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雨的存在,其實說明了很多事情。
它至少表明,在四号行星之上,大概率存在着可供化合反應産生的水。
如果這裏自古以來都是如此,那麽在這顆星球之上,應該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物質循環。
它具體是怎麽運轉的,尚且有待探查,隻不過當務之急,仍然是爲蟲族登上四号行星的單位尋找一處安全的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這裏環境的特殊性,零并沒有如同在二号行星上所做的那樣,将所有蟲族單位一股腦地投入到地表之上去,而是将其一分爲二,由兩千隻蟲族太空單位作爲先遣隊率先登陸,剩下的蟲群大隊則靜靜地停留在四号行星的同步軌道之上,等待着下一步命令。
雖說就算第一批登陸的蟲族單位全部死亡,也并不代表着這次殖民活動的失敗,但是在殖民初期,無端的損耗無疑會延長獲得收益的時間,因此損失還是能避則避。
畢竟在這裏,如果它們不能從四号行星之上直接獲得補給,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從後方的“月球”基地處獲取,那幾乎相當于再次派遣一支隊伍過來了。
零在對地表進行了實地勘察之後,最初的計劃是讓蟲族回歸老本行,向地下挖掘,在地面之下建立蟲族基地,然後再圖其它。
但是祂很快就發現,并不是随便向地下深處挖個洞就能夠避免來自地表的危機的。
常年的酸雨腐蝕,讓這裏的地表完全軟化,所有能夠被溶解腐蝕的物質都不再保持着自己原本的性質,或是蒸發進入了大氣,或是溶解滲入了地下,地表之上隻有被侵蝕過後留下的殘渣。
在這樣的表層地質條件下,即便是蟲族向下挖掘,其實也很難在淺層找到一處安全的所在。
這裏的土質不适合蟲族活動,也不适合挖洞,除非能夠到地下極深處,但挖出能夠容納上千隻蟲族單位的空間,這需要花費很多時間。
而且有一點不容忽視,蟲族挖掘者的孵化,需要孵化場的存在,也就是說,即便要向下挖掘,也要先在地表建立孵化場,而後才能嘗試進行作業。
這些體型巨大的太空蟲種,本來有相當一部分都是爲了作爲新基地的能源而存在的,挖洞這種事情,它們并不專業,也不擅長。
所以,當登陸之後,“大雨”向這裏轉移之時,它們能做的隻有一件事——跑!
在來自太空的視野支持下,即便是這顆星球天氣變化無常,找到一處安全的地方還是不難的,隻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仍舊有幾隻蟲子在最初時沒反應過來,輕而易舉地在酸雨澆淋下與這片土地融爲了一體。
零不是什麽優柔寡斷的存在,既然隻有挖掘到地下深處才有可能保全自身,那麽挖就是了,在再一次暫時安定下來之後,蟲族孵化場立即便開始在原地建立,将周邊的幾個太空蟲種作爲養料,大量挖掘者開始産出。
誰也不知道硫酸雨什麽時候會生成,從太空中看,整個星球都在風起雲湧,也許下一秒,攜帶着極強酸性水汽的雲層就會向蟲族臨時基地這裏移動,所以時間顯得格外珍貴。
所幸蟲族孵化場如今的孵化能力與之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産出數量和速度都有了極大的提升。
盡管這裏地質條件特殊,而且吞下這些攜帶着強酸物質的硫化物沙石讓挖掘者相當難受,但是在零的意志下,這都不是什麽問題,工程在快速開展,不惜一切代價。
