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種植園裏種的自然就是橡膠了。
這些橡膠是上一次蘇澤讓人出重金在西洋商人那邊求購,商人從美洲帶回來的樹種。
這些樹種在廣西育種後,分出一部分送到南洋來種植的。
南洋要比廣西更适合種植橡膠樹,這也是蘇澤交給張琏最重要的任務,在馬尼拉附近開辦國營種植園,種植這些橡膠樹。
張琏也種過地,他不清楚爲什麽大都督對這些樹種這麽重視,不過他也對重視農桑的大都督蘇澤非常尊重,不折不扣的執行了蘇澤的要求。
甚至張琏隔三差五就來橡膠園看看。
“總督大人,隔壁就是香蕉種植園了。”
陪同張琏視察的是這座種植園的負責人,左銘新本來是飛龍軍的軍師,後來飛龍軍被收編後,左銘新對張琏非常忠心,辭去了東南的招攬陪在張琏的身邊。
張琏被蘇澤啓用之後,他立刻推薦了身邊的左銘新,随他一起來馬尼拉。
一開始的時候,張琏還是很忐忑的。
在投降之後,張琏也讀過一些書,也明白了自己的處境。
作爲曾經稱王稱霸的農民軍領袖,能夠活下去已經很不容易,更不要說被委以重任了。
而且南洋孤懸海外,難道大都督不怕自己割據嗎?
但是蘇澤豪氣的同意了自己所推薦的人才,完全将南洋官員任命的交給了自己。
對此張琏十分的感動,給東南效力的想法更強烈了。
馬尼拉的氣候非常糟糕,橡膠樹苗沒什麽好看的,他轉身又随着左銘新去了隔壁的香蕉園。
比起橡膠園,香蕉園的環境更加糟糕了。
遮天蔽日的香蕉樹張開葉子,整個香蕉園又悶又熱。
今天到了收割的日子,隻看到一群農夫拿着長長的木杆,杆子上綁着半圓形的鐮刀,他們站在樹下用這種工具來切割樹上的香蕉。
切下來的香蕉放在背簍後,農夫們轉而又去割另外的香蕉,一直到身後的背簍都裝滿之後,這才将香蕉堆在空地上,再次前往其他香蕉樹忙碌。
左銘新對着張琏感歎道:“總督大人,這馬尼拉真的是好地方啊,光是這樹上長的香蕉,就夠城裏人吃了,這東西成熟之後就能生吃,根本不需要像其他糧食一樣做熟。”
在福建也有人種植香蕉,但是在中原,香蕉隻是一種水果,而且明代的時候,中原品種的香蕉都比較小,也不是很甜。
但是在馬尼拉,香蕉不僅僅個頭大,而且還相當的甜。
在這裏,香蕉是可以作爲主糧的。
香蕉的産量又高,隻可惜這東西沒辦法在中原大量推廣。
左銘新又說道:“我們從馬來土人那邊學習到了一種方法,可以将香蕉切成片曬幹,這樣就能儲存很久,而且還可以當成零食來吃。”
隻看到一群馬來婦女坐在地上,她們用小軋刀将香蕉切成塊,然後鋪在有陽光的空地上。
左銘新拿起一塊已經曬幹的香蕉片,張琏也跟着他撿起一塊,果然又甜又幹又脆,味道相當的不錯。
“總督大人,這邊是丁香園和胡椒園,還有甘蔗園。”
張琏随着左銘新參觀了國營種植園,種植園并不是種植一種作物,這座國營種植園還有育種的功能,所以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植物展覽館。
在這裏工作的,除了本地華人和馬來人雇工之外,技術骨幹都是來自東南的天工書院。
馬尼拉國營植物園,同時也是天工書院的農學實踐基地,對很多天工書院的農學生來說,這裏就是他們畢業的希望。
随着天工書院開始進一步改革,對于一些需要進行實踐類的科目,比如農學就需要完成一個課題,才能畢業。
民以食爲天,張琏也種過地,從沒想過種地還有這麽多的學問。
這些天工書院的學生們,每天都在種植園辛勤的伺候着他們的課題,研究育種、防蟲害等等課題,忙的熱火朝天的。
源于大都督蘇澤對于熱帶經濟作物的癡迷,天工書院中選擇熱帶作物方向的學生也是最多的。
不過他們很快就發現了郁悶的地方。
那些研究主糧的學生,隻需要在南京附近的試驗田就可以完成自己的課題了,有些甚至在學院宿舍的陽台上就可以完成。
研究茶樹的,隻要去浙江、福建的茶園也就可以完成學業了。
隻有他們這些研究熱帶經濟作物的,去廣西都算是近的了,有些課題更是隻能來馬尼拉。
看着這些忙碌的書院學生們,張琏說道:
“可要把這些秀才們伺候好了,大都督可是把他們當寶貝的。”
左銘新立刻說道:“總督大人放心吧,他們也是我們種植園的寶貝,您可不知道,上一次有個秀才閑着沒事,幫着一個馬來人的部族治好了他們香蕉園的病害,您猜後來怎麽了?”
