不代表着兩百多年後還會一籌莫展。
零對此自然是表示支持的,數百年過去了,或許蟲族也該擁有一些毀天滅地一般的力量。
因此,專注于蟲族武器研發的達格斯也加入了其中,除了負責統籌整個蟲群的維瑟之外,零可以說是已經投入了全部的科研力量。
………………………
零的戴森球計劃最近陷入了停滞,當能源儲備已經遠遠超出需求之後,便沒有了動力去提升,或者說也沒有了耗費資源去做這件事的必要。
當資源被大量消耗而能源開始大量冗餘之時,零突然發現,哪怕早有預料,自己似乎還是小瞧了之前提出的方案,小瞧了戴森球的效率。
僅僅經曆了一次改進而已,時至今日它朝向恒星的面積也不過堪堪過了一千萬平方公裏,但這個長成之後就是“無本買賣”的能源收集結構,帶給蟲族的恒星能源卻是海量的。
零驚奇的發現,如果蟲群隻是現在這種規模的話,根本不需要将一整顆恒星都包裹起來,隻需要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足夠了。
時間一點點過去,奧瑞之上日月變幻,宇宙深空鬥轉星移。
前往赫利星系的蟲族殖民隊伍,在一年前便開始了減速,如今它們已經順利泊入其中,正在做着最後的減速。
自然,它們也發現了那顆孤獨地環繞着白矮星轉動的行星。
來到這裏的僅僅是幾隻蟲族太空單位而已,本來零也不曾指望它們能夠在這裏有什麽大的發展,隻不過是保存蟲族生存種子的一步閑棋。
但是如今,既然有行星存在,那麽就可以說是擁有着潛在的殖民地。
自然也就代表着,這裏存在着發展的空間。
同時在未來,也可以以此爲跳闆,向着更遠的未知星系繼續探索。
行星之上的惡劣環境早已不是蟲群的阻礙,哪怕它每過一個多月就會經曆一次全球規模的火山噴發。
或許它的壽命要比正常的行星低很多,但那關蟲群什麽事?哪怕是母星奧瑞,在必要的情況下也會被零舍棄。
于是,一個小小的異星系殖民地開始在赫利這個雙星系統中建立,緩緩地開始發展。
十二年後,蟲族的第四隻腦蟲誕生,并加入到了薩斯的科研團隊之中學習和成長。
在其後的二十年間,前往拖瑞爾和索默星系的蟲族殖民隊伍也陸續就位。
不同于赫利這裏的寒酸,它們每一個都是擁有着六位數的龐大隊伍,在就位之初,便立即在星系行星軌道中央建立了蟲族小型基地,作爲往後搜集的資源集中站。
而後,各個行星之上的資源采集開始提上日程,一旦度過初期的能源窘迫,全新的“戴森球”便會在新的星系之中複刻,爲它們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
一切都和奧瑞星系一般無二,這些星系之中沒有任何特殊,在行星殖民這方面,蟲族已經有了足夠的經驗。
至多百年之後,這裏就會與如今的奧瑞星系一般無二。
每天都不想上班,每天都要上班,甚至還要加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