爲了達成目的,這些體型巨大的蟲族太空單位也被零“回爐重造”,重新成爲了隻能在地表行動的陸地基礎單位,它們将負責清理和加固挖掘者開拓的直達地下的通道,同時也變相的減少了前者的工作量。
但這也就意味着,當酸雨再次來臨之時,它們将不再有飛行從而迅速逃離的能力。
所幸這一次運氣很好,在挖掘者一個接一個死去又被大量補充之下,一個穩固的,直達地下的通道建立完成,這也就代表着四号行星之上,第一個蟲族基地将在這裏落成。
之後的活動如何展開,還需要薩斯通過蟲巢意志研究之後才能做出結論。
不過四号行星上的殖民活動,與“月球”和二号行星完全不同,這裏的光照資源大幅減弱,雖然仍舊可以收集利用,但是比之前者要弱上太多了,很有可能會反而成爲殖民擴張的短闆。
因此在安身下來之後,需要由薩斯給出一個殖民方案來。
先前它的主要研究目标是解決極端溫度對于蟲族生存的影響,目前尚未有結果,不過殖民一号行星不是當務之急,但是四号行星之上的蟲群活動顯然不宜往後拖。
原本在環繞軌道随着四号行星自轉而運行的大批蟲群,并未急着向地表行動,在沒有解決強酸威脅之前,蟲群隻能在地下活動,沒有來自地表的能源補充,單純的資源開采支撐不了太久。
在薩斯得出解決方案之前,它們隻會在環繞軌道沉眠,數萬蟲族單位集結在一起,在太空中就好似一片安靜的隕石一般,沒人知道在它們陷入沉寂的身體内部,蘊藏着怎樣強大的生命力。
四号行星地表深處,一個面積超過五百平米的超大洞穴空間在蟲群不計代價的挖掘之下成功出現在了這裏。
孵化場在這裏重新建立,衆多蟲族挖掘者仍舊在将洞穴向四周擴張。
在這一刻,它們仿佛穿越回了三百年前,蟻群最初誕生之時。
細緻地建造着地表的防水結構,防止來自地表的酸性液體直接進入地下,在擴大地下洞穴結構面積的同時,它們也不忘留下承重結構,避免垮塌造成傷亡。
如今的孵化場之内,并沒有多少蟲族單位在這裏出生,除了現有的挖掘者之外,登陸四号行星的蟲群大部分已經變成了孵化場的養料,隻待有需要的那一天以另一種形式重新出現在世間。
論起一号行星和四号行星的殖民優先度問題,零毫不意外的選擇了後者。原因并不複雜,薩斯對于蟲族在更嚴酷的溫度條件下生存的問題,已經屬于高屋建瓴的階段,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并非那麽容易。
而四号行星之上面臨的強酸雨雖然可怖,但是在薩斯的知識體系中,章魚人對此有很多研究,如果順利的話,應該不需要太多時間就能有些成果。
本來一切都應該按部就班地進行,然而在這之前,一項驚人的發現打斷了薩斯的研究。
在挖掘者擴張蟲族地下基地的過程中,一種以分解硫酸鹽和嚴重酸化土壤爲食的小生命出現在了零的視野之中。
它們就像是縮小了數倍的蚯蚓一般,在四号行星的土壤之中蠕動,即便是在百米深的地下,仿佛也沒有對其造成多大壓力,它們活動自如,看上去似乎也同樣是血肉之軀,卻對于那些酸性物質亳不畏懼!
這種生物本身包括其所表露出的性狀并沒有給零造成多大的震撼,這麽多年來,奇形怪狀的生命祂見得多了,就算特殊了一點,也不足爲奇。
但是這裏是四号行星啊!
在這樣極端的大氣環境之下,竟然真的有生物存在于地下深處,成功适應了這樣的環境,存活了下來!
有了第一隻,很快蟲群便發現了更多!
之前由于時間緊迫的關系,蟲群一股腦地專心向地下掘進,忽略了周圍可能存在的生物,直到如今回過頭來,才發現它們竟然仿佛無處不在!
