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科舉的防作弊制度是完全照搬大明的,卷子也要經過糊名、謄抄等步驟,這位閱卷官并不知道考生的名字。
由于蘇澤親自出的最後一道大題是新題型,申時行特意吩咐遇到閱卷官無法決斷的卷子,要親自送到他面前裁斷。
這位閱卷官拿着這份卷子送到了申時行面前。
科舉的卷子是要多名閱卷官交叉審閱的,每一個閱卷官都要在卷子上寫上對這份卷子的評價,分爲“通”或者“不通”。
申時行是明廷的狀元,閱讀速度極快,所以他要求隻要有一名閱卷官判過“通”的卷子,都要送到他這邊親自判卷。
此時申時行正依靠在太師椅上,随意的翻看一份卷子。
“中規中矩吧,隻能算是開胃小菜,可判通。”
隻要申時行判了“通”的卷子,就會進入本次貢試的入圍名單。
本屆科舉一共有四百個進士名額,申時行會篩選出六百份卷子進入下一輪。
這些卷子會送到内閣,在都察院負責督查禮部的禦史們的監督下,再選出四百份卷子。
這四百人就是本科的進士了。
這四百份卷子會按照水平高低排序,接下來這些卷子會送到大都督府,再由蘇澤決定甲等進士的一百人和乙等進士的三百人。
雖然說東南科舉取消了庶吉士,甲等的一百名在步入仕途後都是同一起點,但是讀書人也向來講究一個排名高低,在科舉這場比試中,總還是要分出排名高下的。
隻要還有排名存在,那這些進士們進入各部衙門之後,這些排名總會成爲别人評價的一個參考因素。
就像是蘇澤穿越前的大學生,剛步入工作崗位的時候依然會被問及畢業的大學,好大學的畢業生也會被同事高看一眼。
所以蘇澤最後還是同意保留了三鼎甲狀元、榜眼和探花的稱号,這也算是對卷王前三名的名譽獎勵了。
看完了一份卷子,助手将這份卷子收起來,又遞上來另外一份卷子。
這一次申時行稍微坐正了身體,看完之後滿意的說道:“此文雖然立意普通,但是文章磅礴大氣,是難得一見的雄文,可佐酒!”
“可判通!”
申時行的助手在卷子上畫上紅圈,接着又遞上來另外一份卷子。
這一次申時行看完一行立刻坐正身體,他滿意的說道:
“立意深遠,是本屆士子中的翹楚,可爲正餐,可判通!”
申時行看完之後,閱卷官這才遞上了自己手裏的這份卷子。
這份卷子是湯顯祖後面的一份卷子,湯顯祖的卷子沒什麽争議,很快就會送到申時行這邊,以申時行的眼光肯定會讓他通過。
但是這份卷子就不一樣了,上面很多論點都是閱卷官自己都看不懂的,所以隻能送給申時行來決斷。
申時行接過了卷子,他剛剛看完了第一行,立刻站起來說道:
“焚香!”
閱卷官驚訝的看着申時行,隻聽到他說道:
“此乃佳作,必須要焚香正心,才能體味真意!”
申時行的助手對此也是見怪不怪了,世人都知道這位明廷的狀元,東南的教育大臣是一個非常愛才的人。
申時行在松江擔任知府的時候,就以喜歡提攜後進出名。
他遇到喜歡的文章,就會廢寝忘食的閱讀,甚至連吃喝都會忘記。
申時行在松江擔任知府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他讀到沈一貫刊登在《京師新報》上一篇文章的時候,正好到了吃飯的點。
他新婚妻子不忍心打擾申時行看報,就制作了申時行最喜歡的蘇氏點心闵餅。
這種蘇州特産的糕點,直接吃有點太淡了,申時行的妻子又配上了桂花糖,讓申時行蘸着吃。
可沒想到申時行讀報看文章實在是太入迷了,竟然将闵餅蘸着書桌上的墨汁吃了起來。
等到申時行的妻子進來收盤子,才看到丈夫滿嘴墨汁,連牙齒都被染黑了,不顧大家閨秀的禮儀笑了出來。
這件事在申時行擔任松江知府的時候就被傳爲美談,那時候松江府的讀書人經常會将自己寫的文章送到申時行府上,而申時行公務再繁忙,也都會抽空看這些送來的文章。
閱卷官也沒想到申時行對這篇文章的評價這麽高,等到熏香點燃之後,申時行正襟危坐,認真閱讀這篇文章。
等了良久,申時行這才慨歎一聲說道:
“果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有此文章,我東南文脈後繼有人了。”
接着申時行吩咐助手道:“将這篇文章暫列第一,我想大都督肯定會喜歡這篇文章的。”
閱卷官這才問道:“申大人,屬下實在愚鈍,這文章中很多地方都看不懂,這才勞煩您來裁斷。”
申時行不以爲意的說道:“這篇文章對大都督的《三經新義》做了闡釋和延伸,你看不懂也是正常的。”
閱卷官有些愧疚,自己雖然也日夜研究蘇澤的理論,但是學術這個東西是看天賦的。
特别是涉及到了治國理論這個層次的東西,不是靠着鑽研就能提升的。
申時行說道:“這篇文章好就好在講對了一個問題,‘民族’。”
“民族?”
申時行說道:“爲什麽明成祖征服了安南,最後又被迫退出來了?”