張琏也好奇的問道:“後來怎麽了?”
“後來那個馬來酋長非要将女兒嫁給他,最後還是屬下出面平息的。”
張琏哈哈大笑起來,也難怪大都督将他們當做寶貝,這些人确實是寶貝啊!
這些農學生打理的園子,産量高種植出來的東西又好,又能治理病害,可不就是寶貝嗎?
張琏此時也已經徹底對大都督服氣了,要不然人家怎麽就能輕易擊敗自己呢。
自己這個農民出身的飛龍軍首領,在起兵以後也沒有像東南這麽重視農桑。
看來這些天工書院的學生種田,張琏都懷疑自己前半輩子根本不會種田!
參觀完了種植園,張琏又前往馬尼拉的港口。
東南的運輸船已經靠岸,卸下來一部分設備。
負責接收在碼頭接收設備的,也是一名天工書院的畢業生,他的名字叫做李東興。
“總督大人。”
李東興正在清點貨物,看着這些稀奇古怪的裝置,張琏好奇的問道:
“這是什麽東西?”
“回總督大人的話,這些都是制造水泥的設備,都是在東南制造好拆下來,然後分批送來的。”
“水泥?”
張琏想起來這是東南時下報紙上讨論最多的東西,因爲是目前東南最需求的材料。
早期投入開辦水泥工坊的人都賺了大錢,如今在東南,無論是鋪路造橋,還是建設房屋,都需要這種材料。
張琏也對這種材料非常好奇,他問道:
“爲什麽不直接從東南将水泥運過來?還要把設備送到這裏來建廠來制造水泥?”
李東興笑着說道:“總督大人,水泥這東西很容易受潮,在海上運輸一旦吸水受潮就不能用了。而且水泥這個東西需求很大,一步到位建廠反而更劃算。”
“而且咱們南洋的火山很多,火山灰是最好的水泥原料。”
張琏也沒想到,在東南大爲緊俏的水泥,竟然是火山灰制造的。
李東興繼續說道:“南洋的資源實在是太好了,硫磺,硝石,屬下已經派人勘探了好幾個礦脈,而且都是富礦,隻要開采出來就是很大的一筆收入。”
張琏大喜,他當然知道發展經濟的重要性。
當年他造反,一方面是明廷盤剝的太厲害了,另外一方面也是實在過不去下去了。
他是閩南地區的人,明廷禁海,而福建又沒有多少田,最後隻能造反。
而來南洋之前,張琏也返回過家鄉一次。
如今家鄉到處都是工坊,臨海的地方也建造了小碼頭,整個縣城都非常的熱鬧,家家戶戶都蓋上了小樓。
張琏看到家鄉的樣子,知道自己如果要造反,恐怕也很難在家鄉拉起隊伍了。
而南洋的問題,在張琏看來也是發展問題。
南洋華人和土人争奪的資源本來就不大,而南洋這麽豐富的資源,隻要發展好了,到時候人力反而會是最稀缺的資源。
比如在國營種植園中的雇工,他們的薪水已經比以前高了很多了,但是當地人依然不願意去種植園幹活。
馬尼拉的碼頭上急需很多工作崗位,就算是在城裏做一個搬運工,也好過在偏僻的種植園裏割香蕉。
城市對于鄉村人口有着強大的吸引力,馬尼拉正在虹吸周圍的人口。
張琏對着李東興說道:“水泥工廠要盡快辦起來,另外你上次說的煉鋼廠,我也在向内閣打報告,等到工部的人來勘探完畢,如果真的合适就立刻上馬項目!”
“你好好鍛煉隊伍,多培養幾個懂技術的管理人才出來,如果天工書院有願意來南洋工作的,總督府給雙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