這一下,零自己也不敢肯定這顆星球之上到底是什麽情況了,除了這些弱小的在蟲族面前仿佛觸之即死的小生命之外,這裏是否還存在着其它生物,又有着怎樣獨特的生态環境。
一個荒蕪星球,和一個存在生命的星球,對于蟲族來說,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僅僅代表着龐大的資源,而後者則意味着全新的,未曾見過的基因鏈。
需要說明的是,即便薩斯如今對于基因編輯這一項能力已經運用得爐火純青,甚至連太空單位都已經問世,但是這并不代表它真的能夠随心所欲,随時改造出任何想要的蟲種。
這需要大量的截取和測試,期間耗費的資源不計其數,一代代優化改良才能夠得到能夠派上用場的性狀。
如果這些性狀從未在基因庫中出現過,薩斯倒也不至于完全無從下手,但是要耗費的時間和精力都至少要翻上數倍才行,而且也未必就一定能夠得到成果。
因此,在四号行星上活動的這些小生命立即便引起了薩斯的興趣。
在最初的計劃中,它本來是想要以章魚人的科技理論嘗試改造出能夠抵禦酸性環境的蟲種。但是在這些生物出現之後,它覺得或許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着落在它們身上。
沒有别的技術會比它們本身更适合蟲族了。
酸雨将地表的各項性質不穩定的物質通過化學反應轉化爲了硫酸鹽等各種化合物,而這些如同小蚯蚓一般的生命則通過分解這些硫酸鹽礦物來獲取能量,同時也将分解産出的硫化物氣體重新排入了四号行星的大氣之中,而後又再次變爲酸雨降落,竟然就這般造就了一個簡易的大氣循環!
然而,更加驚人的發現還在後面。
蟲族挖掘者在基地的後續擴大工程中,挖到了煤炭!
煤炭這種資源,在奧瑞之上并不少見,零也知道,它是由遠古植物被埋藏在地下深處經過了漫長的時間演變,最終才成爲如此模樣。
而它如今竟然出現在了四号行星之上!
這就代表着這裏曾經至少擁有着大量的植物生命!
原來所謂的生命雙子星,真的是存在的,卻與二号行星毫無關聯!
在這個小小的恒星系中,奧瑞與四号行星,竟然奇迹一般的全都存在過生命!
到底是怎樣的運氣才能夠造就這樣的奇迹?生命的誕生過程不知要曆經多少匪夷所思的巧合,即便是真的環境适宜,沒有那種絕對稱得上天命般的運氣也是枉然。
然而鐵一般的事實就在眼前,這些小生命是真實的,這些富集的煤炭也是真實的。
盡管如此,這些足夠驚人發現仍然不是結束。就在蟲族初步站穩腳跟,而薩斯準備對這些四号行星之上的外星小生命展開研究之際,零從太空之中,觀測到了強烈的火山噴發!
滾滾岩漿流過大地,将這些被強酸腐蝕的土壤又一次替換爲來自地下深層的火成岩。
零的心中閃過一絲明悟,四号行星之上的地質活動,顯然比較頻繁,短短幾天之内,祂已經觀測到了三次地震和火山噴發,這并沒有對蟲族造成多少傷亡,卻終于将籠罩在這顆行星之上的神秘面紗揭了開來。
這裏的生物滅絕原因似乎已經有了答案,而那遍布大氣層的硫化物氣體,有相當一部分或許便來自于頻繁的地質活動!
零猜測,或許在不知多少萬年前,這裏曾經經曆了一次生物大滅絕,原本或許算得上生物繁茂的星球在某一場劇變之中被徹底毀滅,變成了如今人間煉獄一般的景象。
然而,生命的頑強超乎想象。即便是經曆了毀滅性的災難,仍然有生命存活了下來,最終适應了環境,進化成了如今這般模樣。
……………
想到這些,零莫名有些感慨。
原本以爲奧瑞是這個恒星系之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如今卻發現似乎并不是這樣。
不論是蟲族還是蜥蜴人,在登上太空之前,永遠也想不到,就在隔壁,軌道最近點相距僅僅一億公裏出頭的另一顆星球上,竟然還有鄰居生活在那裏!