閱卷官想到了湯顯祖的文章,說道:“因爲成本太高,在安南駐軍要應對安南土著的反抗,設立郡縣需要派駐官員和士兵,可是明廷能從安南抽取的賦稅微乎其微,最後明成祖才放棄了安南。”
申時行點頭說道:“從财政角度出發,你能有這個認識已經很不錯了。你若是參加本次科舉,也能得個榜眼了。”
閱卷官有些羞愧,他是用的湯顯祖的結論,不過他還是收下了申時行的誇贊。
“但是爲什麽這樣呢?安南既然是中華故土,爲何會如此激烈的反抗呢?”
閱卷官沒有能回答這個問題。
“這就是民族的作用了,因爲在長期對抗中華的時候,安南發展出了自己的民族意識,團結起來反抗中原的占領,這才讓明成祖的統治成本提高。”
“而當時的明廷來說,占領安南不過是明成祖南征北戰的功績之一,卻要普通百姓承擔千裏之外的兵役,需要官吏奔赴千裏之外上任,忍受安南人的白眼和反抗,當時的軍方和文官自然都提議放棄安南。”
“這篇文章這句話說的好,‘明成祖征安南,反而促成了其民族意識的形成,在反抗明廷占領這面旗幟下,自明廷撤軍後,安南開始了長期的去漢化進程。’”
申時行贊歎說道:“能夠意識到這一點,這就不是普通的人才了。”
閱卷官依然不理解的問道:“去漢化?”
申時行說道:“在永樂年之前,安南使用的語言和文字,都是漢字,安南用的漢字和中原雖然有些小區别,但是同根同源。”
“可從明軍撤出之後,安南的統治者開始不斷推廣一種名爲‘喃字’的文字體系,這種文字已經逐步取代了漢字的地位,成爲安南的官方和民間通用的語言文字。”
“這就是安南在塑造自己的民族認同,一旦這種認同根深蒂固,中原就再也無法占領安南了。”
“那時候就算是打下了安南,那安南百姓也不認同自己是中原子民,無法建立有效的統治,還會被不斷的反抗拉高統治成本,最後被趕出安南。”
閱卷官驚出一身冷汗,這裏就是他看不懂的地方了,沒想到區區安南竟然也有這樣的聰明人,這幾乎是一種陽謀了。
申時行說道:“如果隻是寫到這一步,雖然入選前三已經沒問題了,但還算不上是頂級的文章。”
“這文章妙就妙在,論述了‘民族’從何而來。”
申時行站起來,卻沒有直接說這個問題的答案,而是問了一個不相關的問題:
“爲什麽周圍所有國家,包括西方那些蠻夷,最後都選擇了君主制?”
閱卷官愣了一下,任何國家都有一位君主,這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可被申時行這樣發問,這似乎又沒那麽理所當然了。
申時行說道:“君主,就是最低限度的全民共識,最低程度的國家認同。”
“這才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了君主,文臣武将才有了效忠的對象,百姓也理所當然的奉養君主。”
“但是這種認同是脆弱的,就像是明成祖攻打安南,完成的是他個人的功績,滿足的是他開疆拓土的私欲,可對于大明的官員士兵和百姓來說,占領安南都沒有什麽好處,他們還要花費更多的人力财力去供養占領安南,自然就會反對占領安南。”
“因爲通過君主而維系的認同是很脆弱的,東漢最終放棄西域,甚至考慮過放棄河湟,到了宋更是連燕雲、南诏、西夏全部都放棄了,最後連整個北方都棄了。”
“雖然有仁人志士想要北伐,但是南宋朝廷并不積極,也正是這個原因。”
“天下都是皇帝的,打下來不過是皇帝的國土,和普通小民何幹?就像是佃戶不會因爲主人家丢了東西而着急,也不會因爲主家人買了新衣服而高興。”
“但是大都督提出了主權在民,那就不一樣了。”
“主權在民,那整個國家就是大家所有的,那即使是遠在安南的土地,那也不能放棄,因爲這就是我們自家的東西!”
“通過‘民族’建立的認同,要遠遠比君權天授的君主認同更有向心力。”
“這篇文章好就好在,預言了未來的世界。”
“我們東南的民本思想隻要傳播開,必然會促進周圍國家乃至于全世界的思想變化,打破君主制的地位。”
“一旦‘民族認同’取代了‘君主認同’,安南形成自己的‘民族意識’,那我們就永遠無法收複安南了。”
“這文章預言,想要收複安南同化安南,近一百年内是最後的機會。”
申時行感慨的說道:“這類似的理論,大都督也曾經和我們說過,大都督同樣認爲現在是最後的機會,所以才會在南北還沒有一統的時候,就想着處理安南問題。”
“我們的敵人,不是在安南半島上厮殺的安南南北朝,而是整個安南自身獨立民族意識的興起。”
“若是我們這一代人無法解決安南問題,那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閱卷官心悅誠服的聽完了申時行的話。
申時行說道:“将這份卷子暫列第一,大都督肯定會喜歡這篇文章的。”
經過五天的緊張閱卷,最後六百份卷子被挑選出來。
接下來内閣大臣親自批閱,在都察院禦史的監督下,再次挑選出四百份卷子,這份卷子依然排名第一,湯顯祖的卷子排名第二。
蘇澤看完了這張排名第一的卷子也是大加贊賞,将這份卷子點爲第一。
等到拆開卷子,蘇澤看到了自己所點狀元的名字,嘴角抽搐了一下。
這名考生有一個對當下東南非常吉利的名字——南直隸無錫顧憲成。
轉眼到了放榜的日子。
(本章完)