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福和林安的期貨交易在上繳了一大筆印花稅之後,期貨交易被證券中心監管起來,無論是發行方還是購買方,都要求提供相應的資金擔保。
證券中心的龐新躍研究後認爲,沒有擔保的期貨交易,将會造成巨大的泡沫風險,到時候一部分人會完全脫離貨物本身,直接炒作單據,那商品的價格就完全失去了本身的價值屬性,變成了擊鼓傳花的詐騙。
龐新躍直接要求出售單據的工廠,必須要拿出保證金存在政權中心,這部分保證金是交貨的保證,無法完成交割,這部分保證金就會作爲罰款和賠償金付給買家。
這是爲了防止工廠濫發提貨單,沒有産能也發行票據。
而購買期貨的一方,也需要提交足夠的保證金在證券中心。
這些保證金叫做驗資保證,這筆錢是爲了防止買家逃單,也防止買家和賣家聯手來炒高期貨價格。
果然,龐新躍這一招之後,期貨價格就立刻降溫。
炒期貨的人當中,一部分是任福這一類的,本身是從事商品上下遊行業的從業者,比如任福的特種鋼材提期貨,就是因爲任福真的需要這些鋼材來生産蒸汽機。
就如同他找鋼廠購買提貨單那樣,任福搞期貨的初衷,也是爲了能夠用穩定的價格,穩定的拿到特種鋼材。
而随着任福這類的人在期貨交易中賺到了錢,期貨市場上也出現了另外一批買家。
這一類就是投機客了,他們不滿足于股票和公債的收益率,開始跟着任福一起炒期貨單據。
這些人本身是不需要鋼材的,他們就是購買了提貨單,也基本上不會去真的提貨,炒作期貨隻是爲了賺錢。
這部分人,就是龐新躍新政策的打擊對象。
作爲長期和金錢接觸的人,龐新躍對于錢的認識超過了戶部大部分的官員。
金錢是有成本的。
當一大筆錢質押在證券中心,這筆錢就等于凍結在證券中心。
那投機的風險就會成倍的增長,而收益也會降低。
如果真的持有一大筆錢,那東南有很多投資和發财的機會,很多産業的收益穩定,遠洋貿易、香料、棉毛紡織這些行業的收益率可觀。
而一些新的産業,比如任福的蒸汽機,精密鍾表,以及各種各樣新機器,投資收益更高更穩定。
如果是借的錢,那借錢本來就有成本,借錢也會産生利息,也會降低投機的收益。
果然這一套組合拳下來,期貨交易立刻降溫了不少。
任福和林安在于公子的要求下清空了所有鋼材期貨的提貨單,恰好是在印花稅政策出台後,證券保證金政策出台前。
兩項針對期貨交易的政策,讓特種鋼材期貨的價格瘋狂下跌,一周内狂跌了一半!
任福和林安看着這驚人的跌幅,由衷的感慨果然于公子就是“投資之神”,能夠精準在高位抛售,讓賺到的錢落袋爲安。
看到任福和林安這麽能折騰,于宗遠也被徹底吓怕了,他幹脆要走了全部的分紅,将資金全部抽走,千萬不能留給這兩個家夥繼續賺錢了。
即使這樣,任福和林安也已經賺到了一大筆的錢,占股多數的于宗遠賺的錢就更多了。
面對這筆意外的收入,于宗遠隻好咬牙繼續花出去,他看到自己手裏的電報公司,決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電報從松江修到徐州!
從松江到徐州,有線電報的裏程足足增加了兩倍還多,而且江北的城市并不如江南的城市繁華,這樣建造電網路線,短期内根本看不到收回成本的希望。
不過于宗遠反正賺了錢,他幹脆直接将計劃做大,甚至還揚言等到東南新軍攻下了京師,要将電報直接從南京修到京師!
于宗遠立下豪言壯志,這也讓一些不看好電報的人開始觀望起來。
難道電報真的能賺錢?
要知道這位于二公子在投資領域的戰績,可以說是百戰百勝,從無敗績!
自從投資大都督蘇澤起兵以來,于宗遠于二公子就是東南投資行業的擎天巨柱,他看中的項目就沒有虧的!
這之後,于宗遠的手下在上海倒賣特種鋼材期貨,大賺十倍利潤的消息也迅速傳開。
這下子更沒人懷疑于宗遠的投資眼光了。
看到于宗遠如此賣力氣的投資電報事業,一些手上有錢的商人也有些猶豫。
電報這東西,和鐵路差不多,一條路線隻要有一條就可以了,本身也具有稀缺性。
但是電報又和鐵路不一樣,鐵路屬于大資本才能玩的東西,松江鐵路就是整個江南最有錢的商人聯合起來,還得到了東南官府的大力支持,這才辦起來。
但是電報不一樣,建設電報雖然也要協調地方,但是隻要将線路鋪設起來就行了,難度比鐵路建設要容易多了。
而且電報線路也不用一下子鋪設太長,完全可以先在幾個縣城之間建設電報線路,将這些縣城連接起來就行。
一部分商人也看到了商機,比如浙江和福建的一些商人團體,就開始籌備在自己的家鄉鋪設電報線路。
任福賺到了一大筆錢後,本來準備回去繼續擴大蒸汽機的産能,卻被林安一把拉住了。
“老任,你上次說特種鋼材價格還要跌?”
任福點頭說道:“因爲期貨交易高漲,各大鋼廠都擴建了特種鋼廠的鐵爐,但實際上特種鋼材的需求根本沒有這麽高。”
“再加上之前我們倒賣的提貨單,倉庫還擠壓了大量的鋼材,鋼材價格肯定還要繼續降價的。”
“所以于公子才抽走了我們的資金,不讓我們繼續抄期貨了。”
“我也是在于公子抽走錢之後才想明白的,于公子果然是投資之神啊!”
“于公子還讓我不要繼續囤積特種鋼材,不要留庫存,這都是預測到了鋼材價格會下跌。”
林安卻說道:“于公子這是在提醒我們賺錢的機會啊!”
“啊?”
“老任,你說我們先去找人借一批鋼材,等到幾個月再還給對方,能不能賺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