生命在宇宙中并不孤獨,也沒那麽特殊。
根據這些小生命的結構和特殊的基因表達,薩斯順利地讓蟲族擁有了抵禦酸性環境的能力。
說是無視強酸有些誇張,如果毫無防護處于硫酸雨下方,時間久了同樣會因此而死亡。
但是如果隻是在地表活動,那些大氣中的腐蝕性氣體則能夠做到完全無視。即便是淋了酸雨,一時半會也不會造成緻命傷。
而這僅僅隻是開始而已,隻達到這種程度可不足以讓零滿意,蟲群需要在星球表面獲取日常活動所需的能源,隻靠它們自身所攜帶的生物能源,在如此龐大的星球之上,什麽也做不到。
因此,在驗證了通過這種方式确實能夠讓蟲群在一定程度上抵禦四号行星表面的惡劣環境之後,薩斯開始展開了進一步處理。
這些在行星地下發現的小生命,其本身對于酸性環境有着比較強的适應能力,但是也僅僅隻能做到如今蟲族這般而已,畢竟它們很少直接爬出地表活動,億萬年來的進化也沒有爲之賦予更加強悍的能力。
也就是說,薩斯下一步要做的,不再是直接照搬它們的性狀表達,而是要找到源頭,嘗試讓蟲群擁有超越這些本土生命的耐受能力。
從技術上來說,如今的薩斯想要做到這一點并不難,但是仍舊需要一些時間。
在這段時間裏,四号行星之上的第二種宏觀生命進入了零的眼中。
也許是特殊的環境造就,這裏僅存的生命對于能量的獲取方式與奧瑞之上完全不同。
地層之中的蚯蚓狀生命從分解硫酸鹽礦物之中獲取能量并且參與大氣循環,而被零所發現的第二種生命,一種體型略大的扁平狀甲殼生物,則以來自火山噴發和地下深處的熱能來維持自身生存!
在其後的觀察中,零發現後者将前者納入了自己的食譜,雙方之間存在着捕食關系。
四号行星之上的生态系統,零在蟲群僅僅占據一隅的情況下還沒有完全搞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必然有一套與奧瑞完全不同的運轉體系,能夠保證長期運轉而不崩潰。
不過這并非重點,這裏的生态系統如何零并不怎麽關注,但是這裏的生命卻接二連三地爲零打開了新的思路。
奧瑞之上其實也不乏分解各種礦物化合物爲生的生命,零也曾見過從火山岩縫之中獲取熱能以保持自身體内物質平衡的生物,隻不過它們的這種能量利用形式非常原始和低級,對于蟲族來說并不具備參考價值。
而且蟲群已經有了從恒星處獲得能源的能力,在這之前基本沒有能源之憂。
但是這一次在面臨四号行星的特殊環境之時,這些外星生命的發現,讓零對于開發蟲族新的能源體系有了一絲想法。
當然不是像四号行星上這些依賴于高溫環境來維持體内物質平衡的生物這般,它們的主要能量來源仍然是捕食而非從無機環境中直接攝取。
它隻是提供了一種思路,一種利用星球之中廣泛存在的熱能來解決蟲族的能源需求問題!
在遙遠的恒星邊際,那裏雖然仍舊處于中央恒星的影響範圍之内,但是來自恒星的能量卻已經微乎其微,冰冷和枯寂是主旋律,到那時,如今作爲主要能源的恒星能量獲取将是一個巨大的難題,零總不可能從星系内部向邊緣跨過數十億公裏的遙遠距離去輸送能源,那不現實。
但是星球内部的熱能則完全不同,就算沒有頻繁的地質活動,隻要地核不曾熄滅完全陷入死寂,那麽就不存在無從獲取能量的問題。
這對于蟲族來說非常重要,很有可能将是一種支撐其在枯寂星球之上活動的